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歧口17-3油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歧口17-3油田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地區渤海灣黃驊拗陷
離岸/陸上離岸
運營商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
合夥人中國石油公司 中國海洋石油
歷史
發現1971年11月11日(既有鑽井)
1993年11月(新鑽井)
開採1975年7月23日[1](首次試生產)
1997年12月11日(恢復生產)
開採
預計石油儲量
(百萬噸)
12.6555[2]
預計天然氣儲量
(十億立方米)
0.736[2]
生產層新近系明化鎮組及館陶組、古近系沙河街組2段

歧口17-3油田,原名海四油田,為中國首個開採的海上油田。該油田位於渤海西部、毗鄰天津市的水域,屬渤海油田群內其中一組油田,由中國海洋石油獨營。

概要

歧口17-3油田位於天津以東的渤海水域,其開採範圍包括原有油田及名為「歧口18-5」的擴展區域。

1997年重建後,油田設有1個採油平台,並連接至9口鑽井,然而,由於此油田不設原油處理設施,產出的油氣均透過海底管道,輸送至毗鄰的歧口18-1油田生產平台進行處理[3]

而在重建前,則設有採油及生活平台各兩座,共16口鑽井[4]

歷史

早於1960年,地質部已開始在渤海進行地質勘測,並首次提出此水域或蘊含石油資源[5]

因應渤海附近陸上於1965年發現勝利油田大港油田,加上石油工業部提出「上山、下海、大戰平原」的油田開發方向。因此,石油工業部屬下的華北石油勘探指揮部於同年8月起將石油勘探區域擴展至渤海,並於兩年後找到第一個油田[6]

然而,此油田一直要到1971年8月才開始鑽探,至同年11月11日完成,確定油田存在,並命名為「海四油田」[7]

隨後,當局將4號及7號兩座活動式鑽井平台,直接改建為永久性質的開採平台,並於1975年開始試生產,成為中國第一個投產的海上油田。由於兩座平台受嚴重鏽蝕影響,先後於1983年及1985年12月停運及拆卸[4]

暫停開採多年後,由於附近水域於1992年發現藏有大量油氣,但單獨開發的生產量太低,中海油決定將此油田連同「歧口18-1」一併重新開發[8],並擬於隨後將鄰近其他中、小型油田合併開發[9]。按照新命名方法,海四油田改名為「歧口17-3油田」。1993年11月,作為此油田擴展部分的「歧口18-5油田」完成鑽探。至1997年12月11日,重建後的油田正式恢復生產[3]

參考資料

  1. ^ 《中國近海油氣田開發志》編纂委員會. 中國近海油氣田開發志. 石油工業出版社. 2012: 13. 
  2. ^ 2.0 2.1 葛尊增 等. 歧口17-3油田石油探明儲量套改說明.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報告). 2006. 
  3. ^ 3.0 3.1 《中國油氣田開發志》總編纂委員會. 中國油氣田開發志:渤海油氣區油氣田卷. 石油工業出版社. 2011: 655-700. 
  4. ^ 4.0 4.1 渤海油田志編纂委員會. 渤海油田志.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3-05: 66-68. 
  5. ^ 夏國治、程裕淇. 當代中國的地質事業.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0: 254. 
  6. ^ 焦力人. 當代中國的石油工業.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8: 169-170. 
  7. ^ 《中國近海油氣田開發志》編纂委員會. 中國近海油氣田開發志. 石油工業出版社. 2012: 58-59. 
  8. ^ 丁九亮. 渤西油田群联合开发及半海半陆式工程方案的确定. 中國海上油氣(工程). 1999-10. 
  9. ^ 游豐吉. 大陸能源開發與利用現況. 中共研究雜誌社. 1996: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