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奧拉西奧·基羅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奧拉西奧·基羅加
出生(1878-12-31)1878年12月31日
薩爾托, 烏拉圭
逝世1937年2月19日(1937歲—02—19)(58歲)
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
死因使用氰化物自殺
國籍烏拉圭
配偶(1909–1915), (1927–1934)
兒女Eglé Quiroga (1911), Darío Quiroga (1912), María Elena Quiroga (1928)

奧拉西奧·西爾韋斯特雷·基羅加·福特薩(西班牙語:Horacio Silvestre Quiroga Forteza,1878年12月31日—1937年2月19日)烏拉圭劇作家、詩人、短篇小說家。基羅加的短篇小說以叢林為背景,用超自然和怪誕來反映人和動物為了生存的掙扎。他也擅長描寫精神疾病幻覺[1]某些評論家認為,這一技能得益於他對埃德加·愛倫·坡的學習[2]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作家比如加布里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後現代超現實主義作家比如胡里奧·科塔薩爾身上,也能見到基羅加的影響[3]

早年

奧拉西奧·基羅加生於烏拉圭的薩爾托[4]。在家中排行第六,是普魯登西奧·基羅加和帕斯托拉·福特薩的第二個兒子。這是一個中產家庭,基羅加降生時,他的父親已當了十八年的阿根廷駐烏拉圭副領事。基羅加剛剛兩個半月時,他父親擺弄獵槍時因走火身亡[5]

Training and travels

Quiroga in 1897.

基羅加在蒙德維的亞的國家學院就讀,還曾在綜合理工學院接受技術訓練。他興趣廣泛,對文學、化學、攝影、機械和鄉村生活都很喜好。大約在此時,他創立了薩爾托自行車俱樂部,並且從薩爾托騎行到了120公里之外的派桑杜。也是在此時,基羅加再修理店工作,在店主兒子的影響下,基羅加開始對哲學發生興趣。22歲的基羅加開始對詩歌感興趣,讀到了愛倫·坡利奧波多·盧貢內斯的詩,他後來和後者成了好朋友。這段時間他嘗試了多種詩歌表達方式,包括後浪漫主義,象徵主義和現代主義。

1898年狂歡節期間,基羅加結識了Mary Esther Jurkovski,但姑娘的猶太父母堅決反對這段關係,因為基羅加是一個,這對情侶被迫分手。這段感情催生了基羅加的兩部重要作品《被屠殺者》和《愛的季節》 。1899年基羅加再故鄉創辦了雜誌 Revista de Salto (1899).同年,他的繼父自殺身亡,基羅加目擊了這一慘劇。繼承了遺產之後,他到巴黎旅行了四個月。

「對《快樂的科學》的思考」和早期作品

巴黎旅行歸來,基羅加和他的朋友Federico Ferrando, Alberto Brignole, Julio Jaureche, Fernández Saldaña, José Hasda and Asdrúbal Delgado一起創辦了「對《快樂的科學》的思考」這一文學組織,進行試驗性的寫作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文學目標。1901年基羅加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珊瑚礁》,但出版的喜悅難掩他的表兄弟Prudencio and Pastora因傷寒去世。另一件不幸的事也發生了,他的朋友Federico Ferrando收到記者Germán Papini的評論,發起決鬥。基羅加擔憂朋友安全,就檢驗朋友要用的槍,檢驗時不慎走火,費蘭多被槍擊身亡。警察拘捕了基羅加,四天後事件被確認為意外,基羅加被釋放。被悲傷和負罪感縈繞的基羅加解散了文學組織,從烏拉圭回到了阿根廷。他和姐姐瑪莉亞住在一起。基羅加的姐夫幫他找到了一份教師的工作。1903年3月,他北任命為布宜諾斯艾利斯英國學校的卡斯蒂利亞語教授。

前往查科和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

1903年6月,已經是有經驗的攝影師的基羅加和自己的朋友利奧波多·盧貢內斯參與了阿根廷教育部組織的探險,調查Misiones省的基督教傳教遺址。Misione省的叢林帶給基羅加強烈的震撼,也縈繞了他的後半生。他花費了六個月和自己剩餘的遺產在查科省種植棉花。這一計劃失敗了,但基羅加的鄉村生活因此而豐富,他更加了解鄉野人民和文化,他的寫作風格也隨之有所改變。回到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後,基羅加滿懷激情開始寫短篇小說。1904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說集《他人的罪惡》,這部短篇小說集深受愛倫·坡的影響。基羅加從不介意早期作品和愛倫坡的相像,並且終生都常提到愛倫坡是自己的第一位和主要的老師。

之後的兩年基羅加專心創作短篇小說。大部分是鄉野恐怖故事,也有一些給兒童寫的故事。1907年他最著名的恐怖故事《羽毛枕頭》刊登在阿根廷著名的雜誌《面孔與面具》上。該雜誌接連刊登了基羅加的八篇小說。基羅加逐步聲名鵲起,有了數以千計的讀者。

愛情與叢林

1906年基羅加決定回到自己熱愛的叢林。利用政府對叢林利用的支持,他和文森特·貢扎波一起在上帕拉納河畔買下了185公頃的土地。1908年冬天他移居到那裡。基羅加愛上了自己的學生,因此創作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基羅加對這段感情的堅持讓女生的父母最終允許兩人結婚並且允許他們到叢林中生活。但女生的父母始終擔憂叢林的危險,最後也住到了叢林中離基羅加不遠的地方。 1911年安娜·瑪莉亞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同年基羅加開始和朋友一起種田。他被任命為和平法官,但這一職位很不適合健忘、隨性的基羅加。

次年基羅加的第二個兒子降生,基羅加親自教育自己的孩子。讓他們經歷各種危險,鍛鍊他們應對困難。甚至把他們放到叢林裡一個晚上,還曾讓他們坐在懸崖邊上,雙腿懸空。他教女兒養野生動物,教兒子用獵槍,騎自行車和用獨木舟。他的孩子們並未反對,還很開心,但他的妻子頗受驚嚇,乃至絕望。基羅加的小說《兒子》(1935)就取材於這一段經歷。

1912年到1915年間,基羅加已經是個熟練的棉花種植者了,他繼續自己的探索。開始種橘子、挖煤,製造樹脂。同時他也獵取和馴養野生動物。他的創作達到高峰期, Fray Mocho de Buenos Aires上發表了多篇以叢林為背景的小說,深受讀者歡迎。在不斷的爭吵後,安娜·瑪莉亞服下了氯化汞自殺。在經歷了八天的痛苦之後,安娜·瑪莉亞死於基羅加懷中,安娜的死亡讓基羅加和他的兩個孩子陷入絕望之中[6]

布宜諾斯艾利斯

這一慘劇讓基羅加和孩子離開叢林,回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在朋友的幫助下,在烏拉圭領事館工作。1917年基羅加帶著兒女住在地下室中,處理著外交官事務的同時,繼續創作短篇小說。在Manuel Galvez的建議下,他出版了短篇小說集《愛情、死亡的故事》,獲得讀者和評論界一致歡迎,奠定了他拉丁美洲短篇小說大師的地位。第二年,他搬到小公寓住,出版了《叢林故事》獻給自己的孩子。

1919年他獲得了提升,也出版了新的短篇小說集《被屠殺的人》。次年他和阿根廷、烏拉圭的一批知識分子創建了阿納孔達社。他唯一的劇本也在次年完成。1922到1924年間,基羅加擔任駐巴西文化參贊,並且出版了自己的新書「被拋棄的」。他還曾試著寫影評和電影劇本。

新的愛情與結婚

正在修理獨木舟的基羅加,攝於1926年

不久,基羅加回到Misiones。他愛上了Ana María Palacio。他想說服姑娘的父母讓她來到叢林生活。對方堅決拒絕了這一請求,這促成了基羅加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失去的愛》。1927年基羅加決定馴化野生動物,同時出版自己最新的短篇小說集《流放者》。他愛上了自己女兒的同學María Elena Bravo,兩人於當年結婚。

風格

基羅加在寫動物時,能極為自然地把動物人格化。他筆下的動物都極具人性,不僅能與人交流感情,還有是非觀念和道德儀式。如《巨龜》和《盲鹿》中的巨龜和小鹿,都展示了人和野生動物之間相互幫助的感人情景。看上去像童話的《虎孩》一篇中,則通過描繪天真無邪的孩子被社會的偏見和誘導逼成了野獸,揭示了社會的黑暗。《野蜂蜜》和他視為得意之作的《蟒蛇阿娜孔達》則呈現了叢林的恐怖[5]

主要作品

  • 珊瑚礁 (詩集, 1901)
  • 別人的罪行(1904)
  • 羽毛枕頭 (1907)
  • 糾纏不清的愛情的故事Historia de un amor turbio,長篇小說, 1908)
  • 愛情、瘋狂和死亡的故事 (1917)
  • 叢林故事 (1918)
  • 野蠻人(1920)
  • 被屠殺的人Las sacrificadas, 劇本, 1920)
  • 阿娜孔達(1921)
  • 荒野(短篇小說集, 1924)
  • The Beheaded Hen and Other Stories (stories, 1925)
  • 流放者(短篇小說集, 1926)
  • 過去的愛情(長篇小說, 1929)
  • 更遠些 (El más allá,短篇小說集, 1935)

參考文獻

  1. ^ "Horacio-Quirog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 line.
  2. ^ Čadova, Romana. La influencia de Edgar Allan Poe en Horacio Quiroga (PDF). Masaryk University. 2007 [2020-08-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6-16) (西班牙語). 
  3. ^ Del George, Dana (2001). The supernatural in short fiction of the Americas: the other world in the New World.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p. 81. ISBN 0-313-31939-1.
  4. ^ Chang-Rodríguez, R., and Filer, M. (1904). Voces de Hispaneoamérica. Tercera Edición. Boston: Heinle.
  5. ^ 5.0 5.1 基羅加; 劉玉樹 譯. 独粒钻石.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 2. ISBN 7-5016-0169-0. 
  6. ^ Brignol, José. Vida y Obra de Horacio Quiroga. Montevido: La Bolsa de los Libros. 1939: 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