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太陽系行星2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太陽系行星2
  • Solar 2
類型開放世界沙盒
平台
開發商Murudai
發行商Murudai
設計師傑伊·沃茨
音樂約翰·菲力普·諾伊費爾德
系列太陽系行星系列
引擎Microsoft XNA
模式單人
發行日
2011年6月18日
Microsoft Windows
  • 全球:2011年6月18日
Xbox 360
  • 全球:2011年6月19日
macOS
  • 全球:2012年10月23日
iOS
  • 全球:2013年2月11日
Android
  • 全球:2013年3月

太陽系行星2[2](英語:Solar 2是由Murudai開發並發行的開放世界沙盒遊戲。玩家在遊戲中的目標是將小行星積累一定質量成長為大型天體,最終進入大擠壓、產生宇宙大爆炸。遊戲為2009年《太陽系行星》的續作,靈感來自益智遊戲《浮游世界》。該作歷時10個月開發,繼承了前作主要的遊戲玩法,並經大幅拓展與完善。其中音效設計師兼音樂家約翰·菲力普·諾伊費爾德為該作配樂。遊戲在2011年發行在Microsoft WindowsXbox 360平台,並在隨後兩年移植至macOSiOSAndroid平台上。發行後,評論家對遊戲評價褒貶不一,其中大多稱讚該作配樂,而部分批評遊戲玩法。該作在2011年於微軟舉辦的Dream Build Play英語Dream Build Play競賽獲頒一等獎,並參展2011年PAX遊戲展

玩法

《太陽系行星2》是一款二維畫面開放世界沙盒遊戲。玩家在遊戲開始時會獲得小行星,目標是將其積累一定質量成長為大型天體[3]。當玩家的天體進入大擠壓,產生宇宙大爆炸後,遊戲便會結束。遊戲內有8種物體:小行星、小型行星、生命行星(life planet)、小型恆星、中型恆星、大型恆星、中子星黑洞。玩家可選擇不結束遊戲,將自己的天體保持在前述8種物體之一[4]

圖中玩家正操控有5顆行星在周圍繞行的中型恆星。恆星右下方的虛線圓圈為任務開始地點,上方的3個箭頭指向其他可接取任務。

遊戲世界為無邊無際、隨機產生的宇宙,宇宙中充滿小行星、行星、恆星和行星系。一些行星能夠孕育生命,這些生命以大小和攻擊力各異飛船來表示。綠色飛船為玩家的行星或玩家所擁有行星系的行星,紅色飛船為敵方的行星或行星系,白色飛船為不屬於雙方的行星[4]。飛船皆由遊戲的人工智慧控制,它們會不斷與敵方飛船、小行星或行星戰鬥,直至將其摧毀[3]

遊戲開始後,玩家透過將自己的小行星與其他小行星碰撞以積累質量,在積累一定質量後成為行星。之後玩家須吸收其他小行星,成為生命行星,而撞擊其他物體會減少玩家天體的質量。生命行星上將演化出會打造飛船、行星護盾和大砲的生命體[3]。玩家可將行星積累更多質量轉化為恆星[5],生命體會因此消失,但玩家能吸引其他行星組成行星系,或透過吸收行星壯大恆星[3][5]。玩家可以讓行星系中的行星吸收小行星,使其成為恆星,進而形成恆星系[3]

恆星成長後會增加其引力,從而增加行星系可擁有的行星數。玩家的行星系可以吸引質量較其低的行星系,或被質量較高的行星系吸引。兩顆恆星相撞時,雙方均會降級至較小的恆星;但若恆星已是最低等級,則會崩解而非降至生命行星。例如玩家的小型恆星與中型恆星碰撞,玩家的恆星會崩解,而中型恆星會被降級至小型恆星。小型行星與其他行星相撞也同理,會崩解而非降至小行星。玩家崩解的星體會以隨機質量就地重生英語Spawning (video games)[4]

《太陽系行星2》內含不同成就及目標導向任務[6]。玩家可根據遊戲畫面上的箭頭指向找尋任務,遊戲會自動記錄完成的任務。遊戲也記錄了玩家遊玩過程的各項資訊,如行進距離、摧毀的物體及敵人數量、擁有的飛船等。玩家可隨時保存遊玩進度,並在需要時以該進度重生[4]

開發

《太陽系行星2》由傑伊·沃茨的遊戲工作室Murudai開發。沃茨於澳洲的大學取得生物技術學位,他在製作系列首作《太陽系行星》的Xbox 360版本時毫無開發經驗[7]。《太陽系行星》原為Flash遊戲,於2008年7月起開發。續作的無限沙盒(infinite sandbox)等關鍵遊戲元素皆於該作的開發期間設想。沃茨在與FleshEatingZipper的訪談透露Thatgamecompany的《浮游世界》是他的靈感來源,並表示「喜愛這款遊戲的簡潔與氛圍」。2009年5月發行的《太陽系行星》銷量達3萬份,使沃茨得以全職開發續作[8]

《太陽系行星2》歷時10個月開發[8]。該作的遊戲引擎微軟Microsoft XNA,是專門用於電子遊戲開發的工具[7]。據沃茨所言,該作主要拓展前作內容,並將其打磨至完美[9]。但他也提到兩款作品的最終版本皆曾歷經多次設計迭代,他表示在確定最後的遊戲內容之前考慮了許多想法。音效設計師兼音樂家約翰·菲力普·諾伊費爾德為該作配樂,沃茨對此表示「我無法像他那樣將音樂做好」[7]。該作的Microsoft WindowsXbox 360版本於同一時期開發,沃茨指出「(Xbox 360)沒有鍵盤且硬體過時有些棘手,為Xbox 360版本更新相當痛苦」[9]

《太陽系行星2》的Windows版本於2011年6月18日在Steam發行[1],6月19日在Xbox 360的Xbox Live獨立遊戲英語Xbox Live Indie Games發行[10]。沃茨於2012年7月宣布他正開發該作的macOSLinux版本,但鑒於原始版本以僅適用於Windows平台的XNA工具開發,他預計其移植版本會於年底發行[11]。該作macOS版本於2012年10月23日在Steam發行[12],適用於iPadiOS版本於2013年2月11日發行[13][14]Android版本在2013年3月發行[15]。該作的原聲帶於2011年11月11日發行[16]

反應

評價
匯總得分
匯總媒體得分
Metacritic72/100[17]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GamePro80/100[5][17]
IGN8.0/10[3]
PALGN8/10[18]
PC Gamer英國82/100[6]
AppSpy4/5[19]

《太陽系行星2》在評論匯總網站Metacritic獲評「褒貶不一或中庸」[17]。多數評論家稱讚該作配樂,但部分批評其任務難度過高和玩法略顯重複[3][5][19][15]。該作在2011年於微軟舉辦的Dream Build Play英語Dream Build Play競賽獲頒一等獎[20],並於2011年IndieCade英語IndieCade獨立遊戲節入圍[21]。該作曾參展2011年8月的PAX遊戲展[22]

PALGN的丹尼·馬爾科維奇認為該作回歸遊戲的本質,它不以畫面為亮點,而注重遊戲性,並有趣味和如上癮般的體驗,但表示該作遊玩時長稍短[18]IGN的戈德·戈布爾批評遊戲的任務難度,但讚揚配樂並稱之為「新世紀亞倫派森實驗樂團英語Alan Parsons Project平克·佛洛伊德、《2001太空漫遊》般的音景(audioscape)」的結合[3]。他也指出希望在遊戲內實現的功能,如探索更複雜的宇宙、操控玩家擁有行星上的生命體等[3]PC Gamer的格雷厄姆·史密斯同樣批評了任務的難度,但他在結語表示該作「對宇宙題材作品而言算是物美價廉」[6]GamePro的內特·拉爾夫指出玩家無法控制生命體,儘管它們會盡可能靠近自己的生命行星,但他批評它們依然是「不太聰明」,會不斷與星系中的其它行星相撞[5]

對於該作的iPad和Android版本,AppSpy的安德魯·內斯瓦德巴在評論中指出「遊戲的任何事物都不像是在浪費時間或精力」,但也批評遊戲中玩家無法操控生命體[19]。Android Central的安德魯·馬托尼克認為《太陽系行星2》擁有出色遊戲所需的必要元素[15]

參考資料

  1. ^ 1.0 1.1 Solar 2. Steam. Valve. [2022-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8) (英語). 
  2. ^ 绝对高端流!宇宙沙盒游戏《太阳系行星2》. 17173.com. 2013-03-11 [2022-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8) (中文(中國大陸)).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Solar 2 Review. IGN. Ziff Davis. 2011-07-14 [201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9) (英語). 
  4. ^ 4.0 4.1 4.2 4.3 Watts, Jay. Solar 2 (tutorial). Murudai. 2011.
  5. ^ 5.0 5.1 5.2 5.3 5.4 Ralph, Nate. Review: Solar 2 (PC). GamePro. IDG. 2011-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9) (英語). 
  6. ^ 6.0 6.1 6.2 Smith, Graham. Solar 2 review. PC Gamer. 2011-08-14 [201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8) (英語). 
  7. ^ 7.0 7.1 7.2 PJ. Featured Indie Dev: Jay Watts gets intergalactic with Solar 2. Indie Pub. 2011-06-01 [2022-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5) (英語). 
  8. ^ 8.0 8.1 FEZ Interviews: Jay Watts, Developer of Solar 2!. FleshEatingZipper. 2011-06-22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9) (英語). 
  9. ^ 9.0 9.1 Clark, Josh. Solar 2 Developer Interview - Jay Watts. Dealspwn. 2011-06-29 [201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9) (英語). 
  10. ^ Solar 2. Xbox Live Marketplace. Microsoft Corporation.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英語). 
  11. ^ Watts, Jay. Update July 2012 – What's Next. Murudai. 2012-07-16 [2022-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3) (英語). 
  12. ^ Watts, Jay. Solar 2 Available Now on Mac!. Murudai. 2012-10-23 [2023-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2) (英語). 
  13. ^ Watts, Jay. Solar 2 now available on iPad!. Murudai. 2013-02-11 [2022-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6) (英語). 
  14. ^ Solar 2. App Store. Apple Inc.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6) (英語). 
  15. ^ 15.0 15.1 15.2 Martonik, Andrew. Reviewing Humble Bundle 5: Solar 2. Android Central. 2013-03-08 [2022-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2) (英語). 
  16. ^ Solar 2 Original Soundtrack — JP Neufeld. Last.fm. [2022-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31) (英語). 
  17. ^ 17.0 17.1 17.2 Solar 2 for PC Reviews.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8) (英語). 
  18. ^ 18.0 18.1 Markovic, Denny. Solar 2 Review. PALGN. 2011-07-12 [2023-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英語). 
  19. ^ 19.0 19.1 19.2 Nesvadba, Andrew. Solar 2 iPad Review. App Spy. 2013-02-13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 (英語). 
  20. ^ Conditt, Jessica. Congratulations to the 2011 Dream Build Play winners!. Joystiq. 2011-08-28 [2022-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6) (英語). 
  21. ^ Brown, Nathan. IndieCade finalists announced. Edge. 2011-09-16 [2022-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2) (英語). 
  22. ^ W., Tim. Indie Selections For 2011 'PAX 10' Showcase Announced. IndieGames.com. 2011-07-09 [2022-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9)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