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波蘭語Antoni Grabowski,1857年6月11日—1921年7月4日於華沙)是一名波蘭工程師,他也是首批世界語詩人,被稱為「世界語詩歌之父」。

教育和職業

他出生不久之後他父母搬家到托倫(Toruń)。由於家庭貧窮,安東尼必須在初中畢業之後開始工作。安東尼具有強烈求知心,並在上班的同時準備高中入學考試,並以高分通過。在多輪市的高中Nikolaus Kopernikus裡,他的知識水平比同學高,並跳兩次級。

1879年開始,安東尼家庭的經濟情況有好轉。高中畢業後,他在布雷斯勞大學布雷斯勞大學(現弗羅茨瓦夫大學)攻讀哲學化學。他在今屬於波蘭捷克的各種地方進行化學工程師實習,最後在離莫斯科北部250公里的紡織品工廠當廠長。

與此同時,他繼續從事化學研究。他的發現和技術上的創新使他在歐洲學術界中成名。最後,他被調到波蘭文術語委員會,他負責創製波蘭文的化學術語。 幾年後,在1906年,他的Słownik chemiczny(化學詞典)問世,是波蘭文的第一部化學詞典。

世界語和文學

在他念大學期間,安東尼·格拉博夫斯基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加入了「斯拉夫文學社」 (波蘭語Towarzystwo Literacko-Słowianskie)。但是,安東尼的興趣並不限於波蘭文,他除了母語之外還學了26國語言,其中有9種講得非常流利,15種可以看懂。一個學了那麼多種語言的人對「世界性語言」的概念也有興趣,這也不足為奇。

當時充當國際語言角色的是沃拉普克語,所以格拉博夫斯基就學習這種語言。但是當他拜訪約翰·馬丁·施萊耶爾(沃拉普克語的作者)時,他發現即使施萊耶爾也不能流利地講這一語言。看來這種語言不適合日常使用,最後兩人彼此用德語交談。在這次的失望後,格拉博夫斯基放棄了他在沃拉普克語上的工作,但是他沒有放棄國際人造語言的想法。

1887年,他學習了同年出版的路德維克·柴門霍夫的小冊子「世界語言:語法和課本」(Dr-o Esperanto. Internacia Lingvo. Antaŭparolo kaj plena lernolibro),書中柴門霍夫提出了自己的語言,這一語言很快以「世界語」(Esperanto)的名字為人們所熟知。格拉博夫斯基對於世界語的透明結構和可快速掌握的表達方式印象深刻。他去華沙拜訪柴門霍夫,進行了世界語的首次口頭交談。

正如柴門霍夫一樣,格拉博夫斯基理解文學對語言發展的重要影響,特別是對於世界語,當時它正從一個語言計劃變為一門生活所有領域均可用的語言。格拉博夫斯基已經在做這方面的工作:1888年,他出版了譯作《雪暴》(Der Schneesturm,普希金著),接著,1889年,他的譯作《兄弟姐妹》(Die Geschwister歌德著)第一次出版。

1890年代初,格拉博夫斯基對世界語擴散的緩慢速度感到不滿並指出,世界語不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有許多缺陷,必須加以修正。但是,在1894年舉行的投票中,他仍然反對一切改革並從此以後堅決支持世界語的基本原則,所謂Fundamento de Esperanto

格拉博夫斯基是1904年建立的華沙世界語協會和1908年發展出來的波蘭世界語協會的長期主席。 在同一年,他成為世界語學院(Akademio de Esperanto)語法單位的領導,發表關於世界語的論文並舉辦世界語課程。

1908年到1914年中,格拉博夫斯基主管華沙一些學校的首次世界語課程。在1908年的一篇文章中,他描述了世界語作為語言學習入門的特別適宜性(見世界語的初步教育價值)。其中,他用具體例子顯示了先學習世界語對法語拉丁語學習的改善程度(這一主張對於那時的大眾是不可想像的)。

1913年出版的詩集《來自民眾的詩壇》(El Parnaso de Popoloj)包括了116首詩,這些詩代表30多個文化和民族。其中6首是格拉博夫斯基自己創作的,其餘110首是他從其它語言翻譯過來的。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格拉博夫斯基和逃亡俄羅斯的家人分開。他生病了,並孤獨地回到了華沙。在這個時候,他把亞當·密茨凱維奇的史詩《塔杜施先生》翻譯成世界語。這部史詩的精確翻譯工作發揮了世界語的潛在能力,證明了世界語可以成為高級文學作品的寫作語言,促進了以後世界語詩詞寫作的發展。

格拉博夫斯基開始患心臟病,但由於他處於貧困中,付不起醫療費用。戰爭結束後,當他家人回到華沙時,他身體消瘦了許多。儘管如此,他還繼續從事世界語方面的文學工作,一直到他1921年因心臟病發作而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