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簡稱廣海局,是直屬於中國地質調查局正廳級事業單位,從事海洋地質調查研究。開展油氣資源調查、海洋工程地質與災害地質調查、大洋地質科學考察、南極科學考察、新能源(天然氣水合物)調查、海洋高科技等。現有職工800餘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40餘人,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141人(其中45人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1]

曾用名「廣州海洋勘探開發總公司」。

歷史

始建於1963年12月24日的地質部海洋地質科學研究所(南京)。1970年9月,海洋地質研究所從南京遷至湛江,下放地方稱廣東省海洋地質調查大隊,不久改稱國家計劃委員會地質局第二海洋地質調查大隊。進入北部灣近岸工作,圈定並初步評價了北部灣含油氣盆地,並於1974年移交石油工業部進行勘探。1976年5月國家地質總局設立南海地質調查指揮部,接管第二海洋地質大隊(簡稱「二海」)、新設第四海洋地質大隊(簡稱「四海」,有「勘探2號」鑽井平台)。 1975—1976年第二海洋地質調查大隊完成了珠江口外海洋地質地球物理綜合調查,首次圈定了具有油氣遠景的珠江口盆地和瓊東南盆地。

子弟學校稱「海地學校」(現名廣州市海地實驗學校),創辦於1979年2月的「四海子弟學校」,1980年初開辦初中,1985年招收高中,發展為完全中學。中小學全合一。2001年9月改稱國土資源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地學校(內分中,小學部)。

科考船

擁有5艘科學調查船。:東莞市麻涌鎮大盛村潤豐路的海洋地質調查碼頭,2003年投入使用,是調查船停泊地,也是局船舶大隊(正處級)所在地。

  • 奮鬥四號:求新造船廠1975年交付。滿載排水量1200噸
  • 奮鬥五號:1979年12月廣州造船廠建造。與奮鬥四號同型號。
  • 探寶號:高解析度、常規、低頻深水油氣地震調查的多功能地震調查船。1978年9月日本建造,1993年從美國西部地球物理公司購進「T.W. Nelson」號。2600噸級。北京時間2014年10月19日下午4時50分,日本海上保安廳第11管區那霸海上保安本部巡邏飛機確認,在沖繩縣宮古島海域的專屬經濟區內,中國籍海洋調查船「探寶號」拖著繩索狀物體在該海域航行。[2]
  • 海洋四號:625B型海洋地質地球物理綜合調查船。1978年上海滬東船廠建造,1980年交付使用。使用噸位2608噸。滿載排水量3324噸。1990年10月到1991年5月,從廣州出發,經斐濟、 大溪地瓦爾帕萊索烏斯懷亞,於1991年元旦抵達南極洲。經過2個月完成了南設得蘭群島以南、南極半島西北部海域以布蘭斯菲爾德海峽為主的綜合地質、地球物理調查。[3]
  • 海洋六號:綜合地質地球物理調查船,武昌造船廠建造,2007 年8月開工,2008年10月下水,2009年10月入列。設計排水量4600噸。
  • 海洋地質八號:2017年2月28日下水,進入海試階段。上海船廠建造。設計排水量約4995噸[4]
  • 海洋地質九號:2017年2月28日下水,進入海試階段。上海船廠建造。設計排水量約4995噸[4]
  • 海洋地質十號:建造中。綜合地質調查船。廣東中遠船務開工,該船由701所設計,設計排水量約2960噸,

已經退役調查船:

  • 海洋二號:1973年由滬東造船廠建造的625型海洋地質調查船。滿載排水量3033噸。1981年7月—10月,對台灣海峽首次進行地質調查,發現韓江凹陷、九龍江凹陷和晉江凹陷,並預測台灣淺灘南盆地有找油遠景。南海北部區域綜合地球物理調查、台灣海峽油氣資源調查等發揮過重要作用。1991年退役
  • 奮鬥六號:滿排1300噸,1978年美國地球資源服務公司引進「奧林匹克」號,後因不明原因於80年代退役。[5]

參考文獻

  1.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概况. [2017-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1). 
  2. ^ 日称中国“探宝号”调查船未经允许进日专属经济区. [2017-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3. ^ 新华社:“海洋六号”打响南极海洋地质调查新年首炮,2017年1月1日. [2017-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2). 
  4. ^ 4.0 4.1 記者洪肇君/綜合報導,"全球最精密 陸2艘科考船下水"[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時報,2017年03月02日 04:10.
  5. ^ 《中國海洋開發與研究基本資料彙編》P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