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廣府學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舊地圖的廣府學宮位置,其中唯府學西街沿用舊名。

廣府學宮,即廣州府學,是原廣州三大學宮之一,廣州府官辦的最高學府。學宮內原奉祀孔子,故又稱為孔廟,每年春秋兩祭之日,例由省長率同省城官員和大紳一同致祭,體制極為尊崇 [1] 。原位於廣州東山文德路文明路交界處,範圍包括如今的廣州市第13中學、省立中山圖書館少兒部、文德路小學、廣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宮一帶。

歷史

慶曆(1041-1048)年中,皇帝下令興學,廣州在西城番市(今光塔路一帶)利用舊孔廟作學校。後經數次遷徙。紹聖三年(1096),廣州知府章楶把府學遷到城東南的番山(今廣州市十三中校園內)下。當時府學已頗具規模,能容150人以上,成為嶺南第一儒林。嗣後,又增建御書閣、亭齋、泮池、觀德亭。淳祐四年(1244),經略使方大琮建立飛閣,旁邊排列文、行、忠、信4齋,這就是番山書院[2]

元代、明代,幾經興廢。明嘉靖十九年(1540)再建,把敬一亭遷到番山。萬曆二十八年(1600),教授董應舉呈請督學副使袁茂英重建殿、廡、亭、閣及啟聖、名宦等祠堂,收回府學以西被占地方建學舍廊及射箭場,開城牆為府學正門,名為文明門文明路始源)。

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幾度重修、擴建。咸豐七年(1857),府學毀於戰亂。同治元年(1862),知府李福泰等發起籌款修建,按原貌修葺一新。文昌宮後改仰高祠,易地建文昌宮,清理宮牆外民居以改建舊閣,補建東西聖域、賢關兩石坊。

文德路開闢

1918年10月廣州市政公所成立後,計劃開闢府學東街成馬路,時潮梅鎮守使劉志陸去信省員警廳廳長魏邦平,要求保留府學東街東側劉家祠,魏因而修改路線向西偏移[3],從而公所要徵用學宮東邊狹長地帶,位處此範圍要清拆的學宮建築有文昌宮、仰高祠、名宦祠,而學宮的主體如大成殿、明倫堂、崇聖殿當時未有涉及。更改後的工程計劃遭到省城紳士們的激烈反對。

1919年1月,清末進士兼粵紳易學清,在牽頭要求市政公所收回成命未獲理會下,聯同粵紳致電北京的廣東會館請求協助。之後由梁士詒領銜以旅京廣東人士名義致電廣東當局表達關切,北京政府總理錢能訓也致電廣東軍政府,要求查明處理。

其後由桂系元老岑春煊,及廣東軍政府分別致函北京國務院及各紳,表示工程牽涉較少建築。之後減低阻力,於2月下旬開始派員實測與繪製規劃工程圖,送請粵紳參照,不過仍有不滿聲音。到1919年3月14日,公所派出百餘員警遊擊隊(相當於特警)到工地督拆文昌宮等屋宇,防範不滿的粵紳等對抗[1]

後續

1920年代尾,學宮被當局佔用,成為廣東陸軍衛戍醫院,大成門的門廳被封閉間隔成病房。1938年-1945年廣州淪陷期間,學宮的圍牆大半被毀。光復後廣東省政府於1947年1月在學宮南面部分設立廣東省文獻館。1949年後,文獻館建築逐步被清拆改建,成為廣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宮等建築[4]

省立中山圖書館少兒部留存有原學宮的翰墨池番山亭

參考

  1. ^ 1.0 1.1 文德路築路風波中的官紳衝突 羊城晚報 2011-06-25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8-03-22.
  2. ^ 東山區志·文化·文物古蹟
  3. ^ 衝破重重阻撓 文德路才開路 信息時報 2016-07-15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8-03-22.
  4. ^ 廣府 學宮廣州府官辦的最高學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鄧輝粦 廣州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