跳至內容

愛德華·伯恩施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愛德華·伯恩施坦
Eduard Bernstein
出生(1850-01-06)1850年1月6日
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邦聯舍訥貝格
逝世1932年12月18日(1932歲—12—18)(82歲)
魏瑪共和國 德國柏林
國籍德意志帝國 德國
民族德意志人
職業政治家
知名於建立漸進社會主義修正主義
信仰無神論者

愛德華·伯恩施坦[1](德語:Eduard Bernstein;1850年1月6日—1932年12月18日)是一位德國社會民主主義理論家及政治家。1872年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後來在外流亡數年,任幾份社會主義雜誌的編輯。在英國倫敦遇到恩格斯,並受到費邊社的影響。1901年回到德國,成為了修正主義進化社會主義)的理論家,是修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如放棄資本主義經濟即將崩潰的思想)的第一批社會主義者中的一個。伯恩施坦設想出一種社會民主的類型,將個人的創新精神與社會的改革結合在一起。他曾擔任幾屆的議員(1902~1906、1912~1916、1920~1928),啟發了社會民主黨的許多改革計劃。[2]

生平

伯恩施坦的肖像

伯恩施坦於1850年1月6日出生在普魯士王國柏林的一個改革派猶太人家庭,家裡排行第七,幼時身高矮小體質很弱,因自幼開始晚上藉助微弱油燈看書導致近視。[3]父親起初是白鐵匠,後來做了火車司機,父母勤儉持家,重視教育。全家人十分尊敬伯父阿隆·伯恩施坦,他是當時著名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者、科普作家,所寫的科普作品對兒時的伯恩施坦有很深影響。作為猶太人,伯恩施坦不需要上宗教課,但是他經常前去旁聽,對基督教態度寬容。有時因猶太教教堂離家較遠也會前往附近的路德宗教堂。在家裡,伯恩施坦的母親曾用包括約翰·雅科比英語Johann Jacoby等投身於德意志1848年革命的民主活動家的肖像裝飾牆壁,為他留下深刻印象。[3]由於家境困難,1866年,還未中學畢業的伯恩施坦進入銀行做學徒。四年後學徒期滿,他進入柏林的一家銀行當職員,從1871年直到1878年。[4]

他的政治生涯開始於1872年,那年他成為了德國社會民主工人黨的一員。1875年,他在哥達奧古斯特·倍倍爾威廉·李卜克內西準備了「統一黨國會」(Einigungsparteitag)。

從1878年起,伯恩施坦就作為社會民主機構的私人秘書在蘇黎世工作;1888年,由於來自普魯士的壓力,他被驅逐出瑞士來到倫敦,並且和恩格斯開始有了密切的聯繫。

在1880年到1890年之間,伯恩施坦發表了名為「社會民主」的雜誌;1891年,他成為了愛爾福特綱領的作者之一。從1896年到1898年,他發表了一系列標題為「社會主義的問題」的文章,這些文章導致了德國社會民主黨中關於修正主義的爭論。伯恩施坦還在1899年寫了《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的任務》一書。該書與奧古斯特·倍倍爾,卡爾·考茨基及威廉·李卜克內西的觀點有強烈的衝突。羅莎·盧森堡在1900年的論文《改革還是革命?》也與伯恩施坦有不同的觀點。

1901年,隨著禁止他回國的禁令的取消,伯恩施坦回到了德國,並且於1902年-1918年期間擔任德意志帝國議會的一員。1913年在一次軍備制表的投票中,他與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左翼分子投了反對票。1915年7月他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他成為了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USPD)的創始人之一。直到1919年他一直都是USPD的成員,然後他重新加入了德國社會民主黨。從1920年到1928年,伯恩施坦再次成為了德國議會的成員。他於1928年退出了政壇。

1932年12月18日,伯恩施坦逝世於柏林。在柏林舍嫩貝格有一塊紀念他的墓碑,他從1918年一直到逝世一直生活在這個地方。

觀點

愛德華·伯恩施坦的許多觀點與馬克思主義所推斷出來的某種必然性完全相反,他認為民主社會主義掌握了一個與馬克思主義完全不同的武器,即民主。沒有民主,勞動者本身既會給別的階級帶來災難,也會給自己帶來新的枷鎖。針對馬克思主義的暴力革命,他提出了在資產階級憲政民主的框架內通過議會鬥爭實現社會主義的可行性;針對馬克思主義的公有制,他指出了絕對的公有制將會造成勞工勞動積極性不足,生產過程官僚主義化,從而產生新的剝削階級的可能;針對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專政,他表達了這將會成為新的專制統治的必然規律;針對馬克思主義的工人階級中心論,他明確地告訴大家這有可能會違反人道主義,剝奪其他社會階層的平等權利,通過製造新的不平等進而連工人自己的權利也將得不到保障。而解決這一切馬克思主義弊端的途徑,除了民主別無它法,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社會主義如果沒有民主,就會產生新的不平等,也會導致剝奪自由的專制統治,而專制統治是對人道主義和人權最大的威脅。

伯恩施坦這一改良主義的思想,就是通過批判馬克思主義理論將會給其實踐帶來那些違反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義的基本元素,來保證社會主義的順利實現。但是伯恩施坦的觀點卻並沒有及時被整個社會主義運動所接受,他歷經排斥和否定,特別是在第二國際結束,俄國十月革命後,列寧馬列主義極左派長期將他稱為無產階級的敵人,稱其為「從內部竊改馬克思主義的資產階級修正主義者」,並冠以「走狗、內奸、叛徒、工賊」之類的頭銜。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1899年)是伯恩施坦最重要的作品,它主要反駁了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即將滅亡的預測。在其中伯恩施坦指出馬克思的預測並沒有被論證,他認為儘管資本家產業的集中過程很顯著,但它並沒有成為普遍現象,並且資本的所有權變得更加分散。他還指出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的一些缺陷。

伯恩施坦堅定地認為自己是一個社會主義者(儘管是一個非正統的),他同時認為社會主義是可以通過資本主義而實現,而不是通過資本主義的滅亡而實現(工人會逐漸爭取到權利,因此他們痛苦的根源就會消失,同樣革命的基礎也會消失)。馬克思認為,自由貿易既是資本主義最快的成就,也是資本主義的結束,[需要解釋]伯恩施坦[需要解釋]貿易保護主義看成是一種反對進步的行為,因為它保護的是少數人,卻損害了大多數人的利益。伯恩施坦認為德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只是為了政治的權益,它將德國與世界隔離(尤其是英國),造成了一種讓德國與世界產生矛盾的自給自足的糟糕局面。[5]

伯恩施坦還被認為是最早的對同性戀採取同情態度的社會主義者之一。"[6]

參考文獻

出處

  1. ^ 列宁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批判与启示. [2020-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3). 
  2. ^ 《不列顛簡明百科全書》「伯恩施坦」條目
  3. ^ 3.0 3.1 愛德華·伯恩施坦; 史集. 一个社会主义者的发展过程. 德國萊比錫. 1930年 [2020-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5). 
  4. ^ Public Domain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2版. London & New York: Th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Company. 1922. 
  5. ^ Fletcher, R. A. Cobden as Educator: The Free-Trade Internationalism of Eduard Bernstein, 1899–1914.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83, 88 (3): 561–578. JSTOR 1864587. doi:10.2307/1864587. 
  6. ^ Eduard Bernstein Archive. [2007-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0). 

書籍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