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朴不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朴不花
諺文박불화
漢字朴不花
文觀部式Bak bul-hwa
馬-賴式Pak bulhwa

朴不花(約1328年—1364年),高麗人,不花蒙古語ᠪᠤᠬ᠎ᠠ鮑培轉寫Buqa[1]是其蒙古名字。又名王不花。是元順帝最為寵幸的一名太監

生平

朴不花生於元文宗時代(1328年—1332年),7歲時被送到元朝的宮廷內成為一名小太監。後來,朴不花的好朋友,同樣來自高麗的小宮女奇氏得到皇子妥歡帖木爾的寵幸,收入自己的府第。不久,妥懽帖木爾登基,即元順帝,封奇氏為第三皇后,居住興聖宮,並生下太子愛猷識理達臘。朴不花由於與奇皇后關係親密,被調到興聖宮,照管太子的生活起居。此後朴不花逐漸遷升為榮祿大夫,加資正院使,擔任掌管財政的要職。後來元順帝厭倦政務、耽於聲色,把軍國大權交給已經成年的太子,並任用朴不花推薦的搠思監為宰相。於是朴不花開始權傾朝野,干預官吏任免,當時內外百官中投靠朴不花的占到十分之九。

至正十八年(1358年),河南、河北、山東發生戰亂,大批難民避居京城,造成京城發生嚴重饑荒,死者枕藉。朴不花出面買地收葬屍體二十萬具,花費二十萬餘錠[2],墳地占地廣闊,從南北兩城[3]到盧溝橋之間,男女分葬。

太子對於監國仍不滿足,準備逼迫順帝禪位,得到奇皇后、朴不花、搠思監的支持。

朴不花、搠思監對駐紮大同、手握重兵的孛羅帖木兒收留政敵、順帝母舅老的沙一事不滿,於是控告孛羅帖木兒謀反,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下詔解除其兵權,削奪其官爵去四川,且命擴廓帖木兒出兵討伐,孛羅帖木兒怒不奉詔,不顏帖木兒等一批宗王也對其表示同情,出兵與孛羅帖木兒會合,並上表稱其無罪。順帝這時下令逮捕朴不花、搠思監,分別流放到甘肅和嶺北,以平息眾怒。但事實上二人並未流放,而是一直留在京城。於是在四月,孛羅帖木兒派禿堅鐵木兒出兵進攻京城,揚言要「清君側」。四月十二日,軍隊進駐清河。順帝四次派達達國師前去,孛羅帖木兒表示退兵的條件是交出搠思堅、朴不花,順帝不得已交出兩人,於是孛羅帖木兒退兵,殺死朴不花。

注釋

  1. ^ 「不花」在蒙古語中意思是「公牛」。
  2. ^ 發給運送屍體者
  3. ^ 金中都舊城和元朝大都新城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元史·卷204》,出自宋濂元史

參考

  • 元史·卷二百五·列傳第九十二 奸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