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伐利亞號戰艦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SMS Bayern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船名 巴伐利亞號
艦名出處 巴伐利亞王國
建造方 基爾霍瓦茲船廠英語Howaldtswerke-Deutsche Werft
鋪設龍骨 1913年8月20日
下水日期 1915年2月18日
入役日期 1916年7月15日
結局 1919年6月21日鑿沉於斯卡帕灣
技術數據
船級 巴伐利亞級戰艦
排水量 32,200公噸(31,700長噸)
船長 180公尺(590英尺7英寸)
型寬 30公尺(98英尺5英寸)
吃水 9.4公尺(30英尺10英寸)
動力來源
  • 3軸帕森斯蒸汽輪機
  • 三葉3.87公尺徑螺旋槳
  • 41,164千瓦特(55,202匹馬力)
船速 22節(41公里每小時)
續航力 5,000海里(9,300公里)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
定員 1171人
武器裝備
裝甲

巴伐利亞號戰艦[a](德語:SMS Bayern[b])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巴伐利亞級無畏戰艦首艦。它於1915年2月下水,至1916年7月交付使用,但已趕不及參加日德蘭海戰。其主炮由分布在四座雙聯裝炮塔內的八門380毫米炮組成,較之前國王級的十門305毫米炮有了顯著改進。[c]該艦原計劃將與三艘姊妹艦共同構建公海艦隊第四戰列分艦隊的核心。然而,這其中僅有巴登號一艘艦得以完工;另外兩艘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被取消,因為生產需求轉向了U艇的建造。

巴伐利亞號是在戰爭中期才投運英語Ship commissioning,服役時間有限。它參加的首次行動是1916年8月18日至19日,即入役的一個月後奉命跟隨艦隊向北海推進,但無功而返。該艦還參與了里加灣阿爾比恩行動,然而在1917年10月12日,當德國發動進攻後不久,巴伐利亞號即觸雷受損,不得不撤回維修。一戰結束後,它於1918年11月與公海艦隊的大部分成員一起被扣押至斯卡帕灣。1919年6月21日,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作為被扣押的艦隊指揮官,下令全數鑿沉艦隊,巴伐利亞號於14:30沉沒。至1934年9月,其艦體被打撈上岸,並拖往羅塞斯[d]報廢拆解。

設計

巴伐利亞號的裝甲布局;數字表示每個區域的裝甲厚度(毫米)

巴伐利亞號的水線長度為179.4公尺,全長為180公尺。它有30公尺的舷寬吃水深度介乎於9.3公尺至9.4公尺之間。常規排水量為28530噸,而在全作戰負載時,最大排水量可達32200噸。巴伐利亞號在九個水密鍋爐艙內配備了14台舒爾茨-桑尼克羅夫特式(Schulz-Thornycroft)細管徑三鍋筒水管鍋爐,除最前部一排3台鍋爐為燃油爐外,其餘11台均為油-混燃爐。由3套帕森斯英語C. A. Parsons and Company衝動式齒輪減速蒸汽輪機驅動的三葉螺旋槳直徑為3.87公尺[e]。其額定功率為34521匹軸馬力(26000千瓦),並曾在試航中達到過55202匹軸馬力的最大功率。艦隻的最高速度為22(41公里/小時),[3]可攜帶多達3400噸燃煤和620噸重油。這使得它可以12節(22公里/小時)的速度巡航5000海里(9300公里)。[4]

該艦隻是首個裝備有八門380毫米口徑主炮的德國軍艦。它們分布在四座Drh LC/1913型雙聯裝炮塔中:艦頭和艦尾各有兩個超射轉台。[5]它的副炮系統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包括十六門150毫米口徑速射炮、六門88毫米口徑高射炮和五具600毫米口徑水下魚雷發射管——其中艦首一具,側舷各兩具。在入役後,它共可搭載42名軍官和1129名士兵作為船員。艦身配備有170-350毫米厚的裝甲帶,而甲板裝甲的厚度為60-100毫米厚。前司令塔也受重型裝甲保護,兩側分別為400毫米厚和塔頂為170毫米厚。而各主炮塔兩側也有350毫米厚,塔頂為200毫米厚。[6]

服役歷史

巴伐利亞號在1912年訂購時的臨時代號為「T」,[3]它是根據同年通過的第四部暨最後一部德國海軍法而建造的。[7]工程於基爾的霍瓦茲船廠英語Howaldtswerke-Deutsche Werft船塢展開,建造序列號為590。艦隻是在1913年進行龍骨架設並於1915年2月18日下水。經過舾裝和海試後,艦隻於1916年7月15日正式服役,距離日德蘭海戰晚了一個半月。[3]巴伐利亞號奉命加入了公海艦隊第三戰列分艦隊。該艦本可用於是次行動,[8]但其船員主要由新近退役的洛林號戰艦船員所組成,[9]因此給予休假。[8]它共花費了德意志帝國政府4900萬金馬克[3]巴伐利亞號是稍晚投入服役的巴登號的其中一艘姊妹艦。同船級的另外兩艘艦隻,薩克森號符騰堡號則在各自完工之前被撤銷。[6]在巴伐利亞號入役後,其艦長海軍上校英語Kapitän zur See馬克斯·哈恩(Max Hahn)。而恩斯特·林德曼,這位唯一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具有實戰經驗的俾斯麥號戰艦艦長,也曾在巴伐利亞號擔任無線電報務員。[9]早在1916年5月25日,巴伐利亞的最後一任國王路德維希三世曾率先登艦檢閱。而在同年8月7日至16日,巴伐利亞號還曾短暫擔任過公海艦隊的旗艦[10]

賴因哈德·舍爾上將制定的1916年8月19日行動英語Action of 19 August 1916中,第一偵察集群,這個由公海艦隊的戰鬥巡洋艦大巡洋艦)組成的偵察部隊,將對北海桑德蘭沿岸的城鎮實施炮擊,試圖引誘和摧毀由戴維·貝蒂中將率領的戰鬥巡洋艦編隊。但由於毛奇號馮·德坦恩號是在日德蘭海戰後仍可處於戰鬥狀態的僅有的兩艘德國戰鬥巡洋艦,因此有另外三艘無畏艦被分配至部隊參與行動,分別為巴伐利亞號、以及兩艘國王級戰艦藩侯號大選帝侯號賴因哈德·舍爾上將和公海艦隊的其餘15艘無畏艦則拖後及提供掩護。[11]但英國人已事先破譯了德國人的計劃,並派出大艦隊應戰。在19日14:35分,舍爾收到了大艦隊逼近的警告,他並不願意在難分伯仲的日德蘭海戰後僅11周便又與整個大艦隊交戰,於是下令全體艦隊掉頭撤回德國港口。[12]另一次涉足北海的行動是隨後於10月18-20日,而德國艦隊也再度沒有遭遇任何英國海軍力量。[8]

阿爾比恩行動

巴伐利亞號識別繪圖

在1917年9月上旬,繼德國攻克俄國港口里加後,德國海軍決定驅逐仍殘留在里加灣俄國海軍力量。為此目的,海軍司令部的行動計劃是奪取波羅的海島嶼薩雷馬島,尤其是奪取瑟爾韋半島的俄國炮台[13]9月18日,一次海陸空聯合進攻行動受命出發,以占領薩雷馬島及穆胡島。海軍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由旗艦毛奇號率領的公海艦隊第三戰列分艦隊。第四分艦隊包括四艘國王級戰艦,並在此時加入了巴伐利亞號。第五分艦隊則由五艘皇帝級戰艦組成。連同九艘小巡洋艦、三艘魚雷艇編隊和幾十艘水雷艇,整個出戰規模約為300艘艦船,並有超過100架飛機和6艘飛艇提供空中支援。共有約24600名官兵參與此次入侵。[14]抗擊部隊的力量則包括原俄國的前無畏艦光榮號太子號裝甲巡洋艦巴彥號馬卡羅夫將軍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Admiral Makarov蒂亞娜號,26艘驅逐艦,以及若干魚雷艇和炮艇。而薩雷馬島的駐軍人數約為14000人。[15]

行動開始於10月12日,當毛奇號、巴伐利亞號和國王號開始轟擊塔加拉赫灣英語Tagalaht的俄國岸基炮台。同時,皇帝級戰艦用於攻擊瑟爾韋半島的炮台,目的是穩固穆胡島希烏馬島之間的航道,這將封鎖俄國艦隻在海灣的唯一退路。然而,巴伐利亞號在行動中的作用卻打了折扣,這是因為當它移動至預定海域的射擊陣位時於5時07分撞上了敵方水雷[15]爆炸造成1名下士及6名水兵死亡,艦內進水1000噸並導致艏樓下沉2公尺。[8][16]儘管受到水雷的破壞,巴伐利亞號仍然持續轟擊希烏馬島南端的托夫里角(Cape Toffri)岸基炮台。巴伐利亞號解除陣位的時間為14:00。初步修復於10月13日在塔加拉赫灣進行。[16]這種臨時修復修葺被證明無效後,巴伐利亞號不得不撤回基爾進行大修,回程共耗時19天。[15]大修從11月3日一直持續至12月27日,[8]期間艦首的魚雷發射艙設備被移除並密封了魚雷發射口。該艙室則變成了一個額外的水密艙[6]四門88毫米口徑高射炮也在維修時獲得加裝。[8]

在戰場一側,兩艘國王級戰艦和一些小型艦隻於10月16日被派往裡加灣與俄國戰艦交戰。次日,國王號和王儲號開始與俄國戰艦正面交鋒,其中國王號與光榮號決鬥,而王儲號則同時向光榮號和巴彥號開火。俄羅斯艦隻被擊中數十次,直至10時30分由俄國海軍總司令、海軍上將米哈伊爾·巴希雷夫英語Mikhail Bakhirev下令撤退。光榮號由於受損嚴重無法逃脫,但它被俄方鑿沉,同時船員被疏散至另一艘驅逐艦。[17]至10月20日,海軍行動有效結束,俄國艦隊遭摧毀或被迫撤退,而德國軍隊則成功控制里加灣諸島。[18]

後續行動

巴伐利亞號駛往斯卡帕灣的插畫

在重返艦隊後,巴伐利亞號被委任至北海負責保障工作。[8]在1917年末,海軍上將舍爾開始以輕型水面部隊在英國與挪威之間的北海航道進行運輸隊反護航突襲。其結果是,皇家海軍不得不增加一個戰列分艦隊為運輸隊護航,這便出現了舍爾所期望的分離和殲滅大艦隊主力的機會。舍爾聲稱「成功襲擊這樣的護航編隊不僅會造成大噸位下沉,它還將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勝利,並會…迫使英國派遣更多的軍艦至北海海域」。[19]舍爾為籌備這次突襲計劃制定了嚴格的無線電通信要求,這將防止英國截獲和破解德國情報,而這在此前一直是英方的一個具有顯著優勢的能力。行動要求希佩爾的戰鬥巡洋艦在4月23日攻擊運輸隊及其護航艦,而公海艦隊的戰艦則拖後準備提供支援。[19]

4月22日,巴伐利亞號與其它德國艦隊在威廉港外圍的席爾利希德語Schillig集結,並在次日清晨6:00出發。大霧迫使德國人停留在他們的防守雷區範圍內達半小時之久。[19]希佩爾的部隊於4月24日來到距離挪威埃格羅亞英語Eigerøya以西60海里處。儘管成功抵達運輸隊航道而未被發現,但行動還是由於錯誤的情報而失敗。根據U艇向舍爾的報告指出,運輸護航隊會在每周初及周中出航,然而事實上西行船隊已於22日星期二離開卑爾根,而東行船隊則在24日周四才從蘇格蘭梅西爾出發。結果,沒有任何船隊可供希佩爾襲擊。[20]

就在同一天,毛奇號的一隻螺旋槳脫落,並對動力裝置造成嚴重破壞和進水2000噸。毛奇號被迫打破無線電的靜默以報告艦體情況,這驚動了皇家海軍的大艦隊。[20]貝蒂中將遂率領31艘戰艦和4艘戰鬥巡洋艦出擊,但已來不及攔截撤退的德國人。德國人已於4月25日較早時候抵達自己的防守雷區,但毛奇號還是在距離黑爾戈蘭島約40海里處被E42號潛艦英語HMS E42發射的魚雷擊中。毛奇號最終順利返回港口。[21]

結局

巴伐利亞號在斯卡帕灣下沉

從9月23日至10月初,巴伐利亞號擔任第三戰列分艦隊的旗艦,受海軍中將胡戈·克拉夫特(Hugo Kraft)指揮。[22]巴伐利亞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不久曾被納入公海艦隊「死騎」命令的一部分。其中公海艦隊將由威廉港基地全體出動尋找大艦隊主力決戰。舍爾,作為此時海軍部總參謀長,意圖不惜一切代價重創英國海軍,以為德國取得更好的談判地位。[23]

而當艦隊在威廉港完成集結後,一些厭戰船員開始騷亂。[24]1918年10月24日,從威廉港啟航的命令正式下達。自10月28日夜間起,有幾艘戰艦的船員發動兵變,其中第三戰列分艦隊的三艘艦船拒絕起錨圖林根號黑爾戈蘭號甚至在船上發生破壞行為。在這次公開叛亂面前,啟航的命令被取消。[25]為了試圖壓制兵變,戰列分艦隊被分散。[24]其中巴伐利亞號連同第3分艦隊的其餘艦隻被遣往基爾。

隨著德國在1918年11月有條件投降,公海艦隊的大部分艦隻被扣押在斯卡帕灣的英國海軍基地。[26]巴伐利亞號也被列入扣押名單,將被移交。1918年11月21日,被扣押的艦隻在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的指揮下,從它們的德國基地開始最後一次航行。艦隊先與加迪夫號輕巡洋艦英語HMS Cardiff (D58)會合,再在由370艘英國、美國法國軍艦組成的大規模聯隊的監督下,開往斯卡帕灣。[27]

在落實《凡爾賽條約》的談判過程中,艦隊一直被扣押。羅伊特少將相信英國方面將在6月21日談判到期而無法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會於當日夜間強行奪取扣押的德國軍艦,遂不知該期限已被延長至23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他決定率先鑿沉己方艦隻。6月21日上午,英國艦隊離開斯卡帕灣進行訓練演習;11時20分,羅伊特向全體德國軍艦下達了他的命令。[28]巴伐利亞號於14時30分沉沒。其後又於1934年9月1日被打撈上岸,並在次年拖至羅塞斯拆解。巴伐利亞號的艦鐘最終被交還給聯邦德國海軍,至今仍在基爾峽灣俱樂部(Kiel Fördeklub)內保存。[6][f]

註解

  1. ^ 譯名參考自《世界近代戰艦史》。[1]
  2. ^ 「SMS」為「Seiner Majestät Schiff」,即「陛下之艦」的縮寫;「Bayern」則為巴伐利亞的德文稱謂。見:Volkert & Bauer,第5頁。
  3. ^ 380毫米口徑炮可發射750公斤的炮彈,而305毫米口徑炮僅可發射405公斤的炮彈。巴伐利亞號全部八門主炮的舷側重量達6000公斤,而國王號全部十門主炮的舷側重量僅為4050公斤。見:Gardiner & Gray,第140頁。
  4. ^ 譯名參考自《世界地名翻譯大辭典》。[2]
  5. ^ 帕森斯在德國經營有名為「Turbinia」的分支機構,負責為德國海軍及商用航運公司供應英制渦輪機。見:Weir,第95頁。
  6. ^ 艦鐘的確切歸還時間已不可考,但很有可能是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中之間的某個時期。英國政府於1959年5月28日歸還了興登堡號的艦鍾,而德夫林格號腓特烈大帝號的艦鍾則是在1965年8月30日歸還。見:Gröner,第26, 57頁。

參考資料

引用
  1.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戰艦史,第132頁
  2. ^ 周定國,第825頁
  3. ^ 3.0 3.1 3.2 3.3 Gröner,第28頁.
  4. ^ Staff,第40頁.
  5. ^ Hore,第70頁.
  6. ^ 6.0 6.1 6.2 6.3 Gröner,第30頁.
  7. ^ Herwig,第81頁.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Staff,第43頁.
  9. ^ 9.0 9.1 Grützner,第41頁.
  10.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46頁.
  11. ^ Massie,第682頁.
  12. ^ Massie,第683頁.
  13. ^ Halpern,第213頁.
  14. ^ Halpern,第214–215頁.
  15. ^ 15.0 15.1 15.2 Halpern,第215頁.
  16. ^ 16.0 16.1 Grützner,第48–51頁.
  17. ^ Halpern,第218頁.
  18. ^ Halpern,第219頁.
  19. ^ 19.0 19.1 19.2 Halpern,第418頁.
  20. ^ 20.0 20.1 Halpern,第419頁.
  21. ^ Halpern,第420頁.
  22.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47頁.
  23. ^ Tarrant,第280–281頁.
  24. ^ 24.0 24.1 Massie,第775頁.
  25. ^ Tarrant,第281–282頁.
  26. ^ Tarrant,第282頁.
  27. ^ Herwig,第254–255頁.
  28. ^ Herwig,第256頁.
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