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柏林西非會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柏林會議

柏林會議(德語:Berliner Konferenz英語:Berlin Conference),也被稱作剛果會議德語:Kongokonferenz)或西非會議德語:Westafrika-Konferenz)由歐洲強國在1884年至1885年與德意志帝國柏林帝國總理府舉行,以準備他們在非洲建立殖民地與發展貿易。與會國最後達成了柏林會議總議定書,正式開始瓜分非洲

緣由

1880年代,歐洲國家對非洲有了更大的興趣。亨利·莫頓·史丹利於1874至1877年發現了剛果河盆地,終於找到非洲最後的「未知的地域」(拉丁語:terra incognita)。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於1876年成立了國際非洲協會法語: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Africaine)。得知史丹利的成功後,利奧波德二世邀請他參與協會的工作。該協會的宗旨是探索非洲與為非洲人民帶來「文明」。1878年,另一類似組織國際剛果協會成立,雖與非洲協會關係密切,但比較注重經濟發展之工作。比利時國王秘密地買通了剛果協會的投資者,把剛果協會變成追求帝國主義的組織,而表面上則以看似支持慈善事業的非洲協會作掩飾。

由1879年到1884年,史丹利再回到剛果,但不是為求探索領地,而是作為利奧波德二世的探子,謀求在剛果建立一個國家。與此同時,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海軍軍官皮埃爾·薩沃尼昂·德·布拉薩到達剛果盆地西岸,並於1881年在布拉柴維爾(今剛果共和國首都)建立了法屬殖民地。

而且,葡萄牙王國由於曾經與剛果帝國簽署過條約,所以在1884年2月26日與英國簽署條約,企圖阻止剛果協會擴張到大西洋的海岸線。

除了以上國家,其他歐陸國家也想在非洲建立殖民地。法國在1881年占領了突尼西亞和今剛果共和國的領土,又在1884年得到幾內亞。1882年,英國占領名義上屬於鄂圖曼帝國埃及,並因此控制了蘇丹與部分的索馬利亞。在1870年與1882年,義大利王國奪得厄利垂亞。剛剛崛起的德意志帝國也在1884年把多哥喀麥隆西南非(今納米比亞)納入為他的保護國

會議

利奧波德二世成功就有關非洲貿易之事,說服法國與德國。在葡萄牙的倡導下,德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於1884年邀請了奧匈帝國比利時王國丹麥王國俄羅斯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荷蘭王國葡萄牙王國瑞典-挪威聯合王國西班牙王國義大利王國大英帝國美國鄂圖曼帝國 十五國代表參加柏林會議,以達成共識。

國家 殖民帝國 與會代表
 德國 德意志殖民帝國 奧托·馮·俾斯麥
Paul von Hatzfeldt
Clemens Busch
Heinrich von Kusserow
 奧匈帝國 奧地利殖民帝國 Emerich Széchényi von Sárvár-Felsővidék
 比利時 比利時殖民帝國 Gabriel August van der Straten-Ponthoz
Auguste Lambermont
 西班牙 西班牙殖民帝國 Francisco Merry y Colom, 1st Count of Benomar
 丹麥 丹麥殖民帝國 Emil Vind
 美國 美利堅殖民帝國 John A. Kasson
Henry S. Sanford
 法國 法蘭西殖民帝國 Alphonse de Courcel
 英國 大英帝國 Edward Baldwin Malet
 義大利 義大利殖民帝國 Edoardo de Launay
 荷蘭 荷蘭殖民帝國 Philip van der Hoeven
 葡萄牙 葡萄牙殖民帝國 Antônio José da Serra Gomes
António de Serpa Pimentel
 俄羅斯 俄羅斯殖民帝國 彼得·卡普尼斯特俄語Капнист, 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瑞典-挪威 瑞典殖民帝國 Gillis Bildt
 鄂圖曼帝國 鄂圖曼帝國 穆罕默德·賽義德帕夏

總議定書

議定書定下了以下的條款:

  • 剛果自由邦正式被定為國際剛果協會的私有財產。於是,二百萬平方公里的剛果領土(今剛果民主共和國之全境)被劃為利奧波德二世的私人財產。
  • 全體十四個與會國將於剛果盆地全境、馬拉威湖及其以東鄰近地區享有自由貿易之權利;
  • 尼日河剛果河將對船隻自由開放;
  • 與會國簽署禁止販賣奴隸
  • 根據「有效原則」,與會國只有真正控制某殖民地時,才可以擁有它們。
  • 如若任何國家在將來想擁有非洲海岸的任何部分,都必須通知其他簽署國或是訂立保護國

值得注意的是,柏林協定書的行文中,第一次提及有關與會國之勢力範圍的國際協定。

結果

1913年的非洲,今國界,分別從屬於:  比利時   德國   西班牙   法國  英國   義大利   葡萄牙   獨立

會議過後,歐洲列強加速他們瓜分非洲的行動。在幾年之內,名義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領土全被瓜分。1895年時,只有賴比瑞亞奧蘭治自由邦德蘭士瓦仍為獨立國家。阿比西尼亞(今衣索比亞)於1889年至1896年成功抵抗義大利厄利垂亞而來的侵略,史稱第一次意阿戰爭,是非洲唯一的獨立原居民國家。1902年前,非洲九成以上的領土都被歐陸國家控制。撒哈拉沙漠之土地,大多為法國所有。英國在鎮壓了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馬赫迪和與法國解決法紹達事件後,與埃及共同統治蘇丹。

英國發動了兩次布爾戰爭,征服了布爾人的國家。1911年,法國與西班牙瓜分了摩洛哥。1912年,義大利從土耳其奪得利比亞。1914年,英國正式占領埃及全境,列強瓜分非洲結束。在這個時候,除了賴比瑞亞與衣索比亞之外,其他非洲土地全歸歐洲國家所有。

另外列強在會議上罔顧非洲各民族的實際分布,採取直接在地圖上劃分勢力範圍的做法,造成了現今不少非洲國家之間的國界異常平直,也因此為這些國家遺留了不少影響至今的部族紛爭。

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