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學
植物病理學,是對於引起植物疾病的病原體(感染性微生物)和環境條件(生理因素)的科學研究[1] 。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生物體包括真菌,卵菌,細菌,病毒,類病毒,病毒樣生物,植原體,原生動物,線蟲和寄生植物。不包括體外寄生蟲像昆蟲,蟎類,脊椎動物,或其他害蟲,會通過消費植物組織而影響植物健康。植物病理學主要認識並了解植物生病的原因,對人類社會與經濟之關係,病原菌的鑑定,生理和生態特性、疾病的病因、疾病的周期、寄生性、致病性、植物抗病性、病害防治、病害系統遺傳學、和植物病害管理等等的研究[2]。
病原菌造成植物病害的致病因子
- 細胞壁降解酶(Cell Wall Degrading Enzyme): 可分解寄主植物細胞壁 ,用以釋放內部的營養物質。
- 毒素(Phytotoxin): 毒素可分成具專一性或非專一性的毒素,能破壞植物細胞的特定胞器或結構。
- 效應蛋白(Effector Protein):這些可以被分泌到細胞外環境,或直接進入宿主細胞,通常是通過III型分泌系統。有些效應是已知的抑制宿主防禦過程。這可能包括:減少植物內部信令機制或減少的植物化學物質的生產[3]。細菌,真菌和卵菌是已知的具有此功能[4][5]。
植物病原體
真菌
顯著植物病原真菌包括:
子囊菌綱
擔子菌綱
- 黑粉菌屬(黑穗病致病因子)
類似真菌的生物
卵菌綱
卵菌綱不是真正的真菌,而是類似真菌的生物。它們包括一些最具破壞性的植物病原體,包括疫黴屬,其中包括馬鈴薯晚疫病和橡樹猝死的致病因子[6][7]。卵菌綱的某些特定物種導致根腐病。
顯著卵菌植物病原體:
Phytomyxea
Phytomyxea中一些粘菌會引起重大疾病,包括白菜及其親屬的棒狀根,和馬鈴薯粉痂。
細菌
大多數細菌與植物相互相生的,並沒有傷害到植物本身。 然而,少數細菌,大約有100餘種已知的物種,能導致疾病[8][9]。細菌性疾病在世界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更為普遍的多。
大多數植物病原細菌是革蘭氏陰性杆狀菌(桿菌)。為了能夠定殖的植物,它們具有特定的致病因素。眾所周知的五種主要類型的細菌致病因素是:使用細胞壁降解酶,毒素,效應蛋白,植物激素,和胞外多糖。
植物病原體細菌各屬及其導致疾病
- 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
- 黃假單胞菌屬(Xanthomonas):Citrus Canker
- 農桿菌屬(Agrobacterium):Crown Gall Disease
- 歐氏桿菌屬(Erwinia):Shoot Blight
- 棒桿菌屬(Clavibacter):
- 鏈黴菌屬(Streptomyces):
- 木質桿菌屬(Xylella):
- 果膠桿菌 (Pectobacterium):Soft Rot Disease
植物菌質體
植物菌質體(phytoplasma)是一種無細胞壁的原核生物[10]。
病毒,類病毒和病毒類生物
有許多類型的植物病毒,有的甚至是無症狀的。
大多數植物病毒具有小的,單鏈RNA基因組。但是,一些植物病毒也是具有雙鏈RNA或單鏈或雙鏈DNA基因組。
線蟲
線蟲是小的多細胞蠕蟲狀的動物。許多自由生活於土壤中,但也有一些物種寄生於植物根部。在世界上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它們是一個問題,在那裡它們可能會感染農作物。
原生動物和藻類
有由原生動物引起植物病害的幾個例子(例如,Phytomonas,一種動質體)[11]。
一些無色的寄生藻類(如Cephaleuros)也引起植物病害。
寄生植物
槲寄生和菟絲子寄生植物如包含在植物病理學研究。 菟絲子,例如,被用來作為一個管道,用於傳輸從一個宿主植物的病毒或病毒樣劑一種植物,通常不是一個主機或代理不是接枝傳播。
非生物性的致病因子
以下條列的非生物性因子可引起植物疾病:
自然
人造
管理
相關條目
注釋
- ^ Agrios, George N. PLANT PATHOLOGY.3rd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INC., 1972. print.
- ^ 《作物病害與防治》,柯勇,藝軒圖書出版社,1頁1998年,ISBN:9576164826
- ^ Ma, Winbo. How do plants fight disease? Breakthrough research by UC Riverside plant pathologist offers a clue. UC Riverside. March 28, 2011 [2015-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4).
- ^ Nicole Davis. Genome of Irish potato famine pathogen decoded. Haas et al. 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 September 9, 2009 [24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2).
- ^ 1st large-scale map of a plant's protein network addresses evolution, disease process.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July 29, 2011 [24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5月12日).
- ^ Kamoun, S.; Furzer, O.; Jones, J. D. G.; Judelson, H. S.; Ali, G. S.; Dalio, R. J. D.; Roy, S. G.; Schena, L.; Zambounis, A.; Panabières, F.; Cahill, D.; Ruocco, M.; Figueiredo, A.; Chen, X. R.; Hulvey, J.; Stam, R.; Lamour, K.; Gijzen, M.; Tyler, B. M.; Grünwald, N. J.; Mukhtar, M. S.; Tomé, D. F. A.; Tör, M.; Van Den Ackerveken, G.; McDowell, J.; Daayf, F.; Fry, W. E.; Lindqvist-Kreuze, H.; Meijer, H. J. G.; et al. The Top 10 oomycete pathogens in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2015: n/a. doi:10.1111/mpp.12190.
- ^ Grünwald, N. J.; Goss, E. M.; Press, C. M. Phytophthora ramorum: A pathogen with a remarkably wide host range causing sudden oak death on oaks and ramorum blight on woody ornamentals.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2008, 9 (6): 729. doi:10.1111/J.1364-3703.2008.00500.X.
- ^ 《作物病害與防治》,柯勇,藝軒圖書出版社,69頁~80頁,1998年,ISBN:9576164826
- ^ Jackson RW (editor). Plant Pathogenic Bacteria: Genom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Caister Academic Press. 2009. ISBN 978-1-904455-37-0.
- ^ 《作物病害與防治》,柯勇,藝軒圖書出版社,88頁,1998年,ISBN:9576164826
- ^ Jankevicius, J.V. et al. Ciclo biológico de Phytomonas / Biological cycle of Phytomona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emórias do Instituto Oswaldo Cruz, Rio de Janeiro, v. 83, supl. 1, 1988.
參考文獻
- 《作物病害與防治》,柯勇,藝軒圖書出版社,1998年,ISBN:957-616-482-6
- 《植物病理學通論》,孫守恭,藝軒圖書出版社,1988年,ISBN:9576161703
- 《科學發展》2009年11月,443期,42 ~ 49頁
- 《花木果病蟲害防治》,廖健雄,五洲出版社,1988年
- 《真菌分類學》,邵力平,中國林業出版社,1983年
- 《植物病理學》,吳文希,茂昌圖書公司,1985年
- 《植物病理學精要》,蔡竹固,台灣復文興業公司,1995年
- 《簡易植物病毒診斷圖鑑》,柯南靖,臺灣省政府農林廳,109頁,1989年
- 《土壤微生物學》,林良平,南山堂出版社,1987年
- 《植物病害流行學》,曾士邁,農業出版社,1984年
- 《台灣果樹病害》,孫守恭,世維出版社,1992年
- R.S.Staple and G.H.Toenniessen,Plant DiseaseControl,John Wiley Sons,New York,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