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奇蹟
德國經濟奇蹟(德語:Wirtschaftswunder),亦別稱作萊茵河奇蹟(德語:Wunder am Rhein),是指西德在二戰之後的經濟快速成長,有時也包括奧地利。泰晤士報在1959年最早使用這一用語[2]。前西德總理康拉德·艾德諾和經濟部長路德維希·艾哈德兩人有「德國經濟奇蹟之父」之稱。在西德經濟發展的同時,奧地利也同樣經歷了經濟快速成長。
出現原因
科教因素
首先,聯邦德國依託於其強大的科學技術。西德本來具有雄厚的科技基礎,戰後的西德政府鼓勵科研部門與經濟部門之間的合作,促進國內的技術創新,特別是管理技術的創新。使國家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由企業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並得到了國家的經濟援助和享受優惠的稅收政策。
另外,西德的人民普遍具有較高的勞動素質。西德政府特別注重職工教育的作用,1950年,聯邦德國的在校大學生為10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學生,到1970年增加到41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學生。此外,聯邦德國還非常重視職工的業餘教育,這一系列的原因使得戰後的德國經濟實現迅速騰飛。
行政因素
戰後西德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發展國家資本主義。聯邦德國政府制訂法令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等方面對經濟進行有效的宏觀管理,建立一定程度的國有經濟(區別於社會主義國家),並強調經濟按市場規律運轉。另外,在政治上進行改革。清除國內的法西斯因素,推行民主化,給予人民民主權利,並推行社會福利制度,為本國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了比較穩定的社會形勢。
國際因素
戰後初期美國為了扶植歐洲,與蘇聯集團抗衡,實行以經濟援助為核心的馬歇爾計劃,西德也在美國的援助之列。美國的幫助增加了聯邦德國的工業發展的資金,恢復了工廠的運行,擴大了就業,穩定了社會秩序,同時增加了稅收。並且引進了新技術和新設備。
戰後法德矛盾的緩和與歐洲一體化進程促進了德國的恢復和發展。法德走上了「歐洲自主」的發展道路。1951年4月,以法國、西德為代表的西歐六國簽訂了《煤鋼聯營集團條約》,至此引發法德百年衝突的兩國邊境的煤鋼資源將被置於兩國共同參與管理的聯合機構之下,它結束了兩國爭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根本的糾正。1958年,六國又組成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這是歐洲聯盟的開始和發端。這些舉措推動了德國經濟的發展。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Rieger, Bernhard. The 'Good German' Goes Global: the Volkswagen Beetle as an Icon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History Workshop Journal. 2009-09-01, 68 (1): 3–26. ISSN 1363-3554. doi:10.1093/hwj/dbp010 .
- ^ Wirtschaftswunder, n..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 September 2009 [16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外部連結
- Rebuilding Germany (PDF). [2014-12-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10-13). (147 KiB)
- Interview with Gunther Harko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presentative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to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ECA), 1949–1952.
- Interview wit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eneral Lucius D. Clay Deputy to U.S. General Dwight D. Eisenhower, 1945; deputy military governor, Germany (U.S.) 1946; commander in chief, U.S. Forces in Europe and military governor, U.S. Zone, Germany, 1947–49; retired 1949.
- Interview wit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eneral William Henry Draper Jr. Chief, Economics Division, Control Council for Germany, 1945–1946; Military Government Adviser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Moscow Conference of Foreign Ministers, 1947; Under Secretary of War, 1947; Under Secretary of the Army, 1947–1949;
- 'Time Magazine Faceless Crisi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April 1949.
- Letter from Konrad Adenauer to Robert Schum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6 July 1949) Warning him of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dismantling policy.
- Picture of demonstration against dismantl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June 1949) Workers in the Ruhr demonstrate against the dismantling of their factories by the Allied forces of occupation.
- Picture: dismantling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e want to work, we will help you to rebuild Europe' Workers at dismantled plant protest.
- Picture: 12,000 factory workers demonstrate against the dismantling of German indust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9 August 1949)
- German Economic Mirac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