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比丘[註 1]( 梵語:भिक्षु,羅馬化:bhikṣu,巴利語:bhikkhu),佛教術語,又譯為苾芻(「芻」或作「蒭」),舊譯除饉、除士、除饉士、除饉男,有「怖魔、乞士、淨命、淨持戒、破惡」之多種含意,故通常不意譯,隨音翻作比丘(閩南語:pí-khiu[1][2])、苾芻。
佛教受具足戒之後的男性出家眾,稱為比丘。對應的女性出家眾稱為比丘尼,比丘與比丘尼合稱出家二眾,為佛教四眾、五眾或七眾之一。漢語通常是以和尚(閩南語:hô-siōng、huê-siūnn)作為比丘的通稱,師父(閩南語:su-hū)則是不分比丘、比丘尼都可通用。
名稱
在古梵文與巴利文中,比丘的字面意義,是乞食者[3],或是需要接受佈施的人。其義有五種,其中「破惡(破煩惱)、怖魔、乞士」稱為「比丘三義」,另兩個意思是指「出家人」和「淨持戒在佛陀時代,出家人以解脫為志,專職從事心靈解脫,不事勞作,不作炊飲,以乞食為生,但佛陀戒律亦規定乞不過七家,「上從如來乞法以練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身」[4],一心只為了修法證法解脫三界束縛。
《巴利律藏》將比丘分類成數種,「乞食名比丘,持缽行乞為比丘,穿破衣為比丘,有名無實的比丘,假冒的比丘,一來的比丘,三皈依受戒的比丘,聖賢的比丘,本質是比丘,有學的比丘,無學的比丘,依和合僧,白四羯摩,無異議通過受具,即此處所謂的比丘。」[5]
因未滿二十歲而未受具足戒的男性佛教僧侶稱為沙彌,只需受十戒;但在滿二十歲受具足戒之後,南傳上座部律要遵守二百二十七條比丘戒,法藏部律要遵守二百五十條比丘戒,藏傳根本說一切有部律是兩百六十二條[6]。
歷史
佛教僧團中,最初的比丘眾,為五比丘。
相關條目
注釋
-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台語文白漢羅對照. [2022-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2).
- ^ 比丘”的发音 闽南语. [2022-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2).
- ^ 《大智度論》卷3:「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
- ^ 吉藏《法華義疏》卷一
- ^ Para.III,24.(CS:pg.28)Bhikkhūti bhikkhakoti bhikkhu, bhikkhācariyaṃ ajjhupagatoti bhikkhu, bhinnapaṭadharoti bhikkhu, samaññāya bhikkhu, paṭiññāya bhikkhu, ehi bhikkhūti bhikkhu, tīhi saraṇagamanehi upasampannoti bhikkhu, bhadro bhikkhu, sāro bhikkhu, sekho bhikkhu, asekho bhikkhu, samaggena saṅghena ñatticatutthena kammena akuppena ṭhānārahena upasampannoti bhikkhu. Tatra yvāyaṃ bhikkhu samaggena saṅghena ñatticatutthena kammena akuppena ṭhānārahena upasampanno, ayaṃ imasmiṃ atthe adhippeto bhikkhūti.
- ^ Shayne Clarke. “Vinayas,” in Brill’s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2022-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6).
- ^ 「丘」字的漢語中古音較接近 Kju。
佛教七眾 |
比丘 | 比丘尼 | 沙彌 | 沙彌尼 | 式叉摩那 | 優婆塞 | 優婆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