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行友
孫行友 | |||||
---|---|---|---|---|---|
官員 | |||||
義武軍節度使 | |||||
時代 | 五代十國→北宋 | ||||
主君 | 孫方諫→郭威→郭榮→郭宗訓→趙匡胤 | ||||
姓 | 孫 | ||||
名 | 行友 | ||||
姓名 | 孫行友 | ||||
出身地 | 唐朝 | ||||
出生 | 唐朝天復二年(902年) 唐朝莫州清苑 | ||||
逝世 | 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 北宋汴京(今開封) | ||||
| |||||
孫行友(902年—981年),後晉、契丹、後漢、後周、北宋武將。
生平
早期生涯
孫行友是莫州清苑人,世代務農。定州西二百里在前往易州的道路中間有狼山,以前有城堡,邊民靠它躲避邊寇。山中蘭若寺的尼姑孫深意是孫行友的族人,有妖術惑眾。孫行友與兄孫方簡自稱是她的侄子,稱她為姑師,不喝酒吃肉,侍奉她很謹慎。深意坐化後,孫行友愈發以為她是神,於是用她的道術點燃香燈,漸漸聚集了眾多百姓。[1][2]
效力後晉
開運三年(946年)四月,因後晉出帝與契丹絕交,邊州困於轉輸,賦役煩重,盜賊橫行,邊民往往投靠孫方簡,推他為帥。孫方簡、孫行友率鄉里豪健據寺為寨以自保,擊敗契丹,依附他們的人越來越多,達到千餘家。孫方簡上表歸附朝廷,朝廷以孫方簡為邊界游奕使,孫行友為副使。[1][2][3]
效力後漢
契丹滅晉後,授孫方簡義武軍節度使,孫行友易州刺史,不久以耶律忠代任孫方簡,孫方簡不受命,率眾回到狼山。後漢初年,契丹毀定州城,孫方簡又率眾回到定州,上表投靠後漢,奏請授孫行友易州刺史,另一弟孫行義泰州刺史,[1]成掎角之勢,每次契丹入寇,各軍鎮都閉營坐視,契丹一無所得,[2]也害怕孫氏兄弟。[4]
孫行友曾遣都校王友遇在石河巡察,與契丹遭遇,殺百餘騎,又曾俘獲契丹所任的刺史蔡幅順、清苑令王璉。乾祐年間,契丹又來犯邊,孫行友抵禦之,俘殺數百人。乾祐三年(949年)十一月,鎮、定二州奏稱契丹入侵,樞密使郭威奉命北征,孫行友在路上獻上自己俘殺的人馬求見,且請求為其效力,郭威於是厚加賞賜,留他在軍中。[2]
效力後周
郭威建立後周后,孫方簡為避郭威父郭簡諱,改名孫方諫。孫行友屢次上言偵得契丹軍情,請求以三千勁兵乘間平定幽州,於是八月,後周遷孫方諫為鎮國軍節度使,以孫行友為義武軍留後。[5][6][7]孫氏兄弟子侄有多人在內廷任職。顯德元年(954年)正月,孫行友正授為義武軍節度使。[1][8][9]七月,周世宗親征北漢回朝,加孫行友檢校太傅。[10]六年(959年)二月,世宗下詔北征,命孫行友守御西山路。五月,孫行友攻下契丹的易州,生擒其刺史李在欽獻上。[2][11][12]
六月,世宗崩,周恭帝繼位。八月,孫行友由檢校太保加檢校太傅,進階爵。[13]
效力北宋
北宋初,加同平章事。深意的信徒越來越多,禁止不住,孫行友不安,屢次上表請求辭職回狼山,下詔不允。孫行友害怕,於建隆二年(961年)八月轉移倉庫,召集丁壯,繕治兵甲,想拋下子女回到狼山據寨叛宋。兵馬都監藥繼能秘密上表其事,宋太祖遣閣門副使武懷節騎馬會合鎮州、趙州的軍隊,自稱巡邊,直入定州城,孫行友沒有察覺。武懷節拿出詔書給孫行友看,命令他全族入朝,孫行友倉促聽命。到後,宋太祖命侍御史李維岳去他家訊問,得到實情,下詔切責,削奪從前官爵,囚禁在家,[14]處決其部下數人,遣使騎馬去狼山,毀了狼山佛寺,將深意的屍體運回京城在西北隅焚毀。[15]孫行友的弟弟易州刺史孫方進、兄子保塞軍使孫全暉都到宮門前待罪,太祖下詔放過他們。[1][2][16]
建隆四年(963年)秋,太祖下詔免除對孫行友的禁錮。不久,因郊祀恩澤天下,起用孫行友為右能武軍將軍。乾德二年(964年),遷右監門衛大將軍,又改左能武軍大將軍。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卒,贈左衛上將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