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成癮行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成癮及生理、心理依賴」的相關術語詞彙表[1][2][3][4]
  • 成癮腦部失調的情形,特徵是會強迫性的接觸犒賞刺激,不去考慮其帶來的負面結果。
  • 成癮行為:具有犒賞性及正向增強效應的行為
  • 成癮藥物:具有犒賞性及正向增強效應的藥物
  • 依賴性:之前曾頻繁接觸刺激源(例如藥物攝取),中斷接觸後出現戒斷症狀的情形
  • 藥物敏化逆耐藥性:在固定藥物劑量的情形下重複給藥,而相同劑量的藥物效果增強的情形
  • 藥物戒斷:在重複藥物使用後停藥,出現的症狀
  • 生理依賴:出現持續生理戒斷症狀(例如疲勞及震顫性譫妄)的依賴性
  • 心理依賴:出現情緒或是精神戒斷症狀(例如煩躁失樂)的依賴性
  • 增強刺激:特定類型的刺激,接觸後會增加再接觸此刺激的可能性
  • 犒賞刺激:特定類型的刺激,大腦會認為此刺激是正向的,會想再進行的
  • 敏化作用:重複接受某一刺激後產生的刺激增強性反應
  • 物質使用疾患 :使用特定物質,而且造成臨床上或是功能上的損傷或是困境的情形
  • 藥物耐受性:重複接受某一藥物後產生的藥物降低性反應

成癮行為(addictive behavior)作為一種刺激,既是一種令人滿足的犒賞(rewarding),也是一種強化(reinforcing):因這一行為中收到的犒賞,這一行為得到了強化;因得到了強化之後,這一行為強化犒賞的吸引力——這一行為與成癮性的發展密切相關。包含成癮行為的成癮通常指的是行為成癮英語behavioral addiction

衝動與上癮

如同在強迫症中那樣,強迫行為和成癮這兩個概念領域互相交錯,但犒賞機制是二者一個主要區分點。按照定義而言成癮是一種衝動,成癮和衝動都包含強化;但成癮中,即衝動獲得犒賞,犒賞強化衝動——使用某物或行使某事的誘因顯著性英語incentive salience因為成癮衝動犒賞系統正強化[註 1]不斷提升。與之對比,強迫症患者感受到的衝動卻不一定在遵從衝動後帶來犒賞或者滿足感。不過,衝動也可能因負強化[註 2]而加強,以此方法可以治療相關疾病中的強迫行為。[來源請求]

伏隔核是大腦內與重度成癮和強化學習有關的部位,而對伏隔核進行腦深層刺激手術被證明對治療強迫症有療效,但目前參與的人數仍有限且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6]

備註

  1. ^ 正強化發生於一件渴求中的事或物作為一種結果而呈現,而這一結果刺激了這一渴求。
    • 例一:老鼠按下一個按鈕會得到獎勵,因而老鼠更頻繁地按下按鈕,越來越多的獎勵增加了其按下按鈕的次數,因而正強化了其按按鈕的行為。
    • 例二:女兒收拾玩具則父親給糖,如果女兒確實收拾玩具因而變得更勤快了,則糖是正強化物,正強化了收拾東西的行為。
    • 例三: 公司依照員工銷售業績多少進行對應獎勵,業績高則獎勵多,員工因此銷售更勤快、更高效,則雇主收到正強化的效用。[5]:253
  2. ^ 負強化發生於受厭惡英語aversives的事件被避免或者受厭惡英語aversives的物件被清除後,某項行為的程度反而上升。
    • 例一:父母反覆嘮叨叫孩子打掃衛生後,孩子為了避免前述情況的發生而打掃衛生。此處,父母的嘮叨是孩子想要避免的事件,因而負強化了孩子打掃衛生的行為。
    • 例二:一個人用某品牌止癢軟膏止蚊子叮咬癢,若止癢效果好,則此人更有可能繼續購買使用該軟膏,蚊子叮咬引起的瘙癢則是其中的負強化物,負強化了其購買行為。
    • 例三: 公司規定員工布置的業績進度如在周五前完成則可在周六休假。周六還要上班這一結果是負強化物,是大家所不願意見到的,因而促進了公司的提升,這一過程則為一個負強化的過程。[5]:253

參見

參考資料

  1. ^ Nestler, Eric J. Cellular basis of memory for addiction. Dialogue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 2013-12, 15 (4): 431–443. ISSN 1294-8322. PMC 3898681可免費查閱. PMID 24459410. doi:10.31887/DCNS.2013.15.4/enestler. 
  2. ^ Nestler, Eric J.; Malenka, Robert C. Chapter 15: Reinforcement and Addictive Disorders. Molecular neuropharmacology : a foundation for clinical neuroscience 2nd. New York: McGraw-Hill Medical. 2009: 364–375. ISBN 978-0-07-164119-7. OCLC 273018757. 
  3. ^ Glossary. 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2021-04-29]. 
  4. ^ Volkow, Nora D.; Koob, George F.; McLellan, A. Thomas. Longo, Dan L. , 編. Neurobiologic Advances from the Brain Disease Model of Addict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6-01-28, 374 (4): 363–371. ISSN 0028-4793. PMC 6135257可免費查閱. PMID 26816013. doi:10.1056/NEJMra1511480 (英語). 
  5. ^ 5.0 5.1 Flora, Stephen. The Power of Reinforcemen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4. 
  6. ^ 存档副本. [2018-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3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