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密令
樞密令(中國大陸:樞密令,香港:樞密院頒令)(英語:Order in Council),是一些國家(特別是大英國協王國)的立法途徑。
樞密令與樞密院令(Order of Council)有所不同,前者是由國王會同樞密院制定,後者則由樞密院自行制定,且毋須御准。
實行情況
以英國為例,樞密院同意樞密令後會提呈君主(即國王會同樞密院),最後以君主名義正式制定樞密令。至於在加拿大,聯邦樞密令則由加拿大樞密院以總督名義制定;各省的樞密令則由省行政局以省督會同行政局名義制定;其他地方則由行政局以總督(省/州督)名義制定樞密令(即總督(省/州督)會同行政局等)。
在紐西蘭,除了國會法令外,行政局可以透過制定和通過樞密令,讓政府的決策得以生效及具法律效力[2]。
王權樞密令
根據皇家特權所制定的樞密令均屬委任立法,其權力非來自任何的法規,惟國會法令可以修改命令[3]。隨年月逝去,法律逐漸涵蓋王權的範圍,因此逐漸少會動用,僅餘的王權樞密令主要牽涉公務員(如公務員常規)、任命國營企業首長、處理英國海外領土政務、任命英格蘭教會教職人員、或處理國際關係。
樞密令傳統上亦讓首相作政治任命,或以法令形式頒佈簡單法律;更可在緊急時繞過一般國會程序,直接頒佈樞密令而立法[4][5]。若果這些緊急立法在緊急狀態結束後依然生效,則會透過普通立法程序後補通過。不過在英國,此等權力已被《民事應急法令》所取代。
根據《2006年威爾斯政府法令》,威爾斯議會措施是經由類似王權樞密令的命令而獲御准[6]。
另外,英國的樞密令有時可繞過國會,而實際推翻法院就英國海外領土的裁決。而適用於聯合王國的裁決只可由更高級的上訴法院或國會法令推翻。而大英國協其他國家的內閣或行政局則會使用樞密令,批准毋須議會同意的施政決定。
外界一直以為王權樞密令屬於主體法律,因而不容司法覆核,直至1985年的《公務員工會評議會訴公務員事務部長》一案中,裁定牽涉國家安全等的樞密令可被覆核。
法書樞密令
另一種情況下的樞密令是法定文書,但比普通法定文書有更多正式手續。法書樞密令通常用在較為重要的附屬立法,需要向國會兩院提交審議,並可依據議會決議被作廢或通過。
此種樞密令近年更為常見,例如《1998年蘇格蘭法令》就說明樞密令草擬文本可在某些情況下提交蘇格蘭議會,而毋須交由英國國會審議。2007年起,威爾斯議會的法律亦會經由獲議會通過的樞密令制定。1972年至2007年期間,由於英廷直接管治北愛爾蘭,因此大部分法律都是透過樞密令制定,當中依據的是北愛爾蘭法令而非憑藉皇家特權。
法書樞密令格式大多為「依據(主體法律相關條文),陛下參照樞密院意見並獲得該院同意後,謹此命令:」
爭議
英國和加拿大政府曾經多次動用樞密令,及後引起爭議。
加拿大
大英帝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加拿大制定樞密令,下令登記擁有「敵國國籍」的外國人,部分情況下甚至可以拘留他們。最終,在1914年至1920年期間,有8,579位「敵國外國人」被送入拘留營[7]。
1988年11月21日,加拿大政府透過樞密令成立美國運通加拿大銀行,但當時的聯邦的銀行政策一般都不批准外國公司成立附屬機構[8]。
2004年7月和2006年8月,加拿大政府兩度制定樞密令,均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向曾被美國拘留在關塔那摩灣的阿卜杜阿曼·卡特簽發護照。第一次的樞密令被司法覆核後,遭到聯邦法院推翻[9],因為國家安全並非拒發護照的理由之一[10]。但之後國會通過修改《加拿大護照令》,將國安列入拒發理由。
2017年7月,加拿大政府褫奪前納粹口譯員希默·奧巴蘭德的加拿大國籍[11]。2020年5月1日,加拿大政府禁止1,500個被認為屬「軍方級突擊式」槍械種類和超過2,200個次種類,回應新斯科細亞槍擊案[12]。
英國
2004年,英國法院裁定,驅逐查哥斯人離開英屬印度洋領地屬於非法[13]。但英國政府制定兩條樞密令,推翻有關裁決,並永遠禁止查哥斯人回鄉[14]。2006年,高等法院裁定樞密令屬非法,裁決指出「大臣可以透過樞密令驅逐一塊英國海外領土所有人口的提議,對我們而言是抵觸大臣所言的『和平、秩序及善政』」[15]。英國政府及後上訴至上訴法院但被駁回,裁決指出政府大臣在無約束下作出非法決定[16]。英廷繼而再上訴至上議院[17],最終成功推翻高院和上訴庭裁決[18]。常任上訴法官在《女王訴外交及國協事務大臣,彭高單方面(第2號)》中裁定,依據王權制定而為殖民地立法的樞密令法律效力可被司法覆核,但不是由法庭裁定內閣大臣所作的是否有助英屬印度洋領地的和平、秩序和善政。法庭考慮到安全和安置費用後並基於事實,認為樞密令非韋恩斯伯里式不合理[19]。後來歐洲人權法院亦拒絕受理查戈斯人的上訴[20]。
參見
參考文獻
- ^ Draft Cabinet Manual, para 32 (PDF). Cabinet Office. December 2010 [2010-12-3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4-26).
- ^ Orders in Council. Department of the Prime Minister and Cabinet. 2019-02-19 [2020-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2).
- ^ Council of Civil Service Unions v. Minister for the Civil Service [1985] 374 at 399, per Lord Fraser of Tullybelton
- ^ Home defence and emergency planning 1972–2001 (PDF), The National Archives: 11, November 2005 [2008-11-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25)
- ^ Historical use: see Orders in Council (1807)
- ^ 例如批准《2008年國民保健署補救(威爾斯)措施》的命令
- ^ Luciuk, Lubomyr (1998). A Time for Atonem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Limestone Press.
- ^ Newman, Peter C. (July 30, 1990). "The brash new kid on the block. (American Express Co. opens Amex Bank of Canada amid controversy)" (column). Maclean's, 30 July 1990 v103 n31 p33(1)
- ^ Khadr v. Canada (Attorney General), 2006 F.C. 727, ([//web.archive.org/web/20210225062954/https://reports.fja-cmf.gc.ca/fja-cmf/j/en/item/332019/index.d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7] 2 F.C.R. 218].
- ^ Canadian Passport Order SI/81-8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Bueckert, Kate. Ex-Nazi interpreter Helmut Oberlander stripped of citizenship for 4th time. CBC News. 2017-07-26 [2020-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2).
- ^ John Paul Tasker. Trudeau announces ban on 1,500 types of 'assault-style' firearms — effective immediately. CBC. 2020-05-01 [2020-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1) (加拿大英語).
- ^ Case of R (on the application of Bancoult) v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2001] 3 LRC 249
- ^ Developments in the British Indian Ocean Territory. Fco.gov.uk. 200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 ^ "Britain shamed as exiles of the Chagos Islands win the right to go hom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eil Tweedie, The Daily Telegraph, 12 May 2006. Accessed 17 December 2006.
- ^ "Chagos families win legal batt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BC News, 23 May 2007
- ^ Chagos families making visit home'. BBC News. 2008-02-29 [2014-11-03].
- ^ "Chagos exiles ruling overturn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BC News, 22 October 2008
- ^ R (Bancoult) v Secretary of State For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Affai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8] UKHL 61
- ^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Fourth Section, Decision, Application 35622/04, 20 December 2012. Hudoc.echr.coe.int. [201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