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波江座p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波江座p AB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
星座 波江座[1][2]
星官
赤經 01h 39m 47.53953s[3]
赤緯 -56° 11′ 47.0997″[3]
視星等(V) 5.87 / 5.76[4]
特性
光譜分類K0V / K5V[4]
U−B 色指數0.56 / 0.61
B−V 色指數0.85 / 0.88
變星類型None
天體測定
徑向速度 (Rv)+19.5 km/s
自行 (μ) 赤經:282.16[3] mas/yr
赤緯:10.56[3] mas/yr
視差 (π)122.109 ± 2.19[3] mas
距離26.7 ± 0.5 ly
(8.2 ± 0.1 pc)
絕對星等 (MV)6.25 / 6.35
軌道
伴星波江座p B
繞行週期 (P)483.66 yr
半長軸 (a)7.817"
偏心率 (e)0.5344
傾斜角 (i)142.824°
升交點黃經 (Ω)13.116°
近心點 曆元 (T)1813.494
詳細資料
金屬量 [Fe/H]–0.23[5] dex
自轉30 days[5]
年齡4.8[6] Gyr
其他命名
Gliese 66, HR 487, CD -56°328, HD 10360/1, LTT 902, GCTP 352.00, SAO 232490, CP(D)-56 329, WDS 01398-5612, Dunlop 5, HIP 7751.

波江座p(6 Eri, DUN 5)是在波江座河流)內距離地球僅有26光年的一顆聯星。1825年12月詹姆士·丹露帕澳大利亞帕拉瑪塔市,(現在是新南威爾斯州帕拉瑪塔市)家中發現波江座p是雙星

命名

"波江座p"的名稱,依據1883年4月19日的自然第589頁曾經這樣敘述[7]:·

... 偶爾會被錯稱為波江座6,這暗示它是一顆由佛蘭斯帝德命名的恆星。佛蘭斯帝德確實曾經命名波江座6,但字母p是拉卡伊在他的Coelum Australe Stelliferum目錄結尾添加的,數字6是從約翰·波德借來的。

波德的數字在19世紀早期是很常用的,但現在已經過時,並且已經廢棄了一個多世紀。

波江座p又名CP-56 329SAO 232492HR 486[1][2],視星等為5.87,位於銀經289.6,銀緯-59.66,其B1900.0坐標為赤經1h 35m 59.9s,赤緯-56° -59.66′ 15″。

物理特性

波江p是在南天的聯星系統,位置在明亮的1等星水委一北方1.1度。當詹姆士·丹露帕首度發現時,他非常仔細地描述這對明亮並且分得相當開的雙星(兩顆星都是6等星)。他還進一步說明望遠鏡觀看的景觀:

一對美麗的雙星,兩顆恆星都是白色,前面還有點紅暈。我沒法分辨哪一顆比較大;如果它們有任何不同,或許是下面的項目:後隨星的距離大約遠了一倍,估計相距約2.5秒。

自丹露帕發現以來,這對恆星受到了廣泛的注意,並且現在可以輕鬆地用小望遠鏡觀察。

現在我們知道這對恆星非常的接近太陽,目前估計它們躺在距離太陽大約25.5 ± 0.4 光年。這個系統包含兩顆可見的成員,彼此在相距頗遠的高離心率軌道上。

證據不足(Poor quality)

我們對波江座p的知識是不足的,至少對軌道的認知非常少。在聯星軌道的六級評比中列在第五級,是中等認知的軌道。大部分的問題出自詹姆士·丹露帕在1825年首度的觀測,當時估計兩顆星相距2.5位置角343o,相當接近正北方。不幸的是,觀察和測量是在這個系統於1813年通過了它的近星點階段之後。他提出的位置角似乎是錯誤的,於自1825年後的觀測相當不協調,不能調和出明確的聯星軌道上的一段關鍵性的區段。早先約翰·赫歇爾在1835年2月22日的觀測似乎也有問題,他發現兩星相距3.68角秒,位置角 301.7o。如果是正確的,這指出在10年的觀察中,位置有了重大的變化。赫歇爾之後在1835年和1838年使用測微器測量了兩次的數據,相較於現在的軌道似乎也有瑕疵。對早期觀測的正確性和重要性仍有很多的爭議,這對正在測定的軌道的精確度有著關鍵的重要性。

軌道解

天文學家已經提出過幾個波江座p軌道數據,包括W.C.雅各(1850年)、伯恩哈德·道森(1919年)、W.J. Luyten和E.G. Ebbinghausen(1934年),以及J.G.戈爾(1956年)。荷蘭天文學家加萊·布魯諾·范阿爾巴達(Gale Bruno van Albada)在1957年提出的數據最新,當時他在印尼爪哇擔任博斯查天文台主任。目前,范阿爾巴達計算出的軌道數據依然是所有臨時解中最精確的,但該數據只被視為近似解。不過,該數據比對1950年至2000年之間的實測仍然相當準確的。然而,至少在21世紀中葉之前,當軌道運動再次接近到近星點之前,這個軌道的解決方案將不會有重大的改善。

可能的伴星

在1960年代,天文學家懷疑兩顆星中較暗的一顆有光譜伴星。耶魯亮星目錄的HR 486被標記有伴星B。看來引用耶魯的目錄是不正確的結果,因為無論是華盛頓雙星目錄,還是Batten A.H. 等人的「第八版光譜聯星目錄「,都沒有相關訊息。 G.B. Aldaba 在1957年也曾在"波江座p聯星的註解"建議存在著光譜伴星","造成計算上有較大的視差,這會使得質量偏低。O.J. Eggen在1956年,較早時指出這兩顆恆星的發光度偏低,因此可能不是主序星。他斷言總質量是0.63±0.19 M⊙,這個問題直到依巴谷衛星提出視差值是122.75±1.4 mas,使得總質量成為較合理的1.74±0.08 M⊙。如此一來,這些恆星很可能在主序帶上。現在已經不需要有看不見的伴星,並且也沒有目視或儀器的觀測支持有看不見的伴星。

科幻

  • 在系列的科幻歌劇小說太空啟示錄 (Revelation Space)中,將隱藏生命系統的行星稱為臘(Ararat),許多書中的赦罪裂谷出現在系統內。

參考資料

  1. ^ 1.0 1.1 Pulsating variable Star.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12-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2. ^ 2.0 2.1 VizieR Detailed Page. [2012-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3. ^ 3.0 3.1 3.2 3.3 3.4 van Leeuwen, F., Validation of the new Hipparcos reductio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November 2007, 474 (2): 653–664, Bibcode:2007A&A...474..653V, arXiv:0708.1752可免費查閱, doi:10.1051/0004-6361:20078357 
  4. ^ 4.0 4.1 Jones, Hugh R. A.; et al, Extrasolar planets around HD 196050, HD 216437 and HD 160691, Monthly Notice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December 2002, 337 (4): 1170–1178, Bibcode:2002MNRAS.337.1170J, arXiv:astro-ph/0206216可免費查閱, doi:10.1046/j.1365-8711.2002.05787.x 
  5. ^ 5.0 5.1 Maldonado, J.; et al, A spectroscopy study of nearby late-type stars, possible members of stellar kinematic group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October 2010, 521: A12, Bibcode:2010A&A...521A..12M, arXiv:1007.1132可免費查閱, doi:10.1051/0004-6361/201014948 
  6. ^ Mamajek, Eric E.; Hillenbrand, Lynne A., Improved Age Estimation for Solar-Type Dwarfs Using Activity-Rotation Diagnostic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November 2008, 687 (2): 1264–1293, Bibcode:2008ApJ...687.1264M, arXiv:0807.1686可免費查閱, doi:10.1086/591785 
  7. ^ Our Astronomical Column, Nature, p.589, 19 April 1883
  • William I. Hartkopf & Brian D. Mason, "Sixth Catalog of Orbits of Visual Binary Stars", U.S. Naval Observatory, 2001.
  • A.H. Batten, J.M. Hetcher, D.C. MacCarthy; 「Eighth Catalogue of the Orbital Elements of Spectroscopic Binary Systems.」; Publ. Dominion Astrophys. Obs., 17 (1989)
  • J. Dunlop; "Approximate Places of Double Stars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observed at Paramatta in New South Wales." Mem.Ast.Soc.. London, 3, 257; (1828)

軌道

  • W.S. Jacob; "On the Limits of Error in the Elements of the Orbit of α Centauri, and on the Orbits of p Eridani and 61 Cygni"; MNRAS, 10, 170 (1850)
  • J.G. Gore; "On the orbit of p Eridani"; MNRAS, 48, 26 (1887)
  • B. Dawson; AJ., 32, 144 (1919)
  • W.J. Luyten, E.G. Ebbinghausen, PASP, 46, 199 (1934)
  • O.J. Eggen; A.J., 61, 361, p. 379 (1956))
  • G.B. van Albada; Cont. Bosscha Obs., No. 5. (1956)
  • G.B. van Albada; 「Note of the Binary Star p Eridani.」; Astron. J., 62, 282 (195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