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89年的迪倫馬特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德語:Friedrich Dürrenmatt,1921年1月5日—1990年12月14日),瑞士作家,小說家

早年

迪倫馬特出生於瑞士伯爾尼州西南的科諾爾芬根。父親瑞恩豪德·迪倫馬特是位牧師,母親赫爾達也是位虔誠的新教徒。在父母的影響下,迪倫馬特從小就讀到很多聖經故事和英雄傳說,同時也對基督教產生了叛逆心理[1]。他曾和姐姐一起向一位鄉村畫家學習繪畫,畫大洪水和瑞士古戰場,後來他回憶到這最早的藝術體驗一直影響著他的創作[2]。1935年迪倫馬特全家移居伯爾尼,進入當地的基督教中學。1939年因成績不好未能高中畢業,開始逃避學校生活,常在咖啡館裡讀萊辛尼采的著作來消磨時光。

1941年他獲得了高中畢業證書,嘗試考入藝術學院學習繪畫,考官沒有錄取他,反而建議他父母送他到伯爾尼大學學習德國文學。1942年夏天接受短期的軍事訓練,但因為視力不佳而復員,轉到蘇黎世大學繼續學習兩個學期。其間他結識了畫家沃爾特·約納斯walter jonas,進入了藝術家的圈子。聖誕節前夜,迪倫馬特參加聖誕晚宴的路上看到了劇作家畢希納的紀念碑,他有所感觸,在咖啡館裡匆匆寫了幾十字,後來發展成他的第一個短篇小說《聖誕夜》。1943年秋天的一場大病讓迪倫馬特回到了伯爾尼大學就讀哲學專業,期間曾為蘇黎世的《世界周報》擔任戲劇和美術編輯[2]


迪倫馬特本應在1946年提交自己關於克爾凱郭爾的畢業論文,但他選擇了退學,以自己的第一個劇本《寫在書上》替代了畢業論文。同年他與女演員洛蒂·吉斯勒結婚。1947年他以再洗禮派在明斯特的反抗為主題的劇本《寫在書上》在蘇黎世首演,取得一定成功,但隨後的《盲人》反響平平。日漸加重的生活壓力讓他放棄了嚴肅風格的歷史劇的創作,開始寫帶有諷刺和戲謔風格的喜劇廣播劇甚至酒店歌舞表演劇本維持生計。

1949年4月迪倫馬特的第一部喜劇,「非歷史的歷史劇」《羅慕洛斯大帝》上演,該劇取材於西羅馬帝國覆滅前夜的歷史,但是對西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的性格進行了藝術虛構,把他塑造了一個漠然於政治,認定自己用政治上的無所作為促進了歷史發展的人物形象,指明人類歷史荒誕的一面。該劇演出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迪倫馬特也將其視為自己最喜歡的創作之一,直到1980年代還在重訂這部劇作。

迪倫馬特接下來寫的劇本《密西西比先生的婚姻》在上演時遇到了阻礙,由於劇本涉及到了宗教狂和通姦等主題,瑞士的各大劇院都拒絕接收,只能在德國首演,獲得歡迎,這使迪倫馬特抱厚望於之後的《天使來到巴比倫》這個劇本,該劇的背景為古巴比倫王國,以寓意的手法強調人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獲得幸福,鄙視財富和權勢。但觀眾反應平平,這一打擊讓迪倫馬特暫時離開了劇場,專心小說的創作。

小說創作

1959年版《諾言》封面

他的戲劇創作得到認可,決定成為專業作家時,他才將早期的短篇小說結集為《城市集》出版,其中包括名篇《隧道》和《狗》。《隧道》和《狗》都通過一個怪誕的故事,表現了一種人被它物所控制,茫然無力,不知前途為何的社會心理。小說語言簡練,氣氛壓抑,有著很高的藝術技巧,被公認為世界短篇小說傑作。

1952年迪倫馬特完成他的第一部犯罪小說《法官與劊子手》小說描寫一個生命即將終結的老探長面對一個作惡多端卻十分狡猾,無法在法律上加以控告的人,派出了自己的「劊子手」,除掉了對方,反映了法律的軟弱無力。作品中的推理過程和心理暗示的使用,也使之成為推理小說的名著之一。中篇小說《拋錨》(1956)通過一次拋錨引發的一場遊戲以及主人公的死亡探索了犯罪和道德問題,在題材處理和人物心理分析上,構思巧妙。

戲劇創作鼎盛期

1956年1月他的劇本《老婦還鄉》上演,取得極大的成功,從此獲得世界性聲譽。劇本講述一個成為億萬富翁的老婦在離別45年後重返故鄉,為了害死使她17歲時淪為妓女的舊日情人伊爾,用金錢收買了全城居民,讓伊爾在無盡的心理壓力下死去。劇本揭露了金錢萬能的現象,在藝術上採用了作者擅長的「悲喜劇」手法,戲劇效果強烈。《弗蘭克五世》的首演失敗再次打擊了迪倫馬特,他開始四處旅行,重新創作小說。

1958年他發表《諾言》副標題為「以犯罪小說形式寫的安魂曲」,講述一個主人公破案不成,最後證明主人公是對的,但他已經身敗名裂,精神失常的故事,反映了主持正義者反被看成怪癖的令人震驚的社會現象。

1962年迪倫馬特的《物理學家英語The Physicists》首演,主人公是一個天才的物理學家,擔心自己的發明被政治家利用去毀滅人類,便裝瘋躲進瘋人院。西方和某「社會主義」國家的情報機關都派人裝瘋打進瘋人院,企圖竊取資料,主人公和另兩個病友合力將情報人員剷除,當他們想鬆口氣的時候,而以瑞士大資本家為後台的瘋人院女院長卻早已盜走了論文,而物理學家要永久在瘋人院裡呆下去。劇本和布萊希特的《伽利略傳》類似,都提出了科學與政治關係的問題。但是和布萊希特要表達的科學早晚會勝利的思想不同,作家著重在科學家逃避政治的願望只是一種空想,最後科學的反抗是軟弱無力的。

1964年他接受蘇聯政府的邀請訪問蘇聯,由於蘇聯政府認為迪倫馬特在《老婦還鄉》裡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所以很隆重的歡迎他。這一訪問引起了爭議,因為西方作家群多對蘇聯的邀請採取抵制的態度。1966年迪倫馬特發表了《流星》描寫一個著名作家一再死而復活的荒誕故事,曲折地反映了藝術家的精神危機。該劇收到了觀眾和評論家的歡迎,卻引來了教會的反對。

晚年

1967年迪倫馬特到莫斯科參加過第四次蘇聯作家代表大會,剛回到瑞士,就得知六日戰爭爆發了,他立即表示發表演《以色列存在的權利》支持以色列。1968年蘇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他希望雙方保持克制。1973年他的《夥伴》一劇上演遭受失敗,這讓他徹底心灰意冷,不再進行戲劇創作。 80年代之後迪倫馬特宣布因身體原因,結束小說與戲劇創作,專心寫自傳。1990年迪倫馬特作了兩次著名的講演,一是向瓦茨拉夫·哈維爾致敬的《瑞士,一座監獄?》另一是向戈巴契夫致敬的《康德的希望》。他常比較亞伯拉罕諸教和馬克思主義。1990年因心臟病去世,終年69歲。

參考文獻

  1. ^ Understanding Friedrich Durrenmaat,page2
  2. ^ 2.0 2.1 張佩芬主編,《迪倫馬特小說集》,上海譯文出版社。

主要作品

戲劇

  • 《羅慕洛斯大帝》
  • 《天使來到巴比倫》
  • 《老婦還鄉》
  • 《物理學家》
  • 《流星》

小說

  • 《隧道》
  • 《法官與劊子手》
  • 《拋錨》
  • 《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