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烏承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烏承玼(?—?),字德潤唐朝張掖人。

曾祖父左武衛大將軍烏察,祖父左領軍大將軍烏令望,父親左武衛中郎將烏蒙。開元年間,烏承玼與族兄烏承恩為平盧先鋒,沉勇果決,號「轅門二龍」。契丹可突於契丹李邵固降後突厥,奚族大亂,奚王李魯蘇帶著族屬及李邵固妻兒歸唐。開元十八年(730年),奚、契丹入寇,可突於進犯平盧,唐軍先鋒使烏承玼在捺祿山將其擊敗。開元二十二年,詔信安王李禕幽州長史趙含章分幾路進攻奚、契丹,趙含章與敵人遭遇,敵人望風而逃。烏承玼對趙含章說:「奚和契丹都是兇猛強大的敵人,前日逃走,並不是懼怕我們,而是想引誘我們上當。我們還是按兵不動,靜觀他們的變化為好。」趙含章不信,追到白山與敵人交戰,果然中計大敗。烏承玼率兵從趙含章右側殺出來,攻擊敵人,打敗契丹。三月二十六日,李禕等人將奚、契丹打得大敗,斬首萬計,可突於奔北奚。

渤海國大武藝與弟大門藝作戰,大門藝歸唐,唐玄宗下詔讓他和太僕卿金思蘭發范陽、新羅兵十萬討伐,無功。大武藝遣人到東都刺殺大門藝,引兵至馬都山,殺城邑軍民。烏承玼阻斷要道,以大石堵路,綿延四百里,渤海軍不得入。於是流民得還,士兵得以休整,脫鎧甲而耕作,每年省度支運錢。

安史之亂時,安慶緒史思明守范陽,史思明恃兵自固。安慶緒密派阿史那承慶、安守忠監督,想要除掉他。至德二載(757年)烏承玼勸史思明:「唐家中興,與天下更始,安慶緒就好似樹葉上的露水,難以長久。大夫你為何要與他一起滅亡。如果歸順朝廷,就可以洗刷掉以前背叛過錯,真是易於反掌。」史思明認為他說得正確,斬阿史那承慶等,向唐朝奉表聽命。烏承恩為冀州刺史,冀州失守,史思明護送他到東都,唐肅宗派烏承恩從雲中到幽州勸說史思明,與烏承玼謀劃尋找機會刺殺史思明。乾元元年(758年)計劃失敗,史思明派人用棍子打死了烏承恩父子,被株連而死的有二百餘人。烏承玼逃奔太原李光弼,表為冠軍將軍,封昌化郡王,為石嶺軍使。王思禮為節度使,軍政倚靠他。很久以後,稱病還京師,官至右威衛將軍、檢校殿中監,去世時九十歲。

子孫

  • 烏重胤,字保君,天平節度使、守司徒、邠國公。
    • 烏漢弘,左羽林將軍。
    • 烏行專,密州刺史。
    • 烏漢貞,左金吾將軍。
    • 烏行方,河南丞。
    • 烏漢封,衛尉寺丞。
    • 烏漢章,右驍衛倉曹參軍。
    • 烏行思,左衛倉曹參軍。
    • 烏行初,佐衛曹參軍。[1]
  • 烏重元

注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