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الصحراء الكبرى | |
---|---|
最低海拔 | −436英尺(−133公尺) 蓋塔拉窪地 30°0′0″N 27°5′0″E / 30.00000°N 27.08333°E |
最高海拔 | 11,204英尺(3,415公尺) 庫西山 19°47′36″N 18°33′6″E / 19.79333°N 18.55167°E |
長度 | 4,800公里(3,000英里) E/W |
寬度 | 1,800公里(1,100英里) N/S |
面積 | 9,400,000平方公里(3,600,000平方英里) |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語:الصحراء الكبرى,aṣ-Ṣaḥrāʾ al-Kubrā , 清朝直譯大沙漠)是世界最熱的荒漠,亦是世界第三大荒漠,僅次於南極和北極[1],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但並非世界最大的流動沙漠,其總面積超過9,400,000平方公里(3,600,000平方英里),與美國國土面積相當。撒哈拉沙漠東至紅海(包括地中海海岸的一部分),西至大西洋,南部邊界則為薩赫爾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和西部的北端地區。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些沙丘高度可達180公尺(590英尺)[2]。「撒哈拉」為阿拉伯語中「沙漠」(صحارى ṣaḥārā [3][4] [ˈsˤɑħɑːrɑː])[5][6]一詞的複數形式。
概況
撒哈拉沙漠西至大西洋沿岸,北接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東抵紅海,南達蘇丹地區和尼日河河谷。雖稱為沙漠,但並非想像中的黃沙萬里,此沙漠五色(黃、白、黑、綠、紅)具全,並非只有黃沙。地貌上連綿沙丘、流動沙漠並不常見,反而是岩漠、礫漠、泥漠與沙漠混雜。撒哈拉沙漠可以分西撒哈拉、中部的阿哈加爾高原、提貝斯提高原和艾爾高原、以及最為乾旱的泰內雷沙漠和利比亞沙漠。其最高點在庫西山,位於查德北部的提貝斯提高原,海拔3,415公尺(11,204英尺)。
撒哈拉沙漠是非洲大陸最大的荒漠,南部界限為半乾旱熱帶稀樹草原,稱「薩赫爾」;薩赫爾南部為南蘇丹和剛果河盆地。薩赫爾沙漠大部分為岩漠,沙漠(被沙丘覆蓋的大片地帶)只占一小部分。
數千年前人類便生活在薩赫爾沙漠的邊緣[7]。在上一個冰河時期,撒哈拉沙漠比今日要濕潤許多。超過30,000幅岩刻在此被發現,其中近一半在阿爾及利亞東南部的阿傑爾高原,描繪了河流中的動物,例如鱷魚等[8]。此外還發現了包括非洲獵龍、約巴龍和豪勇龍在內的恐龍化石。在公元前1600年之後,地球軸心的轉移導致氣溫上升和降雨減少[9],撒哈拉由此發展至今日模樣,無大面積的植被地帶,除了尼羅河河谷、小部分的綠洲以及北部高地的地中海植被。
撒哈拉地區的主要族裔群體為柏柏爾人,其中包括圖瓦雷克人部落,諸多阿拉伯化的柏柏爾群體例如摩爾人(撒哈威人)、圖布人、努比亞人、札加瓦人、卡努里人、豪薩人、桑海人和富拉尼人。撒哈拉地區的重要城市包括茅利塔尼亞首都諾克少;阿爾及利亞的塔曼拉塞特、瓦爾格拉、貝沙爾、哈西邁薩烏德、蓋爾達耶和瓦德;馬里的廷巴克圖;尼日的阿加德茲;利比亞的加特以及查德的法亞-拉若。
地理
撒哈拉沙漠包括了阿爾及利亞、查德、埃及、利比亞、馬里、茅利塔尼亞、摩洛哥、尼日、西撒哈拉、蘇丹、突尼西亞的大部份。撒哈拉沙漠是非洲的African massive中,三大地形分區中的一個。
撒哈拉沙漠的地貌主要是因風成過程而形成,偶爾也有下雨,地貌也包括沙丘、沙丘源、沙質荒漠、岩漠、礫漠、乾涸河谷、乾谷及鹽盤[10],較特殊的地貌有茅利塔尼亞的理查特結構。
在撒哈拉沙漠有一些山嶺、高原及火山,包括埃爾山脈、阿哈加爾高原、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脈、提貝斯提高原、阿德拉爾山脈及紅海丘陵。撒哈拉沙漠的最高峰是位在北查德提貝斯提高原內的庫西山。
大部份撒哈拉沙漠的河流都是季節性或間歇性,尼羅河是少數的例外,從中非洲橫跨沙漠一直流到地中海。地下的含水層有時會接近地面,形成綠洲,像拜哈里耶綠洲、蓋爾達耶、提米蒙、庫夫拉及錫瓦綠洲。
撒哈拉沙漠的中間非常乾燥,幾乎沒有植物。沙漠的北邊及南邊有高地,有零散的草地及漠境灌木,在乾谷中濕氣比較集中,會有樹木或較高大的漠境灌木。
撒哈拉沙漠的北邊是地中海旁的埃及及利比亞,但在利比亞的昔蘭尼加及馬格里布是北非洲的地中海氣候區,特徵是冬季容易下雨。依照植物學家法蘭克·懷特[11]和地理學家Robert Capot-Rey的植物準則[12][13],撒哈拉沙漠的北界對應海棗種植的北界以及細莖針草的南界,撒哈拉沙漠的北界也對應年降雨量100mm的等雨線[14]。
歷史
依據撒哈拉沙漠裡的岩畫內容,可劃分它們為四個時期,當今稱為四牛時期:
黑牛時期
黑牛時期在始新世的前後。撒哈拉當時並未很乾燥,而是廣闊的河流沖積平原。這階段沒有發現人類活動跡象,因此取名黑牛,並非當時有岩畫圖像。
水牛時期
約從3萬5千年前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其岩畫主要在阿爾及利亞東南部、查德和利比亞。它們約畫於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之間,使用目前已在當地絕跡的動物奶汁混合顏料畫在岩石上。這些動物包括水牛、象、河馬和犀牛。畫中人物經常戴著圓型盔帽,使用棍棒、斧頭、弓箭,並投擲棍棒擊打獵物,但未見標槍。
黃牛時期
約從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當地居民開始從事游牧生活,放牧牛、羊。曾經發現陶器和新石器時代經過打磨加工的石斧、石磨和箭頭,及一些打獵用的弓箭。放牧的動物是從亞洲引進。後期並發現一些能聚集較多人和牲畜的村落遺蹟。
奶牛時期
約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700年左右。這時期有跡象已引進了奶牛、駱駝和馬,並從事大規模農業。從腓尼基人學會使用和鍛造鐵器,可能在公元前1220年前後。腓尼基人其時在當地建立了橫跨整個撒哈拉到埃及的大帝國聯盟。
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已變成同於目前的大沙漠,是當時人類無法逾越的障礙。僅在其綠洲有一些居民,商業往來很少能穿越沙漠。尼羅河谷是例外,基於水源充分,這裡植物生長繁茂,成為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雖然尼羅河仍有幾個無法通航的大瀑布,構成商業貿易障礙,但埃及設法將鐵器技術,和帝王觀念傳播到南方的努比亞、阿克蘇姆及更偏南的地方。
公元前500年時,古希臘和腓尼基人逐漸對此地區產生影響。希臘商人於沙漠東部邊緣地帶開發商機,在紅海沿岸建立許多商業殖民地。迦太基人則於大西洋沿岸的沙漠西部開發,但由於大西洋風浪險惡,當地市場也不足,所以他們的探索從未超過現在摩洛哥的範圍。中央集權的國家只分布在沙漠北部和東部邊緣,權力達不到沙漠腹地,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們因此常受到沙漠中游牧的柏柏爾人襲擊。
駱駝是入侵此地的阿拉伯人引進,造成了撒哈拉沙漠歷史上的最大變化。它們使貿易往來可以穿越沙漠,北方地中海沿岸的酋長們將奶牛和工藝品運到南方,南方的薩赫爾王國由於出口黃金和鹽而富裕強大。沙漠綠洲成為商業中心,逐漸被北方的酋長們控制。
這情況持續幾個世紀,直到歐洲人發明了大帆船。首先是葡萄牙人繞過撒哈拉去掠奪幾內亞的資源,隨後別的歐洲國家接續跟進,撒哈拉就很快失去了商業價值。
撒哈拉沙漠受到當時殖民者忽視,現代卻發現很多礦藏具有價值,如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的油氣資源,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的磷礦。
參考文獻
- ^ Largest Desert in the World. [2011-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8).
- ^ Arthur N. Strahler and Alan H. Strahler. (1987) Modern Physical Geography Third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Page 347
- ^ "Sahar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Douglas Harper, Historian. Retrieved June 25, 2007.
- ^ English-Arabic online dictionary. Online.ectaco.co.uk. 2006-12-28 [2010-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9).
- ^ Wehr, Hans. A Dictionary of Modern Written Arabic (Arabic-English) 4th.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94: 589. ISBN 0-87950-003-4.
- ^ al-Ba‘labakkī, Rūḥī. al-Mawrid: Qāmūs ‘Arabī-Inklīzī 16th. Beirut: Dār al-‘Ilm lil-Malāyīn. 2002: 689 (阿拉伯語).
- ^ Discover Magaz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6-Oct.
- ^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6-06-17.
- ^ Sahara's Abrupt Desertification Started by Changes in Earth's Orbi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lerated by Atmospheric and Vegetation Feedbacks.
- ^ Sahara desert. 陸地生態區.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 [2007-12-30].
- ^ Wickens, Gerald E. (1998) Ecophysiology of Economic Plants in Arid and Semi-Arid Lands. Springer, Berlin. ISBN 978-3-540-52171-6
- ^ Grove, A.T., Nicole. The Ancient Erg of Hausaland, and Similar Formations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Sahara.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1958,2007, 124 (4): 528–533. JSTOR 1790942. doi:10.2307/1790942.
- ^ Bisson, J. Mythes et réalités d'un désert convoité: le Sahara. L'Harmattan. 2003.(法文)
- ^ Walton, K. The Arid Zones. Aldine. 2007. ASIN B008MR69VM.
外部連結
- About Sahara subsurface hydrology and planned usage of the aquifers
- Tassili and Ahaggar National Parks
- 穿越撒哈拉的道路
- 撒哈拉岩畫時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