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受天宮
斗六受天宮,是位於台灣雲林縣斗六市莊敬路的一座媽祖廟。其前身為落於火車站前太平路頭圓環旁的媽祖廟,創建於清康熙晚年(1720年前後),為斗六街最早的媽祖廟,與永福寺合稱「街頭媽祖間,街尾觀音亭。」日治時期的1937年(或1938年)被日本人強制拆除,1973年始於現址重建。[1]
歷史
圓環前舊廟
斗六媽祖廟創建於清康熙末年,原址位於今斗六圓環雲林縣水利會,為斗六街最早的媽祖廟。乾隆元年(1736年),皇帝御賜重修受天宮,並列入官祀。賜題匾「敕建受天宮」,並欽點相國寺監院玄明法師住持宮務。乾隆十八年(1753年)於右側創建一所龍門書院,由於龍門書院興建,斗六門文士輩出,自乾隆二十五年至光緒二十年(1894年)的百餘年間,孕育了不少文科功名。
姚公祿位碑位於北門受天宮內,高二尺許,寬一尺餘,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六月立碑。倪贊元所著《雲林采訪冊》中記載姚鴻謂:「居官廉明,安良除暴,嘗慮差役過多,藉端勒索,為之裁派差名,減輕差費,凡有益於地方之事,莫不認真整頓,以期成效,若夫倡修廟宇,捐建廟橋粱善事,猶其餘事,士民愛之,奉公祿位於受天宮。」(現位於受天宮三樓功德祠內。)
除了供俸縣丞姚鴻祿位之外,還是每年北港媽祖出巡蒞境的代表廟宇。 (斗六堡/風俗/歲時)二月二日,商賈各備牲醴祀福神,曰做牙;農家尤重,取古春祈之義。 每歲於是月,斗六街眾迎南北港天上聖母,供俸受天宮,焚香者不絕於道; 十餘日,乃迎神赴別堡 )可見當時受天宮於斗六門之香火鼎盛。
道光二十八年( 1848年 ),因受天宮建廟已超過百年,地方鄉紳沈長盛倡捐監修受天宮。[2]
日治期間的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農曆二月二十九日,嘉義發生罕見大地震。廟宇經歷天災以及戰火摧毀[來源請求]下已如風中殘燭。地方仕紳吳貫世、吳盛金招募捐資三千元重修(當時公務人員薪水月俸為27元)。
日治後期實施皇民化政策。昭和十二年(1937年),日本政府禁止台灣一切漢系民間宗教,強加日本神道信仰;日人惟恐受天宮香火鼎盛而存民族意識,在隔年予以拆毀,寺廟財產全數充公;以昇天祭為由將神像予以燒毀,廟中神像大多難逃一劫。姚公祿位神牌以及石刻祿位捐典香田記事碑,均遭劫而下落不名,龍門書院亦遭池魚之殃。信徒急議將六尊開台媽祖[來源請求]迎請蔽避,並將紅契(受天宮建廟沿革)、田契(約三十公頃)、地契、資產等分成六分,委託媽祖會、角頭會主藏匿,才得已流傳至今。
斗六龍門書院
乾隆十八年(1753年),於縣城北的受天宮內,創建了一所「龍門書院」[3] (受天宮遺址在今日斗六市圓環所在地。廟建於康熙末年,乾隆元年御賜國庫重修,列入官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在台灣強制執行「皇民化」運動,勵行通俗「信仰的寺廟神昇天政策時,遭劫而被拆毀,(龍門書院亦受池魚之殃)。
書院建地一分二釐九毫七絲(約380坪)之廣,分兩進南向,前進祀朱子文公,梓潼帝君,關聖帝君,後堂駟制字倉先聖,書院擁有學田十甲五分六釐,全是地方士紳捐獻,據傳書院的倡建,是居於林內的名宦奉政大夫大學士鄭萃俳等發起的,代動了地方讀書尚禮風氣,因此文風薈萃,私塾更是遍及各莊。
由於龍門書院興建,斗六門文士輩出,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光緒二十年(1894年)的百餘年間,產生了不少文科功名,晉翰林書院侍講學士的有鄭天球(鄭萃俳之子),中進文進士官至吏部主政的有張覲光,中試文舉人的有吳兆亨等七人,鄉試文秀才上榜的多達三十一人,竟佔雲林秀才數的半數,足見斗六門書香風氣之盛。
新廟重建
民國60年(1971年)招募成立聖母會,志在重建日治時期被廢之受天宮。
民國62年(1973年)於莊敬路重建斗六受天宮,廟身土地由先賢葉碧東先生發願捐獻,建築工程浩大,悉賴十方各界捐獻,花費二十年時間形成廟貌。前殿五門雄偉綉面,前庭寬闊泥土平坦鋪蓋,正殿莊嚴乃主祀聖駕之寶座,上樓巍巍普陀岩,觀音佛祖坐中堂,善才良女侍立兩傍。興建工程到此已是完工告竣,宮宇巍峨,莊嚴富麗,信徒參拜絡繹不絕。
參考資料
- ^ 《斗六市 受天宮:街頭媽祖間,街尾觀音亭》,台灣媽祖聯誼會網站. [2015-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雲林縣采訪冊斗六堡地震篇中記載:「道光二十八年,適重修受天宮…。」
- ^ 《斗六門 龍門書院:雲林軍事重地的來由》,斗六市公所. [2017-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