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孑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生物地理學古生物學中,孑遺殘存殘遺殘留,是指某一地質年代很普遍或非常多樣化的生物群類群,後來幾乎滅絕,現僅殘留的個別分子或此現象[1]。孑遺的物種稱為孑遺種,孑遺的稱為孑遺屬,孑遺的生物則稱孑遺生物。

孑遺種(relict species)又稱殘存種,狹義上指的是因新生代第四紀發生了多次冰川活動,地球北方物種擴張領域至現代溫暖地帶,當冰川活動結束或後續地殼變動,其分布縮減至孤立地區形成孤立族群,大多數或全部其他親緣類群族群卻滅絕,只剩這些少數孤立族群繼續生存演化,而保存至今的古老物種。由於長時期演化的結果,現今的孑遺種與其遠古時期原初物種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廣義上的孑遺生物包含了任何遠古時代就存在,而現今仍有殘存族群的生物,其中包含了活化石;在其漫長的演化史中,經歷了一次或數次滅絕事件,大部分族群已滅絕,僅剩稀少殘存而地理孤立的族群,但不應包括仍廣泛大量存在的活化石(例如蟑螂蜻蜓)。

分型

孑遺種常分為兩個類型[1]

  • 分類學孑遺種:系統發生古老且多樣性的類群,而現代種系孤立的類群或現存種。
  • 地理學孑遺種:歷史上分布廣泛,而現在分布區狹窄且演化歷史較長的類群或其後代。

狹義上的孑遺植物

狹義上的孑遺動物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Zhao, Wanyi; Liu, Zhongcheng; Wang, Lei; Fan, Qiang; Liu, Jia; Liao, Wenbo. The endemism and relict property of spermatophyte flora of the Luoxiao Mountains. Biodiversity Science. 2020-07-20, 28 (7): 854. doi:10.17520/biods.201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