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黎巴嫩關係
黎巴嫩 |
法國 |
---|
法國-黎巴嫩關係是黎巴嫩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之間的國際關係。前殖民國法國同黎巴嫩有著友好關係,並經常向黎巴嫩人提供支持。[1][2]法語在黎巴嫩各地被廣泛使用,很多人能流利使用,在許多黎巴嫩學校教學並作為教育媒介使用。這兩個國家都是法語國家及地區國際組織的成員。
歷史
法國殖民主義
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國際聯盟要求在鄂圖曼帝國解體後由法國管理黎巴嫩。 黎巴嫩成為法國對敘利亞和黎巴嫩的授權的一部分,並從大馬士革進行管理,並正式成為法蘭西殖民帝國的一部分。[3]從1929年11月到1931年11月,戴高樂被任命為駐貝魯特黎凡特部隊的總參謀長。[4]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黎巴嫩由維琪法國統治,然而,到1942年,這片領土歸自由法國管轄。同年8月,戴高樂將軍返回黎巴嫩,與占領黎巴嫩的英國軍隊會面。英國軍隊進入黎巴嫩領土,阻止德國向黎凡特挺進。[5]1943年3月,根據1932年的人口普查,法國以六比五的比例分配了黎巴嫩議會的席位,支持基督徒。這一政策後來擴展到其他公共部門。總統原本是馬龍派基督徒,總理是遜尼派穆斯林,眾議院議長是什葉派穆斯林。[3]1944年1月,法國同意將權力移交給黎巴嫩政府,從而給予這片領土獨立。[3]
黎巴嫩內戰
在黎巴嫩內戰期間,法國積極參與了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的組建,並對聯合國有關黎巴嫩的多項決議投了贊成票,如第501、508、511、511、594和599號決議。法國也是駐黎多國部隊的一員,1982年,在逆戟鯨一號行動期間,總部設在貝魯特內部機場,法軍傘兵派赴貝魯特西部沿海地區和海港,以確保這些地區的和平。從1982年到1984年,法國承擔了訓練黎軍的任務。在同一時期,法國損失了超過89名士兵,其中58名法國傘兵在1983年貝魯特軍營炸彈襲擊中喪生。[6]
1990年以後,法國繼續向黎巴嫩提供適度的軍事援助。自黎巴嫩內戰結束以來,兩國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改善和加強。兩國的合作與發展政策主要有五個目標:鞏固法治、經濟和社會發展、保護環境和遺產、大學合作與研究、文化交流和思想辯論。[7]
內戰後
1990年以後,法國繼續向黎巴嫩提供適度的軍事援助。自黎巴嫩內戰結束以來,兩國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改善和加強。兩國的合作與發展政策主要有五個目標:鞏固法治、經濟和社會發展、保護環境和遺產、大學合作與研究、文化交流和思想辯論。[7]兩國領導人之間進行了多次高層互訪。2005年雪松革命後,敘利亞從該國撤軍。[3]2009年4月,法國和黎巴嫩官員批准了一項安全協議框架,該框架除了改善雙邊關係外,還包括毒品和武器販運、非法移民和網絡犯罪的治理。
2017年11月4日,黎巴嫩總理薩阿德·哈里里在沙烏地阿拉伯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辭職,理由是伊朗和真主黨在中東地區的政治過度擴張,以及對暗殺的恐懼。[8][9]當月晚些時候,在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的干預下,哈里里獲准離開沙烏地阿拉伯(他也在那裡擁有公民身份),前往巴黎。2017年12月5日,哈里里撤銷了辭職聲明:
所有政治組成部分決定與所有衝突、爭端、戰爭或兄弟阿拉伯國家的內部事務撇清關係,以維護黎巴嫩的經濟和政治關係。[10]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的干預部分目的是向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施壓,要求他們停止干預黎巴嫩。[10]
移民
自從法國控制黎巴嫩以來,已有數千黎巴嫩人移民法國。最初,大多數移民到法國的黎巴嫩人都是基督徒。然而,現在大多數從黎巴嫩移民到法國的人都是穆斯林。[11]由於黎巴嫩的宗教緊張局勢,以及內戰和以色列入侵,許多人離開了黎巴嫩。目前有超過15萬黎巴嫩血統的人居住在法國。[12]
交通
法國和黎巴嫩之間有以下航空公司的直飛航班:藍鷹航空、法國航空、中東航空和法國泛航航空。
貿易
2016年,法國和黎巴嫩之間的貿易總額為9.34億歐元。[13]法國是黎巴嫩的主要貿易夥伴之一,有4500多家法國公司向黎巴嫩出口產品。[7]2015年,法國在黎巴嫩的直接投資總額為5.34億歐元。[7]近100家法國公司在黎巴嫩經營各種部門,如農業、電信、零售、石油工業和金融服務。[7]
常駐外交使團
參考文獻
- ^ France takes lead role on Lebanon - BBC News. [2021-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6).
- ^ French nearly fired at Israelis - BBC News. [2021-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21).
- ^ 3.0 3.1 3.2 3.3 BBC: Lebanon profile - Timeline. [2021-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
- ^ Le Commandant De Gaulle au levant de 1929 à 1931 (in French). [2021-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2).
- ^ Eté 1942 : Le Général De Gaulle en Syrie et au Liban Dans le contexte des difficiles relations avec les Britanniques (2/2) (in French). [2021-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2).
- ^ Attentat du Drakkar : 30 ans après le drame, des larmes et des doutes (in French). [2021-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1).
- ^ 7.0 7.1 7.2 7.3 7.4 Diplomatie: Relations bilatérales (in French). [2021-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7).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Bilateral」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Narayan, Chandrika. Lebanese Prime Minister Saad Hariri resigns. CNN. [4 Nov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6).
- ^ Lebanon's prime minister just resigned 'over plot to target his life'. The Independent. 4 November 2017 [4 Nov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6).
- ^ 10.0 10.1 Lebanon's Hariri rescinds resignation, drawing line under crisis. [2021-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 ^ Lebanon: A Country of Emigration and Immigration (PDF). [2021-02-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8-22).
- ^ Les Libanais de France : l’ouverture aux autres comme facteur d’intégration (in French). [2021-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2).
- ^ Présentation du Liban (in French). [2021-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8).
- ^ Embassy of France in Beirut. [2021-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8).
- ^ Embassy of Lebanon in Paris. [2021-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