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雄
熊雄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892年4月8日 大清江西宜豐芳溪鎮下屋村 |
逝世 | 1927年5月17日 中華民國廣東廣州 | (35歲)
國籍 | 中華民國 |
活躍時期 | 20世紀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熊雄(1892年4月8日—1927年5月17日),江西宜豐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
生平
1892年4月8日,熊雄出生於江西宜豐,幼時習武,15歲時入新設的瑞州府中學堂,繼而又考入南京優級師範學堂。1911年初參加李烈鈞所屬的江西學生軍並參與辛亥革命。1913年,因二次革命失敗,熊雄隨李烈鈞逃往日本,並加入了中華革命黨。1916年回國參與護國戰爭,在湘軍中總司令部上校參謀。此後還參加了護法戰爭。1919年受五四運動影響前往法國留學,1920年與趙世炎、李立三等人組織了勞動學會和留法勤工儉學會。1922年熊雄前往德國留學,並於柏林加入了中國少年共產黨,當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78-81[2]:156-159
1925年回國後前往廣州,擔任黃埔軍校政治大隊副隊長。同年10月擔任第二次東征軍總指揮部政治部秘書長,協助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的工作。東征勝利後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同時擔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1926年中山艦事件後,中共廣東區委根據熊雄的建議,成立中共黃埔軍校黨團,由惲代英、熊雄、聶榮臻、陳賡等人組成。熊雄被推舉為黨團書記,對蔣介石等人主導的分共行為進行抵制。在黃埔軍校期間,熊雄制訂、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政治工作制度,並親自講授《軍校中的政治工作》等課程,聘請惲代英、蕭楚女、高語罕等共產黨人為政治教官,還邀請毛澤東、劉少奇等人到軍校作政治講演。同時創辦《黃埔日刊》、「血花劇社」,廣泛傳播中共革命思想。[1]:81-85[3]:46[2]:159-165[4]
同年7月,北伐開始之後,熊雄留守廣州,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中共廣東區委軍事部長。黃埔軍校成立後,雖有撰定校歌,但因詞曲韻律不太流暢,而未得推廣。熊雄出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後,認為有必要制定新校歌,於是命軍校政治教官陳祖康創作新校歌。陳祖康寫出校歌歌詞,寫好後交音樂教官林慶梧譜曲。1927年6月16日,黃埔軍校建校3周年紀念日,黃埔軍校在校園內樹起一塊刻有《陸軍軍官學校校歌》詞曲的石碑,並署名陳祖康作詞、林慶梧作曲。此曲從黃埔五期開始傳唱至今。1927年,廣州四一五事變中,熊雄被方鼎英勸離黃埔軍校[a]。4月18日,李濟深派兵包圍黃埔軍校,逮捕共產黨員二百餘人。熊雄乘坐汽艇從黃埔島離開時,在珠江江心被中山艦攔停並遭到逮捕。在此之前熊雄已當選為中共五大代表,因被捕而無法前往武漢與會。同年5月17日晚,熊雄在廣州被槍殺。[1]:81-85[3]:46[2]:159-165[5][6]:58-60[7]
紀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位於江西宜豐的熊雄故居被闢為紀念館,並對公眾開放。該紀念館先後被列為「江西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暨江西師大政法學院研究生紅色教育實踐基地」[8]和「宜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9]。
注釋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委員會辦公室 (編). 南粤英烈传.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3-04-01: 462. CSBN 11111·99.
- ^ 2.0 2.1 2.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 革命史资料. 北京: 文史資料出版社. 1987-10-01: 214. ISBN 7-5034-0006-4.
- ^ 3.0 3.1 李穎 (編). 路在何方: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瀋陽: 萬卷出版公司. 2008-05-01: 144. ISBN 7-80759-093-9.
- ^ 鄔慧穎. 中共在黄埔军校重要负责人--熊雄. 新華網. 2018-05-02 [2018-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2).
- ^ 5.0 5.1 廖聲豐,曹維忠,胡曉紅. 熊雄与黄埔军校. 黨史縱橫. 2010-03: 51–52.
- ^ 陳宇. 黄埔纪事. 瀋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 2017: 431. ISBN 978-7-205-09020-3.
- ^ 肖甡. 锋芒初露 中共早期军事活动纪实(1924—1927).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41. ISBN 978-7-208-14856-7.
- ^ 为革命烈士故居电力设施“重塑新装”. 央廣網. 2014-01-21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6) (中文(中國大陸)).
- ^ 宜春命名第四批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民網. 2016-10-10 [201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6)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