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議會 (德意志帝國)
此條目可參照德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8月29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09年5月5日) |
德意志帝國議會 Deutscher Reichstag | |
---|---|
德意志帝國的立法機關 | |
種類 | |
種類 | |
| |
歷史 | |
成立 | 1871 |
解散 | 1918 |
前身 | 北德意志邦聯議會 |
繼任 | 魏瑪國民議會 |
議員 | 397(解散時) |
選舉 | |
有限直接選舉 | |
上屆選舉 | 1912年1月12日 |
會議地點 | |
柏林萊比錫大街4號 | |
法律 | |
德意志帝國憲法 |
帝國議會(德語:Reichstag),是指1871年至1918年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的下議院。帝國議會與聯邦參議院一起擁有立法權,並參與預算決策。它還對行政部門擁有一定的控制權,並可以通過辯論來吸引公眾。皇帝幾乎沒有政治權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國會大廈相對於帝國政府和聯邦參議院的地位得到了加強。
帝國議會議員的任期從 1871 年到 1888 年為三年,隨後為五年。它擁有當時最進步的選舉法之一:只有少數限制,所有25歲及以上的男性都可以在直接選舉中秘密、平等地投票。帝國議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依舊召開會議,但在1918年至1919年德國革命期間未能召開。它的最後一次會議於1918年10月26日舉行。其後繼者是魏瑪國民議會(1919年2月至1920年6月),隨後是威瑪共和國議會,於1920年6月首次召開。帝國議會(Reichstag)這個名詞亦延續至德意志共和國(1919-1933)及德意志第三帝國(1933-1945)時期。
概要
1871年4月17日的《德意志帝國憲法》在議會的權力結構方面,繼承了1867年4月17日《北德意志邦聯憲法》下帝國議會的特點。
帝國議會和德意志皇帝成為帝國統一的象徵。帝國議會和參議院(der Reichsrat)共同行使頒布法律的職權,帝國議會並擁有財政預算的共同決定權。不過帝國議會的權力受到限制,帝國總理由皇帝任命,並不對帝國議會負責。[來源請求]
1871年帝國議會有382位議員,自1874年開始有397位議員。議員通過公開的直接普選產生。議員採自由委任,作為整個帝國人民的代表,並不受選民命令和指示的約束,且享有豁免權。選舉開始是每三年舉行一次,1888年後每五年一次。帝國議會每年由德皇召集。參議院只有在得到德國皇帝同意的情況下才能解散議會。[來源請求]
1919年改制共和後,下議院仍承襲「帝國議會」的名稱,權力亦與先前的帝國相近,國家總統可以不經議會同意而任命總理人選,因而被認為是希特勒得以奪取及掌握絕對權力的最大因素;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成立,才改稱今日的聯邦議院,議會的權力有所加強,而總統成為虛位元首。[來源請求]
帝國議會議長
德意志帝國議會議長 (1871–1918) | ||||
號碼 | 姓名 | 圖片 | 開始年份 | 結束年份 |
---|---|---|---|---|
1 | 愛德華·馮·希姆森 | 1871年 | 1874年 | |
2 | 馬克西米廉·弗蘭茨·奧古斯特·馮·福肯貝克 | 1874年 | 1879年 | |
3 | 奧托·特奧多·馮·塞德維茨 | 1879年 | 1880年 | |
4 | 阿道夫·格拉夫·馮·阿尼姆-博伊岑堡 | 1880年 | 1881年 | |
5 | 古斯塔夫·康拉德·海因里希·馮·戈斯勒 | 1881年 | 1881年 | |
6 | 阿爾貝特·艾德曼·卡爾·格哈德·馮·勒維措夫 | 1881年 | 1884年 | |
7 | 威廉·馮·維德爾-皮斯多夫 | 1884年 | 1888年 | |
8 | 阿爾貝特·艾德曼·卡爾·格哈德·馮·勒維措夫 | 1888年 | 1895年 | |
9 | 魯道夫·弗萊歇爾·馮·布奧爾-貝倫貝格 | 1895年 | 1898年 | |
10 | 弗蘭茨·格拉夫·馮·巴勒施特雷姆 | 1898年 | 1907年 | |
11 | 烏多·祖·斯托爾貝格-韋尼格羅德 | 1907年 | 1910年 | |
12 | 漢斯·格拉夫·馮·施維林-勒維茨 | 1910年 | 1912年 | |
13 | 約翰內斯·坎普夫 | 1912年 | 1918年 | |
14 | 康斯坦丁·菲倫巴赫 | 1918年 | 1918年 |
德意志帝國時期重要的帝國議會議員
- 奧古斯特·貝貝爾 (德國社會主義勞動者黨(SAP), 後來改為 德國社會民主黨)
- 愛德華·伯恩斯坦(社民黨)
- 威廉·布洛斯(社民黨)
- 魯道夫·馮·班尼森(國家自由黨)
- 路德維希·布呂爾 (德意志-漢諾威黨, 也是 Welfenpartei)
- 卡爾·弗羅梅 (社民黨)
- 威廉·哈森克勒維 (全德工人聯合會ADAV, SAP, 後來改為 SPD)
- 沃伊切赫·科爾凡蒂 (波蘭國家民主黨)
- 赫爾曼·馮·馬林克羅特 (德國中央黨)
- 菲利普·恩斯特·瑪麗亞·利貝 (德國中央黨)
- 卡爾·李卜克內西(社民黨)
- 威廉·李卜克內西(社民黨)
- 奧古斯特·萊興施佩格 (德國中央黨)
- 彼得·萊興施佩格 (德國中央黨)
- 布格哈德·馮·朔爾勒默-阿爾斯特 (德國中央黨)
- 保羅·辛格 (SAP, 後來改為 SPD)
- 路德維希·溫特霍斯特 (德國中央黨)
- 歐根·里希特 (德意志進步黨, 德意志自由思想黨, 自由思想人民黨)
- 弗蘭茨·奧古斯特·申克·馮·斯陶芬貝格, 德意志自由思想黨 , 帝國議會副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