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 (陝西)
橫山是北宋時期,宋朝和西夏兩國之間的邊界山脈,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橫亙今日的陝西省北部,自陝西省東北部往西南方向廷伸。
地理
橫山地區北部是現今的毛烏素沙漠[2],而南部則是黃土高原,這條黃土丘陵是除了陰山山脈外,關中地區第二條隔絕南北的大山,中國歷代王朝經常駐兵橫山,作為抵禦北方蠻族入侵關中地區的第二道防線,著名的蕭關就是位於橫山地區,為關中與塞北地區的主要孔道。
橫山山區延袤千里,境內盛產良馬,適宜稼耕,鄰近的鹽州,有鹽鐵之利[3]。當地百姓稱為「橫山羌」,剽悍善戰[4],是西夏人入侵北宋的重要兵源及後勤基地,西夏的步兵步跋子,就是主要由橫山蕃人組成[3]。因此西夏一旦失去橫山地區,不但失去兵源,其本土軍隊必須行軍,穿過五百里長的瀚海(指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以南一帶的荒漠)才能攻擊宋國,以西夏當時國力來說,根本負擔不起行軍時的消耗。正因如此,橫山地區對西夏來說是「不容有失之地」,被西夏視為興衰的生命線。
對宋朝來說,橫山地區地勢居高臨下,可俯視西夏的興慶府及靈州,佔領了橫山地區,除了令飽受戰亂困擾的關中地區得以休養生息外,更可消除西夏入侵宋朝的重要兵源。因此在歷時百年的宋夏戰爭中,橫山地區一直被兩國反覆爭奪,宋軍築羅兀城[5],及發動永樂城之戰,都是為了達成「全佔橫山」這一戰略目標,為全面滅夏奠定堅實基礎。
歷史
公元1098年(紹聖五年)平夏城之役西夏慘敗後,宋軍佔領大部分橫山地區,隨後興建西安州與天都寨,打通涇原路與熙河路,關中地區真正成為內地,不復被西夏軍兵鋒威脅,宋軍正式取得對西夏的戰略主動權。
西夏不甘心失去橫山地區,但宋朝凌厲的攻勢,使西夏一直在亡國邊緣掙扎,而由於遼國在外交上暗助西夏,亦使宋軍在佔領橫山地區後,未能一舉滅夏。宋夏兩國在經過長年累月的戰爭後,最後在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西夏崇宗向宋朝表示臣服,且恢復舊時賜名曰趙乾順。宋徽宗同意休戰,下令陝西六路罷兵息戰[6]。
宋欽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被女真金國所滅。西夏蠶食宋朝西北領土,宋夏戰爭結束。
參考文獻
-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百》:布(北宋大臣曾布曾子宣)曰:「若得橫山、天都,亦非常不世之功也。朝廷出師常為西人所困者,以出界便入沙漠之地,七八程乃至靈州,既無水草,又無人煙,未及見敵,我師已困矣。西人之來,雖已涉沙磧,乃在其境內,每於橫山聚兵就糧,因以犯塞,稍入吾境,必有所獲,此西人所以常獲利。今天都、橫山盡為我有,則遂以沙漠為界,彼無聚兵就糧之地,其欲犯塞難矣,此所以為我之利不細,何必舉興州然後為快哉!」
- ^ 《中國歷史地圖集》(The Historical Atlas of China)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主編:王全國), ISBN 7-980013-01-8/K‧01
- ^ 3.0 3.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三十二 慶曆元年(辛巳,公元1041)》太常丞、直集賢院、簽書陝西經略安撫判官田況上兵策十四事:「……緣邊(指橫山地區)與賊山界相接,人民繁庶,每來入寇,則科率糧糗,多出其間。山界之民,引弓甚勁,與賊為戰,所謂步奚,此皆去賊地遙,向漢甚邇。」
- ^ 清‧吳廣成‧著《西夏書事 卷十二》:「夏御邊善戰,尤倚山訛。山訛者,橫山羌,平夏兵不及也。」
- ^ 元‧脫脫等‧著《宋史·卷486·夏國下》:「四年(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正月,種諤謀取橫山,領兵先城羅兀,進築永樂川、賞逋嶺二砦。分遣都監趙璞,燕達築撫寧城及分荒堆,三泉,吐渾川,開光嶺,葭蘆川四砦與河東路修築,各相去四十里。」
- ^ 元‧脫脫等‧著《宋史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徽宗四》:(宣和元年)六月己亥,夏國遣使納款,詔六路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