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町 (臺南市)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東門町 |
假名 | とうもんちょう |
平文式羅馬字 | Tōmonchō |
由西向東依序分為四個丁目。範圍涵蓋今中西區的開山里、東區的大同里、泉南里、龍山里、圍下里、東門里、東安里。戰後町改為段,僅作為地籍使用。
名稱
1916年(大正5年)規劃町名改正時,原擬名「東門町」,臺南廳審查後並未更改,以此名呈報總督府[1],同年11月3日公告[2]、1919年(大正8年)4月1日正式實施[3]。
得名自臺灣府城大東門,範圍包括清代舊街名東門外、聖君廟、龍泉井。
町內設施
- 新豐郡役所(一丁目,現復興市場)
- 大人廟
- 東門公園(今東門圓環)
- 山川台(一丁目)
- 東門町乘降場(東門車站)
- 黃家固園(二丁目)
- 彌陀寺(二丁目)
- 龍山寺(二丁目)
- 達磨寺(二丁目,移轉前位在明治町)[4][5]
- 大東門
- 台南神學校
- 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
參考
- ^ 黃偉嘉. 〈從《臺南廳公文書》再探臺南市町名改正〉 (PDF). 《臺灣文獻》. 2015-03-31, 66 (1): 161-18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2-11).
- ^ 臺南廳告示第93號
- ^ 臺南廳告示第19號
- ^ 《臺南市勢一班》,大正十二年
- ^ 《台灣開教之步》,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