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口
打口是指西方市場積壓的音像製品處理後被作為塑料垃圾進口,卻以音像製品的身份在中國各地的非主流渠道進行流通,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產物和文化現象,在東歐、拉美及西方國家內部也一定程度的存在。
分類
一般統稱為打口,音樂類型主要有搖滾樂、古典樂、流行樂、爵士樂和電子樂等。
- 在磁帶、CD封套上用機器直接切口,稱為打口和打口盤/碟;
- 在磁帶、CD封套上用機器鑽洞,稱為扎眼帶和扎眼盤/碟;
- 也有時會使用化學方法處理;
- 還有一些漏過了處理或處理後磁帶帶面、CD碟面未遭損壞的則稱做原盤。
來源
西方的音樂產業更新換代速率極快,各大唱片公司、發行商和零售商擁有大量的積壓音像製品,由於回收成本很高,原本應該熔毀碾碎的音像製品僅僅被打上口或是扎眼後就作為垃圾出售給中國的商人。中國業界公認的打口源頭是廣東汕頭的潮陽。
唱片公司的態度
由於中國的音像製品市場極為封閉,打口的品種又基本上是國外的滯銷貨,因此對於國外唱片公司在華本來就少的可憐的業務並不構成太大衝擊,唱片公司更願意打擊國內的盜版業。但是由於簽約藝人並未從這部分的音像製品中抽取版稅,在他們的壓力下,唱片公司會加強對音像製品銷毀的管理。
法律問題
銷售打口音像製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違法是有爭議的,由於政府機構事實上的打擊,銷售打口音像製品是灰色行為。
儘管打口音像製品就其實質是作為洋垃圾合法進口到中國,在就其銷售行為的性質認定上出現分歧。一部分人認為[誰?],既然打口音像製品是作為洋垃圾進口到中國,那它就不能被認定為音像製品。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各地文化局認為打口音像製品依然是音像製品,並在事實上對其銷售者進行處罰。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各地文化局的標準,銷售打口音像製品的下列特徵違反了《音像製品管理條例》。
- 銷售者大都無銷售音像製品許可證
- 銷售打口音像製品的內容未經審查
打口的影響
對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中國現代音樂人來說,大量接觸國外流行音樂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打口。無數的青年通過打口完成了自己的音樂啟蒙,而作為幾乎是唯一的學習研究對象的打口又深深的影響著他們的音樂審美和創作思路。甚至可以說,某段時期內打口的品種(音樂風格)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各地地下音樂的創作風格。
對打口前景的看法
按照中國大陸樂評人顏峻的話說,只要音像製品出版和進口的審查仍然嚴格,還實行壟斷和封鎖,進口音像製品的價格仍然高昂,中國人購買力還不夠強,打口就不會消失。但是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打口的熱潮明顯降溫,以往人頭熙攘的地下半地下打口「據點」數量銳減,僅存的葉門庭冷落,很多人將原因歸結為聽眾的換代。打口主要群體是青少年,他們已經成人,社會負擔和年歲的增長使他們大多冷落了曾讓自己迷戀的打口。而新成長起來的青少年生活在一個消費主義盛行,流行音樂工業徹底娛樂化的年代,對於承載了太多政治、內省、憤怒、嘲諷、實驗的打口特色風格無法接受,他們的熱情存在於各大音像連鎖店中。另一方面,隨著打口市場的發展,打口商人在西方流行音樂的洗禮下漸漸摸清了流行音樂的脈絡、譜系和市場的需求、品味,很多原先同音像出版有關聯的商人開始製作新一代的盜版——不同於以前的盜版種類——在其中不僅有當下最流行的音樂,也有口碑較好的非主流音樂甚至一些實驗性質的聲響。
隨著網際網路在中國大陸的普及,特別是近年來諸如eDonkey、eMule和BitTorrent等P2P軟體的大規模流行,越來越多的樂迷通過網絡下載的途經來獲得全球的音樂資源,這在很大程度上進一步削弱了打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