柶戲
柶戲 | |
韓語名稱 | |
---|---|
諺文 | 윷 / 윷놀이 |
文觀部式 | Yut / Yunnori |
馬-賴式 | Yut / Yunnori |
柶戲或擲柶戲(韓語:사희、 적사희、或윷놀이),又音譯為尤茨,古中國稱四維、四維戲,是漢朝、晉朝時就有記載的傳統局戲[1][2][3],如今則是朝鮮民族的傳統遊戲。通常有兩名以上參加者,通過擲出四塊特製的木板,來決定各自在棋盤上所走的步數。
雖然柶戲的起源尚沒有定論,不過一些研究根據在《太平御覽》中曾提到百濟有人玩一種類似遊戲[4][5][6],因此他們認為,至少在朝鮮半島三國時代就開始玩這種遊戲了。柶戲在民間,特別是在山區或農村常被用作算命,不過現在已不多見。
博具
- 棋盤通常為畫有兩對角線的正方形,四角之間的邊線再劃分四個棋點;中心點與四角的之間對角線再劃分四個棋點。共二十九個棋點。也有呈圓型的棋盤[7],有些會在棋點書寫「漢沛公西入定關中/舜重華垂拱平章中/樊將軍眥裂鴻門中/楚覇王南出潰圍中」等漢字[8]。
- 棋子每方四枚,可堆疊,以顏色區分,稱作「馬」。
- 擲具用四塊特製的木棒,有兩種:長斫和bam,長斫用木頭製成,有四根,長約15厘米,直徑約2至3厘米,被從中間劈成兩半。最常使用的是栗木,其次是樺木,因為這些木頭比較沉,投擲時的聲音比較清脆。Bam是木製的長約3厘米,直徑約一厘米的木棒,同樣被劈成兩半。有點類似在埃及遊戲塞尼特中所使用的木棒。
博采
采組 | 彩名 | 諺文 | 采數 | 獎采 |
---|---|---|---|---|
豬 | 도 | 1 | ||
狗 | 개 | 2 | ||
羊 | 걸 | 3 | ||
牛 | 윷 | 4 | 玩家再擲一次。 | |
馬 | 모 | 5 | 玩家再擲一次。 |
博法
- 起點與終點為先行者的右下角點。
- 棋子先置於一旁。
- 輪流擲木棒,然後選擇以下三種行動之一:
- 對一枚在場的己棋作行棋。
- 放一枚己棋在起點並立刻行棋。
- 將在終點的一枚己棋收回。
- 行棋依采數移動,以逆時鐘方向移動,途中可穿過任何棋子,經過角點時,逆時針方向轉90度;經過中心點時,沿該對角線路徑。棋子若出發位已在角點,則改逆時針方向轉45度;若出發位已在中心點,則改沿離終點的最近路徑前進。必須擲出正好的采數才能回到終點。
- 若行至敵棋處,將該些敵棋打回給原擁有者。並再擲一次。
- 若行至己棋處,可疊在該些己棋上成為棋疊,之後一同移動,視為一枚棋子。
- 獲得再擲一次時,先不行棋,而是先擲,直到沒有獎采時再對任意一到N枚的己棋行棋,並且不必照所擲出的采數順序走。N等於這回合的擲木棍的次數。
- 先收回在終點的四枚己棋為勝。
參考文獻
- ^ 徐岳《數術記遺》:「四維,東萊子所造也。布十二時,四維之一。其文曰:『天行星紀,石隨龍淵,風吹羊圈,天門地連,兔居蛇穴,馬到猴邊,雞飛豬鄉,鼠入虎廛。』摰亦有四維之戲,與此異焉。」
- ^ 李秀《四維賦序》:「四維戲者,衛尉贄侯所造也。畫紙為局,截木為棋。取象一原,分而為二,准陰陽之位,擬剛柔之策,而變動無為,生乎其中。」
- ^ 金鑢《藫庭遺藁》:「四維,柶戱也,其采有五,兜、介、乞、白、牟。婦女輩有書命課,看身數。」
- ^ Yi I-Hwa/Lee E-Wha, transl. Park Ju-Hee, Korea's Pastimes and Customs: A Social History (Homa & Sekey Books, 2005) p.21.
- ^ 김광언 (2001). 민속놀이 Minsoknori. 대원사 Daewonsa. ISBN 978-89-369-0244-5.
- ^ 민속 풍속 이야기 20선 민속놀이. [2011-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8).
- ^ Kim Sang-hoon "Yut playing, a traditional four-stick game"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6-10.
- ^ 윷놀이 - Daum 지식[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