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曼F9F/F-9美洲獅
F9F/F-9美洲獅戰鬥機 | |
---|---|
概況 | |
類型 | 艦載戰鬥機 |
製造商 | 格魯曼飛機公司 |
主要用戶 | 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陸戰隊 |
製造數量 | 1988架 |
歷史 | |
起役日期 | 1951年9月20日 |
發展自 | F9F黑豹戰鬥機 |
格魯曼F9F/F-9美洲獅是美國海軍艦載戰鬥機,是基於格魯曼F9F黑豹戰鬥機的改進型。美洲獅替換掉了黑豹戰鬥機的平直翼,採用了更現代的後掠翼。儘管美洲獅與黑豹的官方命名不同,但是美國海軍考慮到美洲獅是黑豹的升級版,因此美洲獅的代號為F9F-6美洲獅。
設計
F9F美洲獅的設計原型基於F9F黑豹,以達到快速生產的目的。第一架原型機(XF9F-6)於1951年9月20日進行試飛。美洲獅是一架亞音速飛機,但在海平面飛行時,其臨界馬赫數從0.79增加到0.86,在35,000英尺(10,000米)高空則增加到0.895,性能比黑豹有明顯提高。然而,由於美洲獅服役的時間太晚,並沒有參加韓戰,因此,美洲獅在對付潛在對手如米格-15戰鬥機的戰鬥力評估只停留在猜測。首批生產的646架F9F-6於1952年中旬至1954年7月間交付使用。F9F美洲獅在機頭裝備了4門AN/M3 20mm(0.79英寸)機炮,並可以在機翼掛載2枚1,000磅(450千克)炸彈或者150美加侖(470升)副油箱。大部分美洲獅在機頭配備UHF方位天線,有些則配備加油探頭以便空中加油,1962年,F9F-6被重新命名為F-9F。
格魯曼公司共建造了60架F9F-6P偵察機,這些飛機將機頭的機炮替換為照相機。部分飛機取消了副翼,改用擾流板進行側滾控制。1962年,它們被重新命名為RF-9F。
退役後,許多F9F-6被改為無人靶機用於戰鬥訓練,稱為F9F-6K,或改為無人靶機控制機,稱為F9F-6D。隨後,F9F-6K與F9F-6D分別被重新命名為QF-9F和DF-9F。
F9F-7是下一批交付的美洲獅,採用艾利遜J33發動機而不是普惠的J48發動機,總共生產168架,由於J33發動機的動力與可靠性都沒有J48發動機高,幾乎所有F9F-7都把原來的J33換為了J48發動機,為了區分F9F-6(F-9F),這些飛機在1962年被重新命名為F-9H。
F9F-8是美洲獅的最後一個戰鬥機版本,其機身加長了8英寸(20cm),翼長和機翼面積也有所增加,提高了低速性能和大攻角飛行狀態,同時增加了油箱的空間。601架F9F-8在1954年4月至1957年3月被交付,大多數都配備了空中加油的探頭,後期生產的可以在機翼下掛在4枚AIM-9響尾蛇空對空飛彈,大部分在早期生產的進行了相應的改裝也可掛在4枚AIM-9,一些則配備了進行核轟炸的設備,1962年被重新命名為F-9J。
F9F-8B是F9F-8改裝的單座戰鬥攻擊機,1962年重新命名為AF-9J。
共有110架F9F-8P偵察機被生產出來,這些飛機進行了大量改裝並在機頭裝備照相機,1960年以後這些飛機被撤至後備中隊,1962年被重新命名為RF-9J。
在1956-1960年海軍獲得了377架雙座的F9F-8T教練機,她們用於高級訓練,武器訓練和著艦訓練,服役到1974年,這些飛機裝備2門20mm機炮並且可以掛載一枚炸彈或者飛彈,1962年被重新命名為TF-9J。
作戰及使用歷史
美國
1958-1959年F9F-8從前線撤回,被F11F和F8U代替,海軍後備部隊一直使用到1960年中期,但是單座版本沒有用於越戰。
唯一一種進行過戰鬥的美洲獅是TF-9J(F9F-8T),4個美洲獅分隊服役於美海軍陸戰隊指揮和維護中隊(US Marines Headquarters and Maintenance Squadrons),分別部署在峴港(H&MS-11)和楚萊(H&MS-13),她們在那裡用於快速前沿空中控制(fast-Forward Air Control)和空中指揮,在1966年-1968年間指揮對在南越南的敵軍陣地上的空襲,TF-9J在美國海軍服役了很長一段時間,不過由於對美洲獅改裝(採用J52發動機)的建議被拒絕並且海軍選擇了TA-4F天鷹作為教練機,所以當1974年2月第4訓練中隊(VT-4)重新換上天鷹的時候,最後一架美洲獅也退役了,一架編號BuNo 14276的F9F-8T則陳列在佛羅里達彭沙科拉城的國家海軍航空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Naval Aviation)。
阿根廷
阿根廷的海軍航空兵部隊是唯一使用F9F美洲獅的外國航空部隊,阿根廷的海軍航空兵部隊也是唯一使用F9F黑豹外國部隊,2架1962年獲得F9F-8T教練機一直服役到1971年。美洲獅也是阿根廷第一架突破音障的噴氣機,其中一架編號3-A-151的F9F-8T陳列在布蘭卡港的海軍航天博物館(MUAN),另一架則賣給了一位美國的買家。
生產型號
- XF9F-6
- F9F美洲獅的原型機
- F9F-6
- 生產646架,1962重新命名為F-9F
- F9F-6P
- 生產60架作為偵察機。1962年重新命名為RF-9F
- F9F-6D
- F9F-6改裝的無人靶機控制機(drone directors),1962年重新命名為DF-9F
- F9F-6K
- F9F-6改裝的無人靶機,1962年重新命名為QF-9F
- F9F-6PD
- F9F-6P改裝的無人靶機控制機(drone directors),1962年重新命名為DF-9F
- F9F-6K2
- F9F-6K無人靶機的改進版本,1962年重新命名為QF-9G
- F9F-7
- 生產168架,採用艾利遜J33發動機,大部分換裝惠普J48發動機,1962年重新命名為F-9H
- F9F-8
- 生產601架,1962年重新命名為F-9J,可掛載4枚AIM-9響尾蛇空對空飛彈
- YF9F-8B
- F9F-8改裝的單座戰鬥攻擊機的原型機,1962年重新命名為YAF-9J
- F9F-8B
- F9F-8改裝的單座戰鬥攻擊機,1962年重新命名為AF-9J
- F9F-8P
- 生產110架,F9F-8的偵察機版本,1962年重新命名為RF-9J
- YF9F-8T
- 一架被改裝成F9F-8T教練機版本的F9F-8,1962年重新命名為YTF-9J
- F9F-8T
- 共獲得377架雙座教練機,1962年重新命名為TF-9J
- NTF-9J
- 2架被用於特殊測試任務的TF-9J
- YF9F-9
- YF11F-1虎式原型機的原代號,1954年7月30日首飛,1955年重新命名為YF11F-1
使用國家
性能技術指標(F9F-8/F-9J)
參考資料:NAVAIR : Standard Aircraft Characteristics F9F-6 "Cougar" 1 July 1953,[1] NAVAIR : Standard Aircraft Characteristics F9F-6 "Cougar" 1 July 1967[2]
基本信息
- 機組:1人
- 長度:40英尺11英寸(12.47公尺)
- 翼展:34英尺6英寸(10.52公尺)
- 寬度:14英尺2英寸(4.32公尺)折疊 (尾翼寬度)
- 高度:12英尺3.5英寸(3.747公尺)
- 機翼面積:300平方英尺(28平方公尺)
- 展弦比:4
- 空重:11,483英磅(5,209公斤)
- 總重:15,800英磅(7,167公斤)
- 最大起飛重量:21,000英磅(9,525公斤)
- 燃料容量:兩個機艙油箱763 US gal(2,890 l);四個機翼油箱156 US gal(590 l);共計 919 US gal(3,480 l)
- 發動機:1台惠普J48-P-8A渦輪噴射引擎,7,250英磅力(32.2千牛頓)推力
性能
- 最大速度:654英里每小時(1,053公里每小時;568節)在海平面高度,起飛重量18,450磅(8,369公斤)
- 巡航速度:541英里每小時(871公里每小時;470節)高度41,200—45,000英尺(12,558—13,716米)
- 失速速度:128英里每小時(206公里每小時;111節)起飛重量18,450磅(8,369公斤) 無動力
- 107 mph(93 kn;172 km/h) 起飛重量15,157磅(6,875公斤) 進場動力
- 戰鬥航程:293英里(255海里;472公里)任務時間為1小時24分鐘
- 升限:44,500英尺(13,600公尺)
- 過載限制:+7.5(15,800磅(7,167公斤)); +5.5(最大起飛重量)
- 爬升率:6,750英尺每分鐘(34.3公尺每秒)在海平面高度,起飛重量18,450磅(8,369公斤)
- 爬升至高度時間:起飛重量18,450磅(8,369公斤)
- 4分至20,000英尺(6,096米)
- 6分48秒至30,000英尺(9,144米)
- 翼載:61.5英磅每平方英尺(300公斤每平方公尺)起飛重量18,450磅(8,369公斤)
武器
- 機槍:4×20 mm(0.79 in) AN/M3機炮,每炮190發炮彈
- 火箭彈:6×5 in (127 mm)火箭彈
- 飛彈:4×AIM-9響尾蛇空對空飛彈
- 炸彈:2×1,000 lb (454 kg)炸彈
參考
- ^ Standard Aircraft Characteristics F9F-6 "Cougar". Avialogs (Navair). [29 March 2016].
- ^ Standard Aircraft Characteristics F9F-6 "Cougar". Avialogs (Navair). [29 March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