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孔休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孔休源(469年—532年),字慶緒會稽郡山陰縣(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南朝齊南朝梁官員、學者,孔子三十二代孫。

孔休源曾祖孔遙之劉宋尚書水部郎。南朝齊廬陵王記室參軍孔珮[1]的兒子。十一歲喪父,居喪盡禮,每見父手所寫手跡,一定慟哭流涙。師事吳興郡沈驎士[2]學習經學,略通大義。497年(建武四年),秀才太尉徐孝嗣見他的對策,激賞為「足稱王佐之才」。孔休源與王融相友善,王融把他推薦給竟陵王蕭子良,為西邸學士。502年(中興二年),蕭衍擔任梁公,孔休源與南陽劉之遴為太學博士。孔休源初到建康,住在同宗少府卿孔登家中。以祠事入廟,見到侍中范雲,得到褒賞。後范雲乘輿至少府門拜訪,孔登以為拜訪自己,便拂筵整帶,范雲沒有見孔登,只和孔休源終日高談,同載還家。

孔休源在南朝梁臨川王蕭宏府中任行參軍。武帝蕭衍吏部尚書徐勉詢問一位有學藝、解朝儀的人物,充當尚書儀曹郎的人選,徐勉推薦孔休源。武帝即日任命孔休源兼任尚書儀曹郎中。當時禮樂制度多改革,每每求訪前事,孔休源憑記憶隨機斷決,沒有逡巡遲滯。吏部郎任昉稱他為「孔獨誦」。

孔休源轉任建康獄正。後來再任中書舍人,臨川王蕭宏屬下司徒府記室參軍,轉任尚書左丞。當時,太子詹事周捨編纂《禮疑義》,採集自漢魏至齊梁的禮學疑義。孔休源所有上奏議論,都加以收錄。孔休源擔任給事黃門侍郎,兼御史中丞。出任少府卿,兼行丹陽尹事。514年(天監十三年),在晉安王蕭綱屬下擔任宣惠府長史、南郡太守、行荊州府州事。武帝命幼年的蕭綱師事孔休源。515年(天監十四年),始興王蕭憺代蕭綱駐守荊州,孔休源以南郡太守、行府州事,在蕭憺屬下擔任鎮右府長史。他在荊州有治績,受位通直散騎常侍、領羽林監。轉任秘書監,受號明威將軍。普通年間,在晉安王蕭綱屬下擔任雲麾府長史、南蘭陵郡太守,行南徐州事。

召回建康,擔任太府卿,改為都官尚書。不久,兼太子中庶子。526年(普通7年),臨川王蕭宏去世,武帝與群臣議論代替蕭宏出任揚州刺史的人選,貴戚王公都想出任,武帝以孔休源為宣惠將軍、監揚州。530年(中大通二年),加授金紫光祿大夫,監揚州如故。在揚州白天決裁訴訟,夜晚通覽古典。武帝出外巡幸,常以留守國事委任給他。

531年(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蕭統去世,武帝有敕夜召孔休源入宴居殿,與群公議論,推立晉安王蕭綱為皇太子。532年(中大通四年)五月,孔休源得病去世。享年六十四歲。追贈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諡號貞子。孔休源搜集書籍七千卷,自行校勘。他的上奏、議論、彈劾文,一共十五卷。

注釋

  1. ^ 據《梁書》孔休源傳,《南史》孔休源傳作「佩」。
  2. ^ 據《梁書》孔休源傳,《南史》孔休源傳作「麟士」。
  3. ^ 據《梁書》孔休源傳,《南史》孔休源傳作「雲章」。
  4. ^ 據《梁書》孔休源傳,《南史》孔休源傳作「宗範」。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梁書/卷36》,出自姚思廉梁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南史/卷60》,出自李延壽南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