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神經衰弱
熱帶神經衰弱,又稱熱帶狂亂、南洋呆,最早出現於1902年,作為神經衰弱的延伸,主要用以表示白人前往熱帶殖民地後,一系列身體不適的症狀,產生神經系統的機械性衰弱。[1][2]
1930年代,日本南方醫學研究會亦做了一次500人的調查,發現在台居住一段時間的日本工作者,有相當比例得到了與熱帶精神衰弱相似的症狀。[3][4]
而這個疾病,也成為1930年代大日本帝國政府南進派與中國東北派之間的重要議題之一。
症狀
歷史
神經衰弱為19世紀出現的用語,被認為是因為文明壓力的關係造成的精神疾病。
而熱帶神經衰弱此一名詞最早出現於1902年,主因是許多殖民者進入熱帶殖民地一段時間後,常出現的一系列身體不適,因症狀與神經衰弱相似,故加上熱帶以形容此新的症狀。
最初被認為起因為熱帶地區的濕熱氣候,高溫與潮濕的狀態下,使得身體產生的能量下降,導致神經的衰弱。
也因為這樣子的關係,前往殖民地的白人常被賦予勇猛,為國家犧牲奉獻的形象,成為一種光榮的象徵。
然而到了1920年代,精神分析成為白人地區的主流理論。此一轉變使得熱帶神經衰弱的致病因由氣候轉變為壓抑慾望。
因為殖民地區缺乏舒適以及調適身心的娛樂,長期導致身體的衰退。
1915年,美國地理學家Ellsworth Huntington在自己的著作中,將世界各地的氣候做劃分,1到100分,越高分越適合文明發展,歐美地區多獲得80以上的分數,而熱帶地區則常只獲得相當低的分數。
結合此論點,加上當時德國的退化論,在不適合文明發展的地區居住並傳宗接代,身體會逐漸的退化,成為低等人種,攜帶著劣質基因。
此外,德國精神醫生Eugen Paul Bleuler則認為,精神疾病是源於逃入疾病的心理機制,藉由逃避現實取得個人利益。
因為此理論,此疾病被認為可能是因為殖民地開拓者因無法適應,因此藉病想返回家鄉。
也因為這些理論,熱帶神經衰弱逐漸由正面轉成負面的疾病。
也導致了1920年後,殖民地開拓者被歧視的現象。
而精神疾病教授中脩三則用心因性,並引用森田正馬的理論去做解釋。
他認為此疾病是源於神經質,因為過度靈敏導致身體對於小缺陷過度放大,產生的過度反應。
並且他認為,對自我要求強烈是日本人引以為傲的民族性,因此在殖民地不適的環境,正是因為其強烈的民族性,產生的疾病。
相關紀錄
- 林芙美子在其著作《浮雲》寫到:「植物若不是生長在它們的土地上,一定無法生長得很好。」以及「我們失去了在內地時所擁有的旺盛靈魂……像被移植的日本杉,一點一點地枯萎……無意間,我們都成了南洋呆的犧牲品。」
- 大喜多孝則形容日本的櫻花在台灣「紅得像有毒一般,笨拙地開著」。
參見
參考來源
- ^ 台電綠網-熱帶神經衰弱. [2018-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7).
- ^ 李尚仁. 《帝國與現代醫學》. [2018-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7).
- ^ 【熱帶神經衰弱】日治時期,在台日人效率與道德流失的惡夢. [2018-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4).
- ^ 外派到台灣就變懶散、遲鈍?讓日本殖民政府超苦惱的「南洋呆」,究竟是什麼離奇病. [2018-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