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繼皇后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0年3月1日) |
高宗繼皇后 那拉氏 | |
---|---|
大清皇后 | |
前任: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繼任: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 | |
皇后 | |
姓 | 那拉氏[1] |
封號 | 嫻 |
位號 | 側福晉→嫻妃→嫻貴妃→攝六宮事皇貴妃→皇后 |
旗籍 | 滿洲鑲藍旗 →正黃旗 |
世居地/穆坤 | 輝發或烏拉(有爭議) |
院號 | 西六宮翊坤宮 |
其他名號 | 繼皇后、高宗繼后、那拉皇后 |
出生 | 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日(1718年3月11日) |
婚姻名份 | 側室→繼室 |
逝世 |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1766年8月19日)(48歲) |
諡號 | 無 |
墳墓 | 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園寢 |
親屬 | |
父親 | 訥爾布 |
母親 | 郎佳氏 |
夫 | 高宗純皇帝弘曆 |
夫之父 | 世宗憲皇帝胤禛 |
夫之嫡母 | 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 |
夫之母 | 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 |
夫之元配 |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
夫之側室 |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
兄弟 | 訥里 |
子 | 皇十二子多羅貝勒永璂 皇十三子永璟 |
女 | 皇五女 |
其他親屬 | 侄 訥蘇肯 |
清高宗繼皇后(1718年3月11日—1766年8月19日),那拉氏,中國清朝女性皇族,乾隆帝第二任皇后,滿洲鑲藍旗人。 據《清史稿》記載,乾隆二年,封為嫻妃。十年,晉為貴妃,為乾隆一朝最年輕獲得貴妃封號的嬪妃,並且在宮中的位序在已育有兩子的純貴妃蘇佳氏之前。十二年,孝賢皇后於乾隆首次東巡迴鑾途中德州舟次崩逝,那拉氏晉為皇貴妃、攝六宮事。十五年,冊封為皇后。三十年,那拉氏隨皇帝南巡,到杭州後,違抗皇帝命令,私下剪去頭髮,乾隆帝大怒,令和嘉公主的額駙福隆安先行遣送皇后那拉氏回京。同年五月十四日,收繳那拉氏四份冊寶夾紙,並且裁減她位下的部分宮人,但尚未褫奪皇后位號。那拉氏在三十一年七月初七日去世。其時皇帝在木蘭圍狩獵,下令以皇貴妃身份安葬。[2] [3]
那拉氏是清一代唯二擁有攝六宮事頭銜的皇貴妃,另外一位即咸豐帝生母、道光朝的全皇貴妃鈕祜祿氏 (即 孝全成皇后 )。
姓氏爭議
由於史料記載不足的問題,繼皇后的實際姓氏是一個具爭議性的話題。現代大約分為「烏拉那拉氏」、「輝發那拉氏」和「那拉氏」。
烏拉那拉氏
清朝覆亡後,中華民國北洋政府設置清史館並著作《清史稿》。清史稿裡把繼皇后的姓氏定為烏拉那拉氏。[4]唐邦治於清末民初所著的《清皇室四譜》亦稱繼皇后為烏拉那拉氏。故很多史學界的學家都誤以為她的家族姓,甚至還有人附會她是孝敬憲皇后的同族侄女(族女)。
但是,由於《清史稿》被匆忙刊印而沒有經過修訂,所以現代人都認為其具有多處錯謬。[5]
輝發那拉氏
清朝官方在乾隆初年奉高宗之命編纂的《欽定八旗滿洲通志》和《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裡都記載繼皇后父親訥爾布為首任輝發國主王機砮的後代。[6]所以現在有人認為繼皇后的姓氏,實為輝發那拉氏。由於《清史稿》和《清皇室四譜》都是民國之後才編定的,而且編定過程有很多問題,所以就可信度而言,《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資料比較可靠,可以推定繼皇后應當是輝發那拉氏。[7]
那拉氏
有人說所謂的「輝發那拉」和「烏拉那拉」僅代表那拉氏的分支,而放在「那拉」前的兩個字只是釐定該分支世居的地方。根據這個說法,「輝發那拉氏」是世居輝發地區的那拉氏人士,而「烏拉那拉氏」是世居烏拉地區的那拉氏人士,而這些人亦斷定繼皇后的哈拉其實只是「那拉」。[8]乾隆皇冊封當時還是側福晉的繼皇后為嫻妃時,冊封詔書中便只稱繼皇后為那拉氏[9]。
早期生涯
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日(1718年3月11日)出生。
按照清初慣例,外八旗選秀是在臘月中下旬舉行的,雍正初年依然遵循此例,雍正十一年臘月原定要舉行外八旗選秀,惟雍正帝下旨:「明年挑選女子,八旗內外滿、蒙三品以上文武官員之女,如明年至十三歲者,一體入排備選。」自此,在春季舉行外八旗選秀成為了慣例。在新制度下,佐領訥爾布之女那拉氏被指婚為寶親王側福晉。相關部門查閱《會典》時,發現親王側福晉的冠頂、服飾等項與郡王嫡福晉等同,認為和碩寶親王娶側福晉亦應按照此例辦理[10]。檔案可知此時擔任佐領的是其兄長訥禮。
雍正十二年五月,奉旨賞寶親王側福晉之父那爾布染貂冬冠一頂等物,賞側福晉之嫡母鑲有兩個珍珠的金耳墜三對、四成色淡金十兩,銀七百兩等物。及後,由欽天監根據八字算日子,即所謂「擇吉」,決定在八月十二日行初定禮,十一月初八日正式娶進。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駕崩,遺詔立寶親王弘曆為儲君,是為乾隆帝。九月二十四日,奉旨那拉氏側福晉封為妃。同年十月二十九日,將位於花甲寺胡同的華嘉寺胡同舒庫入官之宅邸一所共四十二間,賞給她的父親訥爾布,檔案可知她家原本住在河槽沿東。乾隆十三年七月,在公布嫻貴妃那拉氏為準皇后之後,乾隆帝又賞賜給她娘家位於油坊胡同約有90餘間房的府邸一套[11]。此時她的父親訥爾布、哥哥訥禮都已去世。
名位晉升
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日,正式冊封為嫻妃;其封號「嫻」在滿語裡翻譯為「elehun」,意為「安和的、恬靜的」。行冊封禮時,19歲的那拉氏與24歲並已經生育了一個皇子的格格蘇氏(封純妃)同時被冊封為妃。
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二十三日,高貴妃重病而晉封為皇貴妃,同時多位妃嬪獲加封[12],年僅27歲,尚無子嗣,也沒有家世助力的嫻妃詔封為嫻貴妃,同年十一月十七日行嫻貴妃冊封禮。與此同時,當時已32歲,生有二子(三阿哥當時虛歲已有11歲,六阿哥2歲),於當時皇宮內擁有最多皇子的純妃也晉封為純貴妃。
乾隆十年(1745年) 三月初三日,據《雍和宮滿文檔案譯編》記載,帝后等人前往慧賢皇貴妃梓宮停靈的六股道殯宮致祭。內務府共使用了四輛牛車接送后妃位下的太監。檔案中的漢文清單可知由西暖殿富察皇后的太監獨自乘坐一輛牛車,第二輛牛車由翊坤宮嫻貴妃和長春宮嘉妃位下的太監乘坐,第三輛牛車由景仁宮純貴妃和永和宮愉妃位下的太監乘坐;最後一輛牛車則由承乾宮舒嬪、延禧宮怡嬪和永壽宮原皇貴妃位下德太監乘坐。
攝六宮事皇貴妃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十一日,皇后富察氏病逝,中宮皇后的位子出現空缺;四月二十一日,乾隆帝到觀德殿大行皇后梓宮前奠酒,皇貴妃等位則先行到東直門外的靜安莊殯宮。翌日,乾隆帝才到該地臨奠停靈在那裡的哲憫皇貴妃等人。 七月十一日,皇貴妃內庭等位再一次前往雍和宮,翊坤宮、永壽宮、儲秀宮等處各派首領太監或普通太監若干人跟隨。由此可見,最晚在乾隆十三年四月二十二日,那拉氏已經被晉封為皇貴妃,只是尚未公之於眾。
乾隆十三年六月二十一日,孝賢皇后喪百日滿。七月初一,乾隆帝突然頒詔宣布那拉氏為繼后。詔中稱這是皇太后的懿旨要求。但念及與故孝賢皇后之間的夫妻之情,且皇后27月喪期未滿,因此參考明朝太祖年間孝慈高皇后馬氏逝世後由李淑妃、郭寧妃相繼攝六宮事,以及本朝順治帝冊封董鄂妃為皇貴妃等先例,先冊封嫻貴妃為皇貴妃;待孝賢皇后喪期滿,再正式冊立為皇后。要求嫻貴妃的皇貴妃冊封典禮要仿傚順治董鄂妃的皇貴妃冊封典禮:
「 國朝順治十三年冊立皇貴妃,皇曾祖世祖章皇帝升殿命使,翌日頒詔天下,典至崇重。今應仿效前規,冊命嫻貴妃那拉氏為皇貴妃攝六宮事,於以整肅壼儀。」
董鄂妃的皇貴妃冊封典禮的程度,實際上與冊立皇后無異,非常隆重。此外,乾隆更額外遣官祭告圜丘、方澤、太廟、奉先殿、社稷。讓嫻皇貴妃接受外邦使者禮物箋賀。承政院日記在乾隆十四年八月初五日記載「皇貴妃前禮物,一依皇后禮物數」。
乾隆十三年,乾隆帝更把嫻皇貴妃一家以及其家族所管轄的那一支牛錄全部抬至上三旗之一的正黃旗。這樣廣泛的抬旗恩眷,除嫻皇貴妃外,乾隆只為自己生母崇慶皇太后做過。七月三十日,皇貴妃娘家由鑲藍旗抬入上三旗中的正黃旗。那拉氏是清朝里第一位出身於下五旗的皇后。
乾隆十四年,就冊立攝六宮事皇貴妃及金川大捷,為皇太后上徽號而舉行的慶賀大典。特別的是,該次上徽號的慶賀大典,是乾隆有意拖延一個月,不在三月金川凱旋、眾師回朝之後舉行,而是特意到四月行攝六宮事皇貴妃冊立禮翌日進行。(對比第二次金川戰爭凱旋,為太后加徽慶賀也是在凱旋之後幾日內舉行。)而頒詔天下的諭旨中,也是先提及冊立皇貴妃攝六宮事,然後才提及金川凱旋,可見為太后加徽的原因是以冊立嫻皇貴妃為先,金川之勝為次。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記載:「十四年冊立攝六宮事皇貴妃,是年金川平定,加上崇慶慈宣皇太后徽號曰:「崇慶慈宣康惠皇太后」。禮部奏:四月初六日冊封攝六宮事皇貴妃,次日應御殿受賀,又,廷臣奏:金川平定,請皇上御殿受賀。」《皇朝文獻通考》卷一百三十二亦有記載:「凡恭上皇太后尊號、徽號之禮,遇國有大慶,加晉鴻稱,則有尊崇之儀。均先期勅所司備儀物製冊寶,既諏吉分遣官祗告天、地、太廟後殿、奉先殿、社稷。」國有大慶才會為太后加徽號。縱觀清朝,因冊封妃嬪而為太后加徽號的例子,只有順治的董鄂皇貴妃和乾隆的嫻皇貴妃。
而清一代,具有攝六宮事頭銜的皇貴妃,僅有那拉皇后與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 ( 道光十三年(1833年),道光帝直接援引祖父乾隆帝冊封繼皇后為皇貴妃的舊例,年僅二十六歲的鈕祜祿氏晉封皇貴妃,攝六宮事。 )。
破格待遇
乾隆讓嫻皇貴妃享有極為逾制的規格。乾隆十三年七月頒佈的諭旨當中說:「尋議,恭查皇貴妃冊封大典。王妃命婦行禮,已有成例。惟貴妃行禮之處,外廷無案可稽。但皇貴妃攝行六宮事,二十七月後即正位中宮,既統理內政,體制自宜尊崇。貴妃亦應一體行禮。」原本會典規定,皇貴妃不是皇后,其他妃嬪毋須對皇貴妃行任何禮儀,也沒有這樣的先例。一般而言,由福晉、命婦行禮即可。而正常來說,應該待正位中宮後,有了皇后身份才有資格接受妃嬪行禮,方為名正言順。但乾隆皇帝特意違制破格,除了福晉、命婦外,讓貴妃、妃、嬪等主位也向嫻皇貴妃行禮。
另外,本來禮部也參照乾隆二年的例子,讓同日獲得冊封為貴妃的嘉貴妃金氏也接受福晉、命婦行禮。嘉貴妃金氏當時已生育了三個皇子,生育功勞最高,是當時宮中生育最多皇子的嬪妃;年紀比嫻皇貴妃還要大五年,資歷也比嫻皇貴妃深;家中父親三保自雍正朝至乾隆初年更是一直擔任監督鹽政、管理關稅、鈔關的重點崗位。然而,當乾隆收到禮部讓嘉貴妃與嫻皇貴妃一同接受公主、福晉、命婦行禮的提議時,乾隆不能讚同,給出的理由是嘉貴妃並非「初封即係貴妃者」,而是「由妃晉封者」,儀節較當略減,以及認為皇貴妃及嘉貴妃同日受封,假若公主、王妃、命婦對兩者所行之禮略無分別,這於禮制上不適宜。
因此,乾隆下令取消了嘉貴妃接受公主、王妃、命婦行禮的環節,嘉貴妃的冊封禮儀只需按照乾隆十年純妃封純貴妃之例,尋常冊封禮即可,讓嘉貴妃與其餘妃嬪無異,並將此載入會典。[13]公主、王妃、命婦只須要在嫻皇貴妃前行禮。乾隆十三年最初原定的典禮中,嫻皇貴妃冊封只須告祭太廟、奉先殿。到十四年實際執行時,卻告祭了圜丘、方澤、太廟、奉先殿、社稷。《皇朝文獻通考》記載:「 國家定制,有大典,必先期祭告於圜丘、方澤、太廟、奉先殿、社稷及陵寢,或親詣,或遣官。」
榮登后位
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下令將嫻皇貴妃儀仗內的車輿,由金黃色改用明黃色。清制,明黃色為帝后方可使用的色彩,皇貴妃那拉氏因而成為後宮中唯一能使用明黃儀仗的內庭主位,等同於皇后的規格;增加皇貴妃儀仗27件,僅比之前的皇后儀仗少一件。改皇后儀仗為「儀駕」,增做30件。到第二年那拉氏成為皇后時,她的儀駕已經到了空前的規格。同年三月初六日,首領文旦交御筆黃絹「懋端壼教」匾文一張,安設在翊坤宮後殿明間北牆上,亦賜予御筆紅絹「德茂椒塗綿福履,教敷蘭掖集嘉祥」對聯一副;以上都是用於形容皇后職責的匾額。
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日(1749年5月20日),乾隆帝正式下旨冊封那拉氏為攝六宮事皇貴妃;四月六日,嬪妃、命婦於交泰殿內向嫻皇貴妃那拉氏行六肅三跪三叩禮。「六肅三跪三叩禮」是只有帝后才能享有的禮儀。四月九日,以冊立皇貴妃並加上皇太后徽號禮成,詔告天下,王公大臣及屬國都需進箋慶賀。可見那拉氏作為大清國的准皇后,在後宮中已經享有皇后規格的待遇。
乾隆十五年(1750年)正月,部分內廷檔案中已經稱皇貴妃為皇后;同年二月初十日,嫻皇貴妃的千秋賞銀亦照皇后份例;六月十一日,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二十七月喪期滿。七月初十日,乾隆帝正式下詔冊立嫻皇貴妃為皇后,並於八月初二日舉行立后大典,在恩詔中宣布停秋決。不久,乾隆帝以「恭承慈命,繼冊中宮。慶典既成,禮宜躬率皇后,祗謁先陵。以展孝忱,以資福佑」為由,「於八月十七日自京師啟程。恭詣景陵行禮。旋由海子、西至泰陵行禮畢。取道保陽。巡幸豫省。」率皇后奉皇太后西巡祭祖。十一月初三,帝后一行人回京。
清朝冊立皇后以及冊封妃嬪,都會到宮中的奉先殿,祭告祖先。有時皇帝甚至會親自到奉先殿祭告,以表示重視。乾隆冊立孝賢皇后之時,也是親詣奉先殿。而這次冊立繼后那拉氏,乾隆選擇了一個更隆重的方式,帶著皇后那拉氏以及皇太后,遠道至距離京城一百多公里遠的東陵康熙景陵,為冊立那拉氏為新皇后一事,親自向皇祖父祭告行禮,然後又長途跋涉到西陵雍正泰陵,向父皇祭告行禮,非常隆重其事,在途中也寫了御詩。之後更順道帶皇后那拉氏巡幸河南。次年二月,那拉氏又隨同皇帝南巡。八月,皇后隨駕往木蘭秋獮,並於途中懷孕。
乾隆十七年(1752年)四月二十五日寅時,皇后那拉氏生下皇十二子永璂。「璂」,是皮弁里縫合處鑲嵌的玉飾,按照明清服制,只有天子皮冠才能飾十二璂。乾隆十八年(1753年)六月二十三日寅時,皇后生皇五女。乾隆十九年閏四月二十四日,員外郎西寧來說,太監胡世傑交東珠荷包豆一副,高宗命人將此物送予身處圓明園的皇后;五月,乾隆帝與皇后那拉氏去了一趟皇后祖籍輝發古城(今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並在這裡留下了幾篇詩作。
乾隆二十年(1755年)四月二十二日酉時,皇五女夭折;六月十六日,太監胡世傑給予皇后那拉氏年例西瓜燈一對,事後不需像其他妃嬪般用寶蓋交回西瓜燈。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卯時,生皇十三子永璟;十二月二十八日,催總管李文照將絹畫兩張持進翊坤宮內張貼。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四月二十七日,高宗特命總管方剛為剛出生的翊坤宮阿哥(即永璟)的床上鋪涼蓆一塊。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三月,那拉氏的生母郎佳氏去世;七月二十四日子時,皇十三子永璟夭折。此後,那拉氏似乎醉心於佛法之中,她曾在崇慶皇太后七旬大慶時,往壽康宮送進御筆貝葉長生漢字金字無量壽佛經一套。期間,那拉氏位下曾有兩位學規距女子,拜爾葛斯氏被封為伊貴人,和卓氏則被封為和貴人。那拉氏與伊貴人關係較為密切,兩人常在《穿戴檔》中被乾隆帝要求做些女紅,如荷包、火燫袋之類的小物品。乾隆帝更在冊文中稱贊曾受皇后教導的拜爾噶斯氏為「六宮雅範」。
據雍和宮檔案記載,乾隆二十九年二月,皇后那拉氏千秋誕月,分派喇嘛一百八名,在雍和宮大殿念無量壽佛經九日;正壽一日,派喇嘛五百名在雍和宮唪念,供餑餑桌三張,共用銀四十七兩六錢六分九毫。
突然失寵
乾隆三十年正月,皇后那拉氏陪乾隆帝進行了第四次南巡,這次南巡成了繼皇后命運的轉捩點。關於皇后失寵的原因,正史記載語焉不詳。作家李舒認為,可從乾隆第四次南巡的對隨行的妃殯「賜菜」的菜單中找到端倪。[14] [15]
南巡前期一切都很正常[16],二月初十日是皇后48歲生日,《膳底檔》記載他們在常州的天寧寺吃晚飯時,皇上賞了皇后雞絲炒燕窩一品,掛爐鴨子掛爐肉一品,令貴妃火熏燉白菜一品,慶妃肉片醋溜燕筍一品,容嬪糟蘿蔔一品。[17]《膳底檔》還記載:閏二月十八日,他們來到杭州,在「蕉石鳴琴」進早膳時,皇帝還賞賜給皇后攢盤肉一品,但到了當天中午進晚膳時,皇后那拉氏沒有露面,陪著乾隆帝進晚膳的只有當時還是令貴妃的魏佳氏、慶妃陸氏、以及容嬪和卓氏。《膳底檔》上「皇后」二字已被用紙糊上,換以「令貴妃」三字。[18]
綜合現存的史料,當日皇后的行為突然一反常態,忽然自行剪髮。皇后在晚膳前先行遣去宮女三人,剪髮時皇后應是孤身一人。據南京博物院所藏 《十五阿哥請安折乾隆硃批》,當天乾隆帝派額駙福隆安由水路遣送皇后回北京,乾隆帝諭令在皇后回宮後,各位阿哥、公主、福晉和皇后一起聽宣讀懲罰那拉氏的聖旨。要求福隆安觀察那拉氏是「怎麼聽、做何光景」,要一一記下並奏上。並要那拉氏在翊坤宮後殿養病,不許見一人。還下令養心殿當差總管潘鳳將皇后所擁有的物什查明封貯,認為皇后她「平日恨我必深」,還懷疑有「邪道蹤跡」。[19]
乾隆還在折上的硃批中訓斥那拉氏的貼身宮女,命福隆安審問他們十八日皇后的剪髮之事,責問——「他們為何不留心,叫他們出去他們就出去嗎?要尋自盡難道他們也裝不知道嗎?」又令當著他們及皇后的面前將涉及此事的三位宮女同毛團責打六十大板。[19]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正月初八日的內務府滿文奏摺顯示,已懷孕的皇貴妃魏氏接替被幽禁翊坤宮後殿的皇后那拉氏,辦理上元令節內庭主位的餑餑桌張以及詣居圓明園事宜;六月初七日,皇后娘家撥回原旗,並且被削去兩個世管佐領。不久,訥蘇肯著為三等侍衛,交烏什大臣差遣;七月十四日,皇后那拉氏默默離開人世,終年四十八歲。乾隆帝命那拉氏的喪葬儀式下降一級,即等同依照皇貴妃之例舉行;九月二十八日葬入裕陵妃園寢。
乾隆帝在木蘭圍場打獵時,聽到皇后病故的消息,只命其子永璂回宮。乾隆又在處理皇后喪儀的奏摺錄副中批示說:「皇后自冊立以來尚無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歡洽慶之時,皇后性忽改常,於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因令先其回京,在宮調攝。經今一載有餘,病勢日劇,遂爾庵逝。此實皇后福分淺薄,不能仰承聖母慈眷,長受朕恩禮所致。若論其行事乖違,即予以廢黜,亦理所當然,朕仍存其位號,已為格外優容。但飾終典禮不便復循孝賢皇后大事辦理。所有喪儀只可照皇貴妃例行。」[20]
當時,正擔任御史的李玉鳴上疏請示依皇后禮舉喪,結果竟被謫伊犁。十二年後,有一個名叫金從善的書生上書乾隆皇帝議論繼皇后事,乾隆發怒道:「孝賢皇后崩逝時,因那拉氏本系朕青宮時皇考所賜之側室福晉,位次相當,遂奏聞聖母皇太后,冊為皇貴妃、攝六宮事。又越三年,乃冊立為后。其後自獲過愆,朕仍優容如故。乃至自行翦髮,則國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顧。然朕猶曲予包含,不行廢斥。後因病薨逝,只令減其儀文,並未降明旨削其位號。朕處此事,實為仁至義盡。且其立也,循序而進,並非以愛選色升。及其後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愛弛,況自此不復繼立皇后。朕心事光明正大如此,洵可上對天祖、下對臣民。天下後世,又何從訾議乎?該逆犯乃欲朕下罪己之詔,朕有何罪而當下詔自責乎?」因此將金從善處斬,從此之後無人再敢提及繼皇后的事[21]。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相關記載 [3]
三十年三月初五日,山東巡撫崔應階奏報皇后御舟已過八閘及委員扈從緣由摺。該奏摺稱三月初三日皇后御舟才剛抵達山東省臺莊境,大臣李弘鎮和解遜率同司道敬謹地扈從皇后御舟經過八閘。山東巡撫崔應階蹔在韓莊將留東各棚馬駝,分撥至徐家渡交收後,即赴江蘇省恭迎乾隆帝御舟。由此可見,宮廷檔案中皇后到達北京的日期曾被高宗下旨改為閏二月二十八日。
三月二十三日,乾隆帝下了一道嘉獎皇后侄子訥蘇肯的諭旨,惟同一日乾隆帝又諭令福隆安務必於入京前,等候英廉傳旨。乾隆帝諭令阿哥、公主、福晉前來聽取他對此事的後續處理,又將翊坤宮中官女子與太監悉數遣散,另挑老實的女子兩位及太監十位侍候。
四月二十一日乾隆帝回京,進駐圓明園。五月初二日,侍郎阿永阿因力諫不可廢后而被貶往新疆;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后四份冊寶夾紙,並且裁減她位下的部份傭人,但尚未褫奪皇后位號。七月時,那拉氏位下只剩兩名宮女;按清宮制度,只有位分最低微的答應才只有兩名宮女。
喪葬禮儀
實際上,皇后那拉氏的喪葬禮儀也沒有按照皇貴妃的標準執行。按照皇貴妃的喪儀規定,每日應有大臣、公主、命婦齊集舉哀、行禮一項,惟在皇后那拉氏的喪事中均被取消。
根據大清會典的記載,皇貴妃棺木應用梓木,漆飾35道,抬棺夫96人。從內務府記載的檔案中看,皇后那拉氏所用的棺為杉木製,抬棺夫64人,僅為嬪等級而已,並葬於純惠皇貴妃園寢內。
另外,清制:凡妃、貴妃、皇貴妃死後都設神牌,供放在園寢享殿內,祭禮時在殿內舉行,而嬪、貴人、常在、答應則不設神牌。祭祀時,把供品桌抬到寶頂前的月台上,皇后那拉氏既不設神牌,死後也無祭享,入葬以後也隻字不提。根據內務府檔案記載,整個喪事僅用銀二百兩七錢九分四厘,還不如一個低級朝廷官員。甚至,皇后那拉氏沒有被賜諡號,以至於現在的人只能用繼后稱呼她。
1929年12月,純惠皇貴妃園寢發現被盜,遜帝溥儀派載澤、載瀛等人赴清東陵處理純惠皇貴妃地宮被盜事宜。學者徐廣源所著的《清皇陵地宮親探記》記載,1981年11月諸位學者在開啟和探視純惠皇貴妃地宮時,發現純惠皇貴妃內棺里有二個頭顱骨和一堆遺骨,已無法分辨是屬於何人。
家族
清高宗繼皇后家族 | ||||||||||||||||||||||||||||||||||||||||||||||||||||||||||||||||||||||||||||||||||||||||||||||||||||||||||||||||||||||||||||||||||||||||||||||||||||||
---|---|---|---|---|---|---|---|---|---|---|---|---|---|---|---|---|---|---|---|---|---|---|---|---|---|---|---|---|---|---|---|---|---|---|---|---|---|---|---|---|---|---|---|---|---|---|---|---|---|---|---|---|---|---|---|---|---|---|---|---|---|---|---|---|---|---|---|---|---|---|---|---|---|---|---|---|---|---|---|---|---|---|---|---|---|---|---|---|---|---|---|---|---|---|---|---|---|---|---|---|---|---|---|---|---|---|---|---|---|---|---|---|---|---|---|---|---|---|---|---|---|---|---|---|---|---|---|---|---|---|---|---|---|---|---|---|---|---|---|---|---|---|---|---|---|---|---|---|---|---|
|
繼皇后至少有一個長姐在康熙年間嫁給了已革奉恩輔國公宗室富增;[22]哥哥訥禮的女兒則嫁給了告退奉恩將軍宗室色克。[23]
- 天祖:王機砮;
- 高祖:莽科;
- 祖父:羅和;
- 父母:那爾布、郎佳氏;
- 兄弟姐妹:訥禮、四格、武德、輝發納喇氏;
- 子女:永璂、皇五女、永璟;
- 侄子:蘇巴爾漢、訥蘇肯(鑲藍旗滿洲、正黃旗滿洲);
- 侄孫:克孟額、德楞額、繃僧額(皆訥蘇肯之子);
- 族後裔:廣西賓州營參將文哲琿(正黃旗滿洲,咸豐八年陣亡,諡剛介)、正黃旗滿洲參領王府長史興安、其子副都統容山、烏魯木齊都統平瑞(鑲藍旗、正黃旗滿洲,同治三年陣亡,諡忠壯)、平瑞繼子太醫院醫生桂明。
影視作品
- 電影
年份 | 劇名 | 演員 | 劇中姓名 |
2017 | 畫框裏的女人 | 范冰冰 | 烏拉那拉氏 |
- 電視劇
年份 | 劇名 | 演員 | 劇中姓名(稱謂) |
1998 | 還珠格格 | 戴春榮 | 烏拉那拉景嫻 |
1999 | 還珠格格 第二部 | ||
2001 | 乾隆王朝 | 李芸 | 烏拉那拉氏 |
2002 | 江南京華夢 | 姜鴻 | |
2003 | 還珠格格 第三部 | 姜黎黎 | 烏拉那拉景嫻 |
2004 | 鐵齒銅牙紀曉嵐 3 | 許曉丹 | 那拉‧慶兒 |
2011 | 新還珠格格 | 鄧萃雯 | 烏拉那拉氏 |
2014 | 宮鎖連城 | 楊明娜 | |
2012 | 後宮甄嬛傳 | 張妍 | 烏拉那拉‧青櫻 |
2018 | 延禧攻略 | 佘詩曼 | 輝發那拉‧淑慎 |
2018 | 如懿傳 | 周迅 | 烏拉那拉‧青櫻→烏拉那拉‧如懿 |
2022 | 嘉慶君遊台灣 | 張瓊姿 | 皇后 |
資料來源
文獻
- 張采田; 吳昌綬. 列傳一. 清史稿. 1928, 214 [2019-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9).
- 鍾亦. 乾隆繼后那拉氏. 大公報. 2018-08-28 [2019-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4).
- 徐廣原. 游奇惠 , 編. 大清后妃寫真. 中華民國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 2013 [2019-12-10]. ISBN 978-957-32-713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9) (中文(繁體)).
- 鄂爾泰等. 《八旗通志初集》.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5.
- 弘晝等.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遼海出版社. 2002. ISBN 9787806691892.
參考
- ^ 繼皇后之姓氏爭議,以三個姓氏為主流:輝發那拉氏、烏拉那拉氏和那拉氏。
- ^ 《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傳一·后妃
- ^ 3.0 3.1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部分),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
- ^ 張、吳 1928: "皇后,烏喇那拉氏,佐領那爾布女。"
- ^ 莊吉發. 清史館與清史稿: 清史館未刊紀志表傳的纂修及其史料價值 (PDF).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9-12-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9-07).
《清史稿》彙集了大批的史料,將清朝歷史的輪廓,公開向世人亮相。《清史稿》出版後,流傳甚廣,久為中外學術界廣泛研究利用。《清史稿》謬誤百出,是不爭的事實,長久以來,多將《清史稿》的疏漏舛訛等缺點歸咎於《清史稿》的倉卒成書,未遑審訂。
- ^ 弘晝等 2002,第313頁:「莽科,鑲藍旗人,王機砮之孫也。世居輝發地方。國初率兄弟及同里人等來歸,編佐領使統之。曾孫……那爾布,原任佐領。元孫……訥理,俱原任佐領……」;
鄂爾泰等 1985,第177頁:「鑲藍旗滿洲第三參領第一佐領系國初以輝發地方來歸人丁編立,始以莽庫管理……那爾布管理。那爾布因病辭退,以其子訥禮管理。訥禮故,以其子訥蘇肯管理。現改為公中佐領……;
《清實錄》乾隆十五年庚午八月丙戌條:「皇后之父那爾布、追封為一等公。遣官致祭。造墳立碑如例。妻封為公妻一品夫人。以其孫納蘇肯襲一等侯。」 - ^ Lee, Zoey. 【有雷】周迅、范冰冰、佘詩曼都演過乾隆繼皇后!從《如懿》《延禧》解開烏拉(輝發)那拉氏的歷史爭議之謎. 時尚芭莎. 2018-10-15 [2019-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9).
由於《清史稿》和《清皇室四譜》都是民國之後才編定的,而且編定過程有很多問題,所以就可信度而言,《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資料比較可靠,可以推定繼皇后應當是輝發那拉氏。
- ^ 鍾 2018: 那拉氏是滿清八大姓之一,支系繁多,烏拉那拉、輝發那拉、葉赫那拉、哈達那拉都屬那拉氏的分支。而所謂分支,即地域之分,也就是說,「那拉」才是真正姓氏,而前面的「烏拉」、「輝發」等則是地域上的區分。因此,這位乾隆繼後,無論是來自「烏拉」地區還是「輝發」地區,都不影響她被稱作「那拉氏」。)
- ^ 乾隆二年十二月上4日. 高宗純皇帝實錄: 939-2 (中文(繁體)).
...冊封庶妃那拉氏為嫻妃...
- ^ 雍正十二年七月初五日禮部《為鑲藍旗原任佐領訥爾布之女指與寶親王為側福晉等咨查寶親王等嫡福晉側福晉位數並於何處備造儀仗事致內務府》,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 05-13-001-000007-0043
- ^ 一史館檔案目錄軍機處全宗,弘曆,為前巡撫常安入官之房屋著分別賞給尚書達勒當阿三等侍衛訥蘇肯事,乾隆十三年七月初十日。檔號:03-18-009-000007-0004-0015
- ^ 《清實錄·乾隆朝實錄·卷之二百三十三》乙未。諭、朕奉皇太后懿旨。貴妃誕生望族。佐治後宮。孝敬性成。溫恭素著。著晉封皇貴妃。以彰淑德。嫻妃、純妃、愉嬪、魏貴人。奉侍宮闈。慎勤婉順。嫻妃、純妃、俱著晉封貴妃。愉嬪著晉封為妃。魏貴人著晉封為嬪。以昭恩眷。
- ^ 諭:禮部所進冊封皇貴妃攝六宮事,及晉封貴妃儀注。內稱公主王妃命婦,俱詣皇貴妃、貴妃宮行禮等語。從前皇考時,冊封敦肅皇貴妃為貴妃,公主王妃命婦等俱曾行禮。乾隆二年,冊封慧賢皇貴妃為貴妃,亦照例行禮。其乾隆十年,今皇貴妃及純貴妃晉封貴妃時,則未經行禮。朕意初封即系貴妃者,公主王妃命婦,自應加敬行禮。若由妃晉封者,儀節較當酌減。此一定之差等。且今皇貴妃及嘉貴妃同日受封,而公主王妃命婦,行禮略無分別,則於儀制亦未允協。嘉貴妃前著照純貴妃之例,不必行禮。將此載入會典。
- ^ 繼皇后如懿失寵的關鍵時刻 藏在乾隆南巡餐單內!(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李舒 《皇上吃什麼》 出版日期:2019/01/04 頁數:160 EAN:9789570852431 出版社:聯經
- ^ 《撥用行文底簿》 "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皇帝駕行江南,同行有:皇后、令貴妃、慶妃、容嬪、永常在、寧常在六位。"
- ^ 《膳底檔》 乾隆三十年二月初十日
- ^ 《膳底檔》 "閏二月十八日,辰初,蕉石鳴琴進早膳,用摺疊膳桌擺:鴨子燕窩丸子燴雞冠肉一品、肥雞鹿筋拆肉一品、羊肉片一品、清蒸鴨子豬肉卷攢盤一品、匙子餑餑紅糕一品、蜂糕一品、竹節卷小饅首一品、銀葵花盒小菜一品、銀碟小菜四品,隨送大菜燙膳一品、金銀豆腐片湯一品;額食二桌:奶子二品、餑餑十品,十二品一桌;內管領爐食四品、盤肉四品,八品一桌。上進畢,賞皇后攢盤肉一品,貴妃拆肉一品,慶妃燕窩丸子一品,容嬪羊肉片一品。" 晚飯,皇后已經不在高宗身邊,膳底檔上沒有那拉皇后的記載了,「皇后」二字已被用紙糊上,換以「令貴妃」三字。陪著皇帝進晚膳的只有令貴妃、慶妃、容嬪。第二天膳底檔的記載:「早上賞令貴妃燉豆腐一品,慶妃燕窩鍋燒鴨子一品,容嬪羊肉片一品。」 這說明,在閏二月十八日在「蕉石鳴琴」吃早飯後,吃晚飯之前,皇后就出問題了。
- ^ 19.0 19.1 南京博物院舉辦的《走進養心殿》展 「十五阿哥請安折」,乾隆皇帝在折上的硃批諭:「皇后此事甚屬乖張,如此看來,他平日恨我必深,宮中圓明園他住處,淨房,你同毛團細細密看,不必令別人知道。若有邪道蹤跡,等朕回宮再奏,密之又密……再傳旨與潘鳳等:皇后瘋了,送到宮時,在翊坤宮後殿養病,不許見一人。」還讓各位阿哥公主福晉一起聽著福隆安宣讀聖旨,也就是說,他讓皇后當著自己孩子的面,聽取她的處理意見,一點面子都不給妻子,囑咐福隆安,「他(皇后)怎麼聽,作何光景,一一記下。」 阿哥公主請安只許向潘鳳等打聽。此旨俟到宮前一日再傳,不可預先傳出。屋裡只許他跟去的兩個女子扶侍,也不許出門。」皇后幽閉在翊坤宮中,一年後即薨逝,乾隆又在處理皇后喪儀的奏摺錄副中批示到:「皇后性忽改常,於皇太后前不能恪盡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
- ^ 《東華續錄》乾隆朝卷二十二
- ^ 《古稀天子乾隆》劉潞
- ^ 《愛新覺羅宗譜》6冊乙二第3012頁.
- ^ 《愛新覺羅宗譜》14册丁二第7348頁.
前任: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
清朝繼皇后生卒年份 1718年-1766年 (冊封期間:1750年-1766年) |
繼任: 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