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蘭多夜店槍擊案
2016年奧蘭多夜店槍擊案 | |
---|---|
位置 | 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南奧蘭治大道1912號 |
座標 | 28°31′10.5″N 81°22′36.5″W / 28.519583°N 81.376806°W |
日期 | 2016年6月12日 北美東部時區約上午2:00-5:00(UTC−04:00) |
目標 | 脈衝夜店的LGBT人士 |
類型 | |
武器 | 西格&紹爾MCX半自動步槍 格洛克17半自動手槍 |
死亡 | 50人(包括兇手)[1] |
受傷 | 53人 |
主謀 | 奧馬爾·馬丁[2] |
2016年奧蘭多同性戀夜店槍擊案是發生在2016年6月12日,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一家名為「脈衝」(Pulse)的同性戀酒吧發生的一起大規模槍擊案,共造成包括槍手在內至少50人死亡,53人受傷。[1][3]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二嚴重的一起單一嫌犯大規模槍擊事件,僅次於2017年拉斯維加斯襲擊(不包含兇手在內59人死亡),也是911恐怖攻擊事件之後最嚴重的恐怖攻擊。初步認定行兇者為29歲的美國公民奧馬爾·馬丁(Omar Mateen)。[4]槍手在襲擊前宣稱自己響應IS的伊斯蘭聖戰號召。IS後發表聲明,宣稱對此事負責,並追封奧馬爾為「烈士」。[5][6]
這案件同時牽涉同性戀歧視、槍械管制、極端伊斯蘭主義、境內恐怖主義四大價值觀分化議題,又發生於民主、共和兩黨總統提名戰結束不久之時,兩黨各取對己有利的切入點,美國社會對此案的看法因而大相徑庭。
過程
這場槍擊案的時間發生在奧蘭多當地時間6月12日凌晨兩點,兇嫌奧馬爾·馬丁在犯案前打電話給911,宣布自己效忠於伊斯蘭國領袖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然後持SIG MCX突擊步槍、格洛克17和疑似爆炸物品進入名為「脈衝」的同性戀酒吧開槍行兇,奧蘭多警局的警察趕到與兇手交火。兇手退入酒吧並劫持人質。凌晨5點,防爆突擊隊強攻進入酒吧,與兇手交火,兇手被擊斃,三十多名人質逃生。整個事件已經造成50人死亡,53人受傷。有倖存者稱兇手在開槍過程中高呼「真主至大」。[7][8][5]
犯罪嫌疑人
槍擊案兇手為29歲的美國公民奧馬爾·馬丁,是一名穆斯林,出生於紐約,其父母為阿富汗移民,其父親的口語是帶有普什圖口音的達里語[9]。警方懷疑槍手與伊斯蘭極端宗教組織有關聯,兇手過去也曾自稱和「恐怖組織」有聯繫。[10][11]《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道稱該恐怖襲擊為「獨狼式恐怖襲擊」,沒有證據顯示奧馬爾曾經直接受過IS組織的領導和訓練,而是響應了IS「在各國就地發動聖戰處決卡菲勒」的號召。[12]
奧馬爾的父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兒子行兇的動機並非出於伊斯蘭信仰,而是於數月前在邁阿密看到兩名男子在自己妻兒面前接吻後,感到非常憤怒。[9]
奧馬爾本人疑為一名同性戀者,舊同學指曾邀請他一同到同性戀夜店。在事發夜店的一名表演者表示,他在3年前曾光顧過該夜店,並與另一男子跳舞。他還曾通過常見的同性戀交友應用程式和同性戀者結交。[13][14]
受害者
槍案共造成包括槍手在內至少50人死亡,53人受傷(包括52位平民和1名警官),多名傷者傷勢嚴重,在當地醫院接受手術。[15]事發的夜店距離奧蘭多地區醫療中心僅僅三個街區的距離,大部分傷員均被送往該醫院。[16]
奧蘭多市政府在其官方網站上建立了受害者名單,公布已通知家屬的受害者身份。[17]
受害者姓名和年齡:
- Stanley Almodovar III, 23
- Amanda Alvear, 25
- Oscar A. Aracena-Montero, 26
- Rodolfo Ayala-Ayala, 33
- Alejandro Barrios Martinez, 21
- Martin Benitez Torres, 33
- Antonio D. Brown, 30
- Darryl R. Burt II, 29
- Jonathan A. Camuy Vega, 24
- Angel L. Candelario-Padro, 28
- Simon A. Carrillo Fernandez, 31
- Juan Chevez-Martinez, 25
- Luis D. Conde, 39
- Cory J. Connell, 21
- Tevin E. Crosby, 25
- Franky J. Dejesus Velazquez, 50
- Deonka D. Drayton, 32
- Mercedez M. Flores, 26
- Peter O. Gonzalez-Cruz, 22
- Juan R. Guerrero, 22
- Paul T. Henry, 41
- Frank Hernandez, 27
- Miguel A. Honorato, 30
- Javier Jorge-Reyes, 40
- Jason B. Josaphat, 19
- Eddie J. Justice, 30
- Anthony L. Laureano Disla, 25
- Christopher A. Leinonen, 32
- Brenda L. Marquez McCool, 49
- Jean C. Mendez Perez, 35
- Akyra Monet Murray, 18
- Kimberly Morris, 37
- Jean C. Nieves Rodriguez, 27
- Luis O. Ocasio-Capo, 20
- Geraldo A. Ortiz-Jimenez, 25
- Eric Ivan Ortiz-Rivera, 36
- Joel Rayon Paniagua, 32
- Enrique L. Rios Jr., 25
- Juan P. Rivera Velazquez, 37
- Yilmary Rodriguez Solivan, 24
- Christopher J. Sanfeliz, 24
- Xavier Emmanuel Serrano Rosado, 35
- Gilberto Ramon Silva Menendez, 25
- Edward Sotomayor Jr., 34
- Shane E. Tomlinson, 33
- Leroy Valentin Fernandez, 25
- Luis S. Vielma, 22
- Luis Daniel Wilson-Leon, 37
- Jerald A. Wright, 31
反應
美國國內反應
政治人物
白宮發表了一份聲明,對在槍擊案中的受害者表示哀悼。同時總統歐巴馬要求聯邦政府儘可能協助調查兇案的經過並為受害者與傷員提供幫助[18]。總統歐巴馬發表的演講中多次提到「仇恨行為」和「恐怖行為」等字眼[4][19][20][21]。同時也下令全美國的國旗降半旗以表示對死難者的哀悼[22]。
佛羅里達州州長里克·斯科特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州應急行動中心正在為受害的人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州參議員馬可·魯比奧向這起仇恨、暴力和恐怖事件中,所有失去生命的受害者表示哀悼,並對受傷者祈福[23]。
當時還在參與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黨內參選階段的唐納·川普在推特上稱「如果歐巴馬隻字不提『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就應該下台」[24]。
網路媒體
Facebook首次在美國本土啟動了「報平安」(Safety Check)功能,用戶可以將自己的狀態標識為「安全」以向家人和朋友報平安[25][26]。
Twitter的用戶則使用 #PrayForOrlando 的標籤來串連與事件相關的訊息,或是表達對槍擊事件的哀悼之意。
國際反應
教宗的新聞辦公室發表聲明說:「教宗方濟各與受害者的家庭和所有受傷者一起憐憫與禱告。他與他們一起分擔無法描述的痛苦,並將他們託付給上帝以讓他們得到慰藉。發生在奧蘭多的可怕屠殺及其大量的無辜受害者,已讓教宗方濟各和我們所有人在這謀殺中愚昧與無知的憎恨的新表現前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怖和譴責,痛苦與混亂。」[27]
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艾哈邁德扎伊強烈譴責這次襲擊,並表示「襲擊平民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沒有道理的」。前總統卡爾札伊亦表示,他完全理解美國人民的感受,因為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常對阿富汗發動類似的攻擊。卡爾札伊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我們每天也遭受這樣的襲擊。就像我們譴責阿富汗境內的恐怖分子一樣,我們也譴責在美國的恐怖分子。」[27]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槍擊案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正在中國訪問的 德國總理默克爾慰問受害者家屬。[28]
法國總統奧朗德譴責佛羅里達的大屠殺,並「表達法國對處於困難之中的美國政府和人民的全力支持」[27]。
義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在推特上說:「我們的心與我們的美國兄弟們在一起。」[27]
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道亦在推特上發表說:「我們與在美國的朋友共同悲傷,在今天的恐怖襲擊後我們堅定地與LGBT群體站在一起。」[27]
演藝圈反應
澳洲歌手希雅(Sia),在2016年釋出的歌曲《最強大》,開頭舞者畫上的彩虹眼淚象徵對槍擊案的致哀;歌曲中多次提到不要放棄(Don't give up),象徵能夠繼續帶給LGBT族群、槍擊案罹難者家屬、生還者等希望,能夠堅持下去;而MV內的49位舞者也象徵在槍擊案中罹難的受害者人數。
後續
奧馬爾·馬丁的妻子諾爾·莎爾曼事後被控「協助與教唆」以及「妨礙司法」兩項罪名。2018年3月30日,美國的陪審團判決諾爾·莎爾曼無罪[29]。
另見
參考資料
- ^ 1.0 1.1 奥兰多枪击案遇难者人数下调至49人 不包括枪手. 中新網. 2016-06-13.
- ^ Orlando gunman identified as Omar Mateen. BNO News.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3).
- ^ 50 dead, Islamic terrorism tie eyed in Orlando gay bar shooting. www.cbsnews.com.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7).
- ^ 4.0 4.1 CBS News: Gunman In Orlando Nightclub Shooting That Left Nearly 20 Dead Identified As Omar Mateen. CBS New York (Associated Press / CBS New York).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7).
- ^ 5.0 5.1 Islamic terrorism tie eyed in Orlando gay bar shooting.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1).
- ^ 美国遭受911后最惨烈恐怖袭击 IS已宣称负责!. 環球網-軍事. [2016-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 ^ Islamic terrorism tie eyed in Orlando gay bar shooting.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7).
- ^ News, A. B. C. FL Club Shooting a 'Domestic Terror Incident,' Approx 20 Dead.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7).
- ^ 9.0 9.1 Orlando shooting at Pulse is worst mass shooting in history with at least 50 dead. Daily Mail Online.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Mass shooting at Pulse nightclub in Orlando, Florida. The Australian. 2016-06-12.
The FBI has described the shooting as ‘an act of terrorism’’ and say they suspect the shooter had ties to radical Islam.
- ^ FBI: Suspect Bragged About Ties To ‘Terrorist Organizations’. The Daily Caller.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Islamic terrorism tie eyed in Orlando gay bar shooting.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4).
- ^ Orlando gunman had been seen on gay dating apps, at Pulse nightclub before shooting. 華盛頓郵報. 2016-06-13 [2016-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 ^ Omar Mateen was gay, says ex-wife and former friend: Orlando terrorist used homosexual dating app and visited Pulse at least a dozen times. 每日郵報. 2016-06-13 [2016-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Calamur, Krishnadev; Ford, Matt. Orlando Nightclub Attack: What We Know. The Atlantic.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2).
- ^ Alvarez, Lizette; Kenny, Steve; Pérez-Peña, Richard. Shooting at Orlando Nightclub Kills 50, Police Say. New York Times.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2).
- ^ Victims. City of Orlando.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2).
- ^ Statement by the Press Secretary. WhiteHouse.gov.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2).
- ^ Mallin, Alexander. President Obama Calls Orlando Shooting an 'Act of Terror'. ABC News.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3).
- ^ Obama calls Orlando shooting an 'act of terror, act of hate'. Reuters.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8).
- ^ President Obama on the Tragic Shooting in Orlando. The White House.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3).
- ^ Presidential Proclamation -- Honoring the Victims of the Attack in Orlando, Florida. WhiteHouse.gov.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3).
- ^ Toosi, Nahal. Tension over LGBT angle to Orlando massacre. Politico.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9).
- ^ 特朗普就奥兰多恐袭要求奥巴马下台、希拉里退选. 中新網. 2016-06-13 [2016-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 ^ Shapiro, Julie. Facebook Activates Safety Check for Orlando Nightclub Shooting. Time.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 ^ Boggs, Justin. Facebook activates Safety Check for Orlando residents. WGBA-TV.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0).
-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美國之音. 世界各地對奧蘭多槍擊案反應. 希望之聲粵語台. 2016-06-12 [2016-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1).
- ^ 世界各地民眾悼念槍擊案死者 李克強表示沉痛哀悼. 香港電台. 2016-06-13 [2016-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3).
- ^ Widow of Pulse Nightclub Gunman Cleared of All Charges. VOA. 2018-03-30 [2018-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