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彌亞
拉彌亞(希臘語:Λάμια)[1],是古希臘神話中一頭半人半蛇的女性怪物,亦是在西方以獵殺小孩聞名的蛇妖。在古希臘、羅馬的神話中,有很多像拉彌亞般有著殺害孩童舉動的女妖,而拉彌亞的特徵正在於其上半身為嬌豔女性,下半身卻是蛇類。[2] 其名字拉彌亞來自希臘語「Λάμιος」,意指「食道」,象徵「貪欲」,描述拉彌亞吞食兒童的形象。[3]
典故
拉彌亞是希臘神話中海神波塞頓與拉比(Lybie,利比亞國的人格化象徵)所生的女兒,亦是利比亞國的皇后,有著出眾的美貌。後來主神宙斯發現了拉彌亞的美色,主動與其結交,於是拉彌亞就成為了宙斯的情婦。
可是這段關係很快便被天后赫拉所揭發,怒不可遏的赫拉把拉彌亞所生的孩子全都擄走並加以殺害,又向傷心不已的拉彌亞施咒,令拉彌亞變成半人半蛇的怪物。拉彌亞在赫拉咒語的影響下,每到傷心欲絕的時候都會憶子成狂,不能抑制地到處殘殺及吞食孩童,以作報復;為了令拉彌亞無盡地受苦,赫拉更奪去了拉彌亞的睡眠(另有一說,指赫拉施咒令拉彌亞永遠不能合上眼睛,所以她會不斷地看到自己兒子被殺害的情景),令她日以繼夜地受咒語折磨而出動殺人。
為了向拉彌亞作出補償,宙斯在不敢過於拂逆赫拉咒語的狀況下,賜予拉彌亞「能在短時間內取下自己眼睛」以及精於占卜的能力,在取下眼睛的時候,拉彌亞是可以睡眠的[4] 。可是,拉彌亞以後就只能夠活在仇恨與哀痛之中,不斷由妒生恨地殺害別人的孩子,令其它為人母者感受與其一樣的悲痛。
賀拉斯在他的論文集《Ars Poetica》中曾經提到被拉彌亞吞下的兒童再也無法復生,詩句內容是「Neu pranse Lamiae vivum puerum extrabat alvo」詩人亞歷山大·蒲柏把句子翻譯成:「想要拉彌亞把她所吞下的孩子復生,是否要在她面前吞下她的兒子,讓她感同身受才行呢?(Shall Lamia in our sight her sons devour, and give them back alive the self-same hour?)」
希臘詩人斯特西科羅斯想像拉彌亞與特里同產下了斯庫拉[5]。更有指拉彌亞是由斯特拉波及亞里斯多德所創作的說法。在《聖經》的武加大譯本中,耶柔米曾把象徵吸血及性愛的莉莉斯翻譯成「拉彌亞」,可見即使在基督教教義中,「拉彌亞」都代表著女性罪惡者及誘惑者。
曾有人評論拉彌亞,指「拉彌亞的主要特徵是她對血液的飢渴,那一種飢渴象徵著她們的不潔、她們的貪吃以及她們的愚昧(the chie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miae, apart from their thirst for blood, are their uncleanliness, their gluttony, and their stupidity)」。[6]
藝術特徵
後世的創作家為拉彌亞的傳說添上大量駭人聽聞的成份,各類作品大都載於《蘇達辭書》內,文藝復興時期再由柏芬治(Thomas Bulfinch)收集於《寓言與成語大辭典》(Brewer's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中。在這些文藝作品中,拉彌亞的形象仍然以「嫉妒世間母親及殘食她們兒子」為主,而且大都被塑造成女性。不過阿里斯托芬卻提出拉彌亞具有男性性徵,可能是雌雄同體的生物[7]。
學者尼古拉斯(Nicolas K. Kiessling)則把拉彌亞與中世紀史詩《貝奧武夫》中的兩種生物Succubus及Grendel作比較。在某些記載中,拉彌亞亦被想像為「誘惑者」,她們以美色勾引男性,騙其成婚,最後會將丈夫吞食。傳說古馬其頓將領德米特里一世就曾與拉彌亞所化身的妓女相交,因而惡名遠播[8]。
在西方社會,很多母親都會以拉彌亞的傳說恫嚇孩子,要他們聽話[9]。「拉彌亞」的故事經常被如此宣揚,逐漸成為一個熟為人知的精靈故事,並且被利用為具備訓育意義的反面工具。
各種拉彌亞傳說
希臘神話中的拉彌亞,多數泛指上述的半人蛇女妖。然而文獻中拉彌亞的涵義尚有數個指向,其概況如下:
- 同樣是海神波塞頓的女兒。與宙斯一起產下利比亞的女先知西彼拉的女性。
- 專門吸食孩童血液的女性怪物群(形象是吸血鬼)。
- 德爾斐怪物修巴利斯的別名。
- 愛琴海萊斯勃斯島上獵食兒童的年輕女幽靈的別名。
- 保加利亞民間傳話中的一種怪物。
相關
備註
- ^ 按照《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繁體中文版,譯為「拉彌亞」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04-16.
- ^ Theoi計劃:拉米亞. [2008-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 ^ 阿里斯托芬,《The Wasps》,節1177
- ^ 在貝爾《Women of Classical Mythology》、蘇達辭書〈Lamia〉、普魯塔克〈On Being a Busy-Body〉、阿里斯托芬《Peace》中的注釋第757條與及《奧德賽》注釋等地方都有提及相關情節(《二十世紀神話辭典》)
- ^ 參閱荷馬的《奧德賽》:「斯特西科羅斯·費洛格」
- ^ 羅遜《Modern Greek Folklore and Ancient Greek Religion: A Study in Survivals》175頁,劍橋大學出版社(1910年)
- ^ 阿里斯托芬《Peace》第一章,頁758
- ^ 阿特納奧斯《Deipnosophistae》第三章8.29節
- ^ 特土良《Against Valentinius》第三章
參考資料
- R.Graves〈Lamia〉《Greek Myths》頁205-06(1955年),倫敦:Penguin。ISBN 0-14-001026-2
- Karl Kerényi《The Gods of the Greeks》頁38–40(1980年2月版),Thames & Hudson再版。ISBN 0-500-27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