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小體
希臘小體是一種希臘字母書寫風格,並在 9 世紀和 10 世紀期間發展為拜占庭手稿中的書手。[1]希臘小體取代了早期的安色爾體書寫風格,不同之處在於它更小、更圓潤而且更連貫,並且使用許多的連字。其中許多形式曾是作為非正式草書發展起來的。希臘小體中使用的基本字母形狀是現代小寫希臘字母的祖先。
從10世紀起,大多數拜占庭手稿和早期希臘文基督教作品的手稿都逐漸以新的希臘小體改寫,很少有較舊的安色爾手稿被保留下來,因此今天的安色爾手稿極為罕見。然而早期的小體手稿通常是證明古代作品的最古老的保存資料,因此對其文獻學研究至關重要。
來自 9 世紀中葉至 10 世紀中葉的手稿在今天的學術研究中被稱為「codices vetustissimi 」(最古老的抄本),而來自 10 世紀中葉到 12 世紀中葉的手稿被稱為「codices vetusti 」(舊抄本),在後來的都被稱為「codices recentiores 」(新抄本)。[2]
在整個拜占庭和後拜占庭時代,小寫字一直用於手寫。不過在現代,西方印刷商會使用小體的書手作為開發早期希臘印刷字體的模型。
與拉丁語一樣,將小寫字母與一些安色爾字母或大寫字母混合使用開始變得很普遍,後者用於強調,在標題和首字母中。從這種做法中,出現了希臘字母大小寫的現代拼寫系統。
在現代希臘文字中,大寫字母一般以古代銘文的字母形狀為基礎,而小寫字母則基於傳統小體字母。
大寫 | 安色爾 | 草書 | 小體 | 帶連字的小體 | 現代小寫 |
---|---|---|---|---|---|
Α | α | ||||
Β | β | ||||
Γ | γ | ||||
Δ | δ | ||||
Ε | ε | ||||
Ζ | ζ | ||||
Η | η | ||||
Θ | θ | ||||
Ι | ι | ||||
Κ | κ | ||||
Λ | λ | ||||
Μ | μ | ||||
Ν | ν | ||||
Ξ | ξ | ||||
Ο | ο | ||||
Π | π | ||||
Ρ | ρ | ||||
Σ | σ | ||||
Τ | τ | ||||
Υ | υ | ||||
Φ | φ | ||||
Χ | χ | ||||
Ψ | ψ | ||||
Ω | ω |
參考資料
- ^ Thompson, Edward M. An introduction to Greek and Latin palaeography. Oxford: Clarendon. 1911: 191–194.
- ^ Thompson, Introduction, p.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