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海濤 (1912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海濤(1912年9月—1997年9月4日),曾用名李振華高繼祖黎文,男,直隸(今河北樂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曾任中共遼北省工委書記。

生平

李海濤是直隸省樂亭縣大黑坨村人。1929年春,在天津中日中學讀書時,參加了李大釗的外甥楊景起等組織的「反帝大同盟」和「社會科學研究會」,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參加革命活動,正式參加革命。1933年4月,李大釗的祭日臨近,在北平志誠中學高三畢業的李振華返回老家大黑坨村,把李大釗的多位遺屬接到北平,安頓在鐵匠胡同一個公寓內。1933年4月23日李大釗遇難六周年時在北平城區公開出殯,李大釗次子李光華摔盆;李振華以長子名義出面辦理手續並出殯時穿著孝袍,打著靈幡,走在靈柩前邊[1]。送葬活動結束後,李振華受到北平特務憲兵的注意,住處兩次遭搜查。由於李振華已回到樂亭老家而倖免被捕。此後不能再考大學,以教書為掩護在家鄉開展地下革命鬥爭。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改名李海濤,後在北平、天津從事地下工作。任樂亭縣委宣傳部長、1935年任全國總工會華北代表處天津市工人聯合會特派員,其直接領導和單線聯繫人吳德。1935年8月因下線聯繫人叛變而被捕。1937年被義勇軍營救出獄。

抗日戰爭時期,參加1938年冀東抗日大暴動。1940年10月為進一步擴大冀東抗日游擊根據地,中共冀熱察區委員會冀東區黨分委決定在灤河西岸以青龍山為基地建立中共遷(安)灤(縣)盧(龍)聯合縣工委和行政辦事處。縣工委書記李海濤(黎文)、辦事處主任張振宇,主要任務是向北寧鐵路兩側發展,為開闢灤河以東和鐵路以南奠定基礎。1941年8月初,冀東區黨分委舉行第三次擴大會議,總結了夏季反「掃蕩」失利的經驗教訓,為堅持冀東抗日游擊戰爭,擴大武裝抗日的迴旋餘地,會議作出了「積極向外發展,開闢新區」的決定,在遷灤盧聯合縣開闢工作的基礎上,組織力量逐步向南、向東發展。1941年11月,冀東區黨分委和冀東軍分區對灤東隱蔽形式的開闢作了部署,派冀東大暴動時灤東的領袖人物高敬之到遷灤盧聯合縣任工委書記,主要負責向灤東發展;原在那裡的辦事處主任張振宇負責向鐵路南發展。任冀熱遼軍區第十七軍分區政委、地委書記(管轄灤河以西、北寧鐵路路南)。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0月上旬東北局派李海濤、顧卓新栗又文倪志亮等到四平組建遼北省委、軍區,任中共遼北省工委書記兼遼北軍區政委。1945年11月3日,東北局派郭述申到四平,在遼北省工委的基礎上,組建遼北省委。郭述申任省委書記、軍區政委。李海濤任遼北省委副書記兼軍區副政委。吉遼省委遼北分省委組織部長、松江省委宣傳部長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天津市委直屬黨委副書記、天津市勞動局副局長、中央勞動部勞動爭議處理司副司長、中央林業部計劃司司長、森林工業部勞動工資司司長。1958年任雲南省農業廳農業機械管理局局長。文革結束後,任雲南省農業機械管理局副局長、1978年任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等職。1980年副省級離休。

家族

族叔李大釗

女兒李幼華。

參考文獻

  1. ^ 董連輝:「一張老照片揭開李大釗葬禮細節」,《文史精華》,2018年第23期,第45-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