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布魯諾 (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布魯諾隕石坑
焦爾達諾·布魯諾隕石坑(美國宇航局圖片)
坐標35°58′N 102°53′E / 35.97°N 102.89°E / 35.97; 102.89
直徑22公里
深度1.8公里
余經日出時258°
命名來源焦爾達諾·布魯諾

布魯諾隕石坑(Giordano Bruno)是月球背面一座直徑22公里的隕石坑,形成於哥白尼紀時期[1],以義大利多米尼克修士、思想家詩人焦爾達諾·布魯諾之名命名,1961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採納[2]

描述

夕陽下的布魯諾隕石坑,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隕石坑西側底部細節,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該隕坑靠近月球東北邊緣,在它的西北坐落著巨大的哈爾赫比環形山、東北毗鄰西薩基揚隕石坑、東北偏北是薩姆納環形山、東南和西南方分別是西拉德環形山里查孫環形山[3]。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35°58′N 102°53′E / 35.97°N 102.89°E / 35.97; 102.89,直徑22.1公里[2],深度約1.8公里[4]

該隕石坑位於月球背面,但在某些有利的天秤動期間,仍可從地球上看到它。儘管隕坑尺寸較小,但由於處於射紋系統中心,覆蓋著反照率較周圍地形更高的噴發物,因此,其形狀仍清晰可見,並被月球和行星觀察協會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的隕石坑列表》(ALPO)[5]

布魯諾隕石坑的射紋系統延伸超過150公里,有些抵達西北300公里以外的劉易斯·博斯環形山,且沒有受太空風化的影響而變暗。與周圍比較,隕坑外緣特別明亮。從地質角度看,所有的外觀都顯示這是一座相對年輕的隕石坑。雖然不知道確實的年齡,但估計不會超過3億5千萬年[6]

該隕坑外形呈多邊形狀,幾乎已被損毀,其內側坡壁寬闊而平整,坑壁較周邊地形高出810米[4],內部容積約300公里³[4]。隕坑碗狀的坑底相對平坦,無較為特別的結構。

坑底西側的渦狀構造,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圖片解析度每像素57厘米。

在照片中可清楚地看到隕坑形成過程中熔融岩石構成的破裂地表。這些破碎地塊的平均尺寸為40米,小而明亮的碎岩可能是從陡峭內坡滾落的巨石。

在布魯諾隕坑西側內壁坡下,有一處有趣的由凝固的幽暗岩石和巨礫堆組成的渦狀構造,該結構的直徑約有1000米。據信這是由於熔融的岩石流體受底表凹凸或繞過障礙導致熔融岩石流體產生不同流速而形成的[7]

形成

坎特伯雷的傑維斯在修道院編年史中記錄了5位坎特伯雷修士的報告:1178年6月18日(回溯歷6月25日)日落後不久,他們親眼看見:「一輪明亮的新月像往常一樣,月牙朝東,突然它的上角一分為二,從中間逬出一團火焰,然後火光、熱灰燼和火花噴溢而出,距離相當長,與此同時,月亮下半側身體在不停地扭動,當時這一切令人十分驚恐,用他們報告的話講,望眼看去,月亮像一條受傷的蛇般抽搐著,然後又恢復常態。這種現象重複了十幾次或更多,跳躍的火焰不停變幻著各種形狀,然後又恢復正常,接下來,在這些變化之後,沿著整個月牙,從一端到另一端被蒙上一層黑影」[8]。在1976年,地質學家傑克 B.哈同提出這些是描述了布魯諾隕石坑的形成[9](請參閱月球瞬變現象)。

現代的理論預測月球表面融化的物質上升形成的羽冠,符合僧侶們的描述。另一方面,他們記錄的位置也與隕坑的位置完全吻合。布魯諾坑有著年輕且壯觀的射紋系統是進一步的證據:因為流星塵持續不斷的從天而降,它們揚起的灰塵會迅速的(以地質學來說)侵蝕射紋系統[10]。因此有足夠多的間接證據足夠支持布魯諾坑是在人類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

有更多的間接證據支持布魯諾坑是在撞擊下形成的,事實上僧侶們觀測的時間正是金牛座β流星群出現的時間。

但是,問題是隕石坑的年齡不是那麼簡單的。能形成直徑22公里隕石坑的撞擊,將會激起和濺發出數千萬噸的隕石,在地球上空足夠引發一場持續一周之久的暴風雪般的流星暴,但在已知的歷史紀錄中,包括中國、歐洲、阿拉伯、日本和韓國的天文檔案,都尚未發現值得注意,類似強度的流星暴[11]。這種矛盾是反對布魯諾坑是在此時產生的主要論據[12]

所有這一切都引發僧侶們看到的是甚麼的問題。另一種理論認為,僧侶們只是碰巧在適當的地點與適當的時間,看到與月亮對齊的流星爆炸。因為流星在大氣層中出現的高度大約在45至75英里[13],幾何學上的透視原理指出,在英國只有極少地區能有這樣的機會,使它看起來是在月球上[14]

參考資料

  1. ^ Description Crater online The Moon-Wiki. [2016-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31). 
  2. ^ 2.0 2.1 Giordano Bruno.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 (WGPSN). 2010-10-18 [2013-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3. ^ Crater Giordano Bruno on the map LAC29 (PDF). [2016-05-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2-20). 
  4. ^ 4.0 4.1 4.2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5. ^ List of craters with bright rays of the lunar system and planetary astronomy Association(ALPO)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6. ^ Sunset Over Giordano Bruno. [2016-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7. ^ Giordano Bruno Whorl. [2016-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8. ^ The Cosmic Winter, Clube and Napier. Blackwell Publishing, First Edition (May 1990)
  9. ^ Jack B., Hartung. Was the Formation of a 20-km Diameter Impact Crater on the Moon Observed on June 18, 1178?. Meteoritics. 1976, 11 (3): 187. Bibcode:1976Metic..11..187H. 
  10. ^ Camale, O.; Mulholland, J. D. Lunar Crater Giordano Bruno: A.D. 1178 Impact Observations Consistent with Laser Ranging Results. Science. 1978, 199 (4331): 875–87. Bibcode:1978Sci...199..875C. PMID 17757584. doi:10.1126/science.199.4331.875. 
  11. ^ Kettlewell, Jo. Historic lunar impact questioned. BBC. [8 April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8). 
  12. ^ Stiles, Lori. What Medieval Witnesses Saw Was Not Big Lunar Impact, Grad Student Says. University of Arizona. April 20, 2001 [2007-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02). 
  13. ^ Worldbook; Meteors. NASA. [2012-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2). 
  14. ^ The Mysterious Case of Crater Giordano Bruno. NASA. [8 April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8月26日).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