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智
曾一智(1954年—2017年2月19日)女,生於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志願者。
生平
1954年,曾一智生於北京。後隨擔任《光明日報》副刊主任編輯的父親下放來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定居。後來曾一智進入《黑龍江日報》社工作。1998年3月,已擔任《黑龍江日報》副刊部文學編輯17年的曾一智參與創辦《黑龍江日報》哈爾濱新聞版,成為旨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黑龍江日報·城與人》專刊編輯,並開始投身文物保護事業。《城與人》創刊號為《穿越博物館廣場》,文章追述了哈爾濱的聖尼古拉教堂被紅衛兵摧毀的過程[1][2]。
在《城與人》專刊,曾一智連續多年發表哈爾濱文物保護的文章,呼籲保護瀕危歷史建築、歷史街區。在她的努力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細菌彈殼廠窯體、哈爾濱市一類保護建築原中東鐵路中心醫院藥劑室兼藥劑師住宅、太陽島俄羅斯別墅群、同興街花園洋房群落、中東鐵路沿線數百座歷史建築等等,都被挽救下來。曾一智還喚醒了許多人的文物保護意識,一些文物保護志願者聚集到她身邊共同努力,使趙尚志養傷處、侵華日軍第731部隊宿舍、日俄協會學校等大批歷史建築獲得確認,僅在哈爾濱市便有100餘處,且均被列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範圍[2]。2004年3月,在《黑龍江日報》社賈宏圖社長的壓力下,《城與人》停刊[3]。
2000年代起,曾一智等人已將文物保護工作延伸到北京、天津、武漢等地[2]。此後,曾一智多次為北京市、黑龍江省、遼寧省、山西省等地瀕危歷史建築、歷史街區奔走。她成為了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並且在2005年成為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首位個人會員[1]。
2009年,因哈齊客運專線改擴建,計劃拆除哈爾濱市具有百年歷史的濱洲鐵路橋。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志願者曾一智、鄭琦、姚稷當即起草《關於修改哈齊城際高速鐵路設計方案、整體保護鐵路歷史建築群的緊急建議》,分別提交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哈爾濱市人民政府。2010年1月,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決定原樣保留濱洲鐵路橋,並在濱洲鐵路橋下游新建鐵路橋[4]。
2000年代,北京前門大街開始改造,前門大街東側大批普查登記文物建築被拆除。曾一智對此表示關注,積極揭露違法拆除事件。2011年,在北京劉老根會館開業前夕,曾一智向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委員會實名舉報劉老根會館涉嫌破壞北京晉翼會館文物原狀。
曾一智在文物保護活動中曾多次遇到襲擊。2002年9月,曾一智在哈爾濱車輛廠搬遷改造現場拍照時,被一名壯漢掄到一邊並搶走相機[2]。2007年7月,哈爾濱中華巴洛克一期工程中強拆老房子,曾一智在現場被人攔住,交涉中被人打傷住進醫院。2010年4月,哈爾濱中華巴洛克二期項目居民搬遷時,雖然專家論證方案是保護幾乎全部歷史建築,但其中的金劍嘯烈士故居等歷史建築仍然遭到砸毀,曾一智為保護這些歷史建築而被人拽出人群毆打[3]。
生命最後幾年,曾一智為保住哈爾濱市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霽虹橋,多次致電致信國家文物局、黑龍江省文化廳。2017年2月6日,曾一智更新了最後一篇微博:「再見了,霽虹橋!」[1]
2017年2月19日,曾一智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病逝,享年62歲[1]。文物保護界人士紛紛表示哀悼。國家文物局分管領導也專門發來唁電[5]。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著名文保志愿者曾一智逝世,生命最后时光牵挂霁虹桥的命运. 網易. 2017-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3).
- ^ 2.0 2.1 2.2 2.3 十多年执着和坚毅 曾一智:为了美丽的老房子. 網易. 2010-06-04.[永久失效連結]
- ^ 3.0 3.1 奔走到最后一刻的“老房守护者”. 新華網. 2017-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30).
- ^ 一纸建言保住百年滨洲桥. 新浪. 2010-01-15.
- ^ 国家文物局长答中评:支持民间文保志愿者. 中評網. 201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