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白蘭地河戰役

座標39°52′19″N 75°35′24″W / 39.872°N 75.590°W / 39.872; -75.590 (Battlefield Park)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蘭地河戰役
美國獨立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1777年9月11日
地點39°52′19″N 75°35′24″W / 39.872°N 75.590°W / 39.872; -75.590 (Battlefield Park)
結果 英軍獲勝
參戰方
 大不列顛  美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威廉·豪
查爾斯·康沃利斯
威廉·馮·克尼普豪森
喬治·華盛頓
拉法耶特
納撒尼爾·格林
約翰·沙利文
安東尼·韋恩
史特靈勳爵威廉·亞歷山大
兵力
17,000人 20,600人

白蘭地河戰役(英語:Battle of Brandywine Creek,中國大陸作布蘭迪萬河戰役[1][2]是在1777年9月11日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北美大陸軍與英軍在賓夕法尼亞省德拉瓦縣附近的白蘭地河發生的一場戰役。此役結果英軍獲勝,北美大陸議會被迫放棄費城

戰前部署

1777年從6月底威廉·豪率領的17,000人的英國軍隊從紐澤西乘260多艘軍艦出發,在海上漂了整整34天,7月底才在馬里蘭州埃爾克河口登陸登陸。9月初,英軍在威廉·豪的率領下,終於來到費城近郊的白蘭地河。這34天雖然沒有被敵人打擾,但是17,000人悶在狹小的船艙里長達34天也是苦不堪言。他們本應在離費城不遠的德拉瓦登陸, 結果船的航向偏離到了二百公里之外的馬里蘭。

與此同時,喬治·華盛頓將軍將20,600人大陸軍部署在埃爾克河口與費城之間,打算把英軍擋在河對岸。這個陣地選得不錯,防守布置得也很嚴密,但他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沒有好好查看地形。白蘭地河西面有一道支流,河水淺,河面窄。但是大陸軍不知道這個地點,地圖上沒有標出,因此在這裡沒有設防。英軍登陸地點的河口雖說河面窄,河水淺,但卻是泥濘不堪,登陸也並非易事。然而英軍登陸後,並沒有安營紮寨以休整長途跋涉後勞累的大軍,而是馬不停蹄地繼續進軍,華盛頓喪失了一個有效阻止英軍登陸的機會。

華盛頓部隊在庫奇橋經過小規模戰鬥英語Battle of Cooch's Bridge,放棄了鄰近紐波特紅土溪英語Red Clay Creek沿岸防禦營地,華盛頓選擇了臨近查茲福鎮英語Chadds Ford Township, Pennsylvania的高地作以抗衡英軍。查茲福鎮是橫跨連接費城巴爾的摩道路的白蘭地河的要衝。華盛頓估計會在此地發生戰鬥,9月9日將部隊部署在守衛在查茲福鎮上下淺灘的位置上。在距離查茲福鎮數百英尺以南的帕盧斯福德(Pyles Ford),華盛頓部署了小約翰·阿姆斯壯將軍率領的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1,000名民兵,從這裡直到查茲福鎮又部署了安東尼·韋恩將軍和納撒尼爾·格林將軍的軍團,約翰·沙利文將軍所率領的軍團沿著白蘭地河東岸展開,與亞當·史蒂芬英語Adam Stephen將軍和威廉·亞歷山大將軍共同防守查茲福鎮的高地。在河的上游摩西·哈森 (Moses Hazen)大校指揮一個旅軍團守衛布芬頓淺灘(Buffington's Ford )和威斯塔淺灘(Wistar's Ford),華盛頓認為以此布陣可萬無一失了。

英軍在肯尼特廣場 (Kennett Square)附近集結,考慮到大陸軍已嚴陣以待,威廉·豪並沒有從正面進攻,而是聲東擊西,採用長島戰役時使用的從側面展開攻擊的戰法。作為牽制,他以威廉·馮·克尼普豪森率領的6,800名黑森軍團在查茲福鎮與華盛頓大軍正面對峙,另外,查爾斯·康沃利斯指揮其餘的部隊從特林貝爾淺灘(Trimble's Ford)跨過白蘭地河西支流,接著又從傑佛瑞斯淺灘(Jefferis Ford)跨過東支流(這裡恰恰是華盛頓忽略的地點),從這裡向南從側面攻擊華盛頓部隊。

戰鬥經過

白蘭地河戰役地圖

9月11日清晨,部署在布蘭迪河灣正面黑森軍團開始攻擊。大陸軍在威廉·亞歷山大將軍和約翰·沙利文將軍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進行阻擊。就在雙方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前一天晚上由康沃利斯將軍率領,繞道而行,悄悄渡過河的英軍突然出現在大陸軍的右翼,發起猛烈的進攻。這一招完全出乎華盛頓的意料。倉促之中,他一面讓亞歷山大將軍和沙立文將軍抽出一部分人馬去右翼,一面把格林將軍的軍團填上去,企圖阻止英軍的腳步。但大陸軍的陣容已經開始亂了。華盛頓在山坡上把戰局看得一清二楚,敗局不可避免,現在要做的是趕緊組織有秩序的撤退,減少損失。但戰士們只顧逃跑,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抵抗。華盛頓正與將軍們緊急研究對策,在拉法耶特的請求下,華盛頓令他趕到潰退的部隊那裡,阻止軍隊的潰逃。拉法耶特衝到陣前,用帶著濃重法國腔的英語大聲疾呼,叫大家不要亂。在他的竭力勸阻之下,敗軍逐漸穩定下來。在戰鬥中,他的左腿負傷。

戰鬥中受傷的拉法耶特

趁著華盛頓部隊陣腳大亂之際,正面的黑森軍團渡過查茲福鎮淺灘,從白蘭地河東岸向已經被消弱了的大陸軍主力部隊發起猛攻,擊潰了威廉·麥斯威爾的軍團和韋恩軍團。阿姆斯壯的民兵們甚至連戰鬥沒有參加就撤出了戰場。為了給大部隊贏得撤退的時間,格林將軍派出了喬治·溫頓英語George Weedon死守迪爾沃思郊外道路,遲緩英軍的攻勢。當夜幕降臨時,英軍放緩了進攻,喬治·溫頓的部隊也隨即撤出戰場。整個大陸軍從半夜直到第二天天亮陸陸續續地撤退到了切斯特。大陸軍撤退時,炮兵隊的戰馬幾乎全部被打死,大陸軍的大炮都被遺棄在陣地上。


雙方損失

戰場舊址

英軍方面的損失,據官方統計,陣亡93人(士官8人、下士7人、士兵78人),受傷488人(士官49人、下士40人、士鼓手4人、士兵395人),6人失蹤。總共587人。其中黑森軍團損失40人。

大陸軍方面的損失,英軍方面的評估數字不一,有說是:400名「反叛者」被英軍下葬。也有說:敵軍陣亡502人。而威廉·豪給英國陸軍大臣的報告中說是:大陸軍戰死300人、600人負傷、近400人被俘。9月14日大陸軍大約350名負傷士兵被送到德拉瓦威明頓的英軍戰地醫院。

大陸軍的格林將軍對此評估的數字是,大陸軍估計損失1,200人至1,300人。這個數字大概被認為比較可靠。

戰鬥之後

這次戰役是華盛頓重蹈了長島戰役的覆轍而導致的失敗,如果不是沙利文將軍、威廉·亞歷山大將軍以及格林將軍的這些下屬軍官的竭盡全力奮戰,大陸軍很有可能全軍覆滅。歷史學者指出威廉·豪完全可以通過這次戰役全殲大陸軍,但是兩年前的那場邦克山戰役的後遺症讓他變得心有餘悸,他只是一味重視從側面攻擊大陸軍,而錯過了與黑森軍團合圍大陸軍的機會,從而使大陸軍的主力撤離了戰場。

戰役結束後,大陸議會放棄了費城,轉移到了約克。英軍於9月26日開進費城。

參考資料

  1. ^ Brandywine Creek - 白蘭地河. 樂詞網. [2023-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9). 
  2. ^ 费城国际游客指南中文版 (PDF): 19. [2023-08-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9-1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