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競賽年表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a/Luna_3_moon.jpg/220px-Luna_3_moon.jpg)
這是從第一個洲際彈道飛彈到阿波羅-聯盟測試計畫的太空競賽時期的航太首次成就年表。
時間軸(1957-1975)
日期 | 成就 | 國家 | 任務名 |
---|---|---|---|
1957年8月21日 | 洲際彈道飛彈 | ![]() |
R-7彈道飛彈 |
1957年10月4日 | 製造首顆人造星球 | ![]() |
史普尼克1號 |
1957年11月3日 | 首次動物進入軌道(萊卡犬) | ![]() |
史普尼克2號 |
1958年1月31日 | 發現范艾倫輻射帶 | ![]() |
探險者1號 |
1958年3月17日 | 首顆太陽能衛星 | ![]() |
先鋒1號 |
1958年12月18日 | 首顆通信衛星 | ![]() |
斯科爾1號 |
1959年1月2日 | 首顆月球探測/人造行星;首次達到第二宇宙速度;觀測到太陽風 | ![]() |
月球1號 |
1959年1月4日 | 人造物體首次進入日心軌道 | ![]() |
月球1號 |
1959年2月17日 | 氣象衛星 | ![]() |
先鋒2號 |
1959年2月28日 | 第一顆進入極軌道的人造衛星 | ![]() |
發現一號 |
1959年8月7日 | 拍攝地球的太空照片 | ![]() |
探險者6號 |
1959年9月13日 | 月球探測,並在月球硬著陸 | ![]() |
月球2號 |
1959年10月4日 | 月球背面的照片 | ![]() |
月球3號 |
1960年4月1日 | 第一顆成像氣象衛星 | ![]() |
TIROS-1 |
1960年7月5日 | 首顆偵察衛星 | ![]() |
GRAB-1 |
1960年8月12日 | 首顆被動式通訊衛星 | ![]() |
回聲1A |
1960年8月18日 | 首顆攝影偵察衛星 | ![]() |
KH-1 9009 |
1960年8月19日 | 首次動植物進入太空並安全返回地球 | ![]() |
人造衛星5號 |
1961年2月12日 | 首次金星探測器 | ![]() |
金星1號 |
1961年3月7日 | 首次軌道太陽觀測 | ![]() |
OSO-1 |
1961年4月12日 | 第一位太空人: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載人軌道飛行 | ![]() |
東方1號 |
1961年5月5日 | 首次由機師控制的太空飛行:艾倫·雪帕德;第一次在機師仍在太空載具內的情況下著陸的人類太空任務,因此是當時國際航空聯合會定義的第一次完整的人類太空飛行。[1] | ![]() |
自由7號 |
1962年4月26日 | 第一艘撞擊月球遠側的太空載具 | ![]() |
徘徊者4號 |
1962年8月12日 | 首次多過一艘宇宙飛船同時停泊在環繞軌道上(2艘) | ![]() |
東方3號/東方4號 |
1962年12月14日 | 首次飛越行星(距金星800,000公里) | ![]() |
水手2號 |
1963年6月16日 | 第一位女太空人:瓦倫京娜·捷列什科娃 | ![]() |
東方6號 |
1963年7月19日 | 首次太空梭次軌道飛行 | ![]() |
X-15試驗機 |
1963年7月26日 | 首顆地球同步衛星 | ![]() |
Syncom2 |
1963年12月5日 | 首個衛星導航系統 | ![]() |
NAVSAT |
1964年8月19日 | 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 ![]() |
Syncom3 |
1964年10月12日 | 首次多成員升空(3人) | ![]() |
上升1號 |
1965年3月18日 | 首次艙外活動 | ![]() |
上升2號 |
1965年7月14日 | 首次飛越火星(距火星9,846公里) | ![]() |
水手4號 |
1965年12月15日 | 美國首次載人太空飛行器之間軌道太空對接2嘗試(相伴而行,未對接) | ![]() |
雙子星座6A號/雙子星座7號 |
1966年2月3日 | 首次月球軟著陸;首次月球拍攝 | ![]() |
月球9號 |
1966年3月1日 | 首次金星探測及硬著陸 | ![]() |
金星3號 |
1966年3月16日 | 首次軌道會合 | ![]() |
雙子座8號/Agena target vehicle |
1966年4月3日 | 首次人造衛星繞月飛行 | ![]() |
月球10號 |
1967年4月24日 | 首次太空人返回失敗(太空人科馬洛夫在事故中犧牲) | ![]() |
聯盟1號 |
1967年10月30日 | 首次無人狀態下太空回合嘗試 | ![]() |
Cosmos 186 and Cosmos 188 |
1968年12月21日 | 首次人類繞月飛行;第一個進入另一個天體的引力影響的人類航太飛行任務 | ![]() |
阿波羅8號 |
1969年1月16日 | 首次太空對接並交換隊員 | ![]() |
聯盟4號/聯盟5號 |
1969年7月20日 | 首次人類登陸月球 | ![]() |
阿波羅11號 |
1970年11月23日 | 首個月球車 | ![]() |
月球車1號 |
1970年12月12日 | 首次X射線空間觀測 | ![]() |
烏呼魯衛星 |
1970年12月15日 | 首次金星軟著陸,並發回資訊 | ![]() |
金星7號 |
1971年4月23日 | 首個太空站 | ![]() |
禮炮1號 |
1971年6月 | 首個太空望遠鏡 | ![]() |
Orion 1 |
1971年11月14日 | 首次繞火星飛行 | ![]() |
水手9號 |
1971年11月27日 | 首次火星硬著陸 | ![]() |
火星2號 |
1971年12月2日 | 首次火星軟著陸,並發回資訊 | ![]() |
火星3號 |
1972年3月3日 | 首次掠過太陽的人造探測器 | ![]() |
先驅者10號 |
1972年7月15日 | 首次進入小行星代並離開太陽系核心區域的人造物體 | ![]() |
先驅者10號 |
1973年12月3日 | 首次飛越木星(距木星130,000 公里) | ![]() |
先驅者10號 |
1974年2月5日 | 飛越金星(距金星5,768公里) | ![]() |
水手10號 |
1974年3月29日 | 首次飛越水星(距水星703公里) | ![]() |
水手10號 |
1975年7月17日 | 首次美國蘇聯對接任務 | ![]() ![]() |
阿波羅-聯盟測試計畫 |
1在發射前,改計畫領導者直接從美國海軍研究實驗所(NRL)調轉到美國國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2 1962年8月12日,蘇聯嘗試過一次對接。但是東方3號和東方4號只能達到對方的5公里之內,在不同的軌道平面操作。蘇聯真理報沒有報道,但是簡要做了說明。
參見
參考文獻
- Bilstein, Roger E. Stages to Saturn: A Technological History of the Apollo/Saturn Launch Vehicles. Washingto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Branch,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1996. ISBN 0-16-048909-1.
- Brugess, Colin; Kate Doolan; Bert Vis. Fallen Astronauts: Heroes Who Died Reaching for the Moon.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3. ISBN 0-8032-6212-4.
- Dallek, Robert. An Unfinished Life: John F. Kennedy, 1917-1963.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03. ISBN 0-316-17238-3.
- Freni, Pamela. Space for Women: A History of Women With the Right Stuff. Santa Ana, California: Seven Locks Press. 2002. ISBN 1-931643-12-1.
- Gainor, Chris. Arrows to the Moon: Avro's Engineers and the Space Race. Burlington, Ontario: Apogee Books. 2001 [2015-09-29]. ISBN 1-896522-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3).
- Gatland, Kenneth. Manned Spacecraft, Second Revision. New York, NY, USA: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1976: 100–101. ISBN 0-02-542820-9.
- Hall, Rex; David J. Shayler. Soyuz: A Universal Spacecraft. New York: Springer–Praxis Books. 2003. ISBN 1-85233-657-9.
- Harford, James J. Korolev: How One Man Masterminded the Soviet Drive to Beat America to the Moon 1.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7. ISBN 0-471-14853-9.
- Harvey, Brian. Russia in Space: The Failed Frontier?. New York: Springer–Praxis Books. 2001. ISBN 1-85233-203-4.
- Seamans, Robert C., Jr. Findings, Determin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Report of Apollo 204 Review Board. NASA History Office. 1967-04-05 [2007-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5).
- Siddiqi, Asif A. Sputnik and the Soviet Space Challenge.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2003a. ISBN 0-8130-2627-X.
- Siddiqi, Asif A. The Soviet Space Race with Apollo.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2003b. ISBN 0-8130-2628-8.
- Thompson, Neal. Light This Candle : The Life & Times of Alan Shepard—America's First Spaceman.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2004. ISBN 0-609-61001-5.
- Wolfe, Tom. The Right Stuff. New York: Bantam Books. 2001 [1979]. ISBN 0-613-91667-0.
- Yeager, Chuck; Leo Janos. Yeager: An Autobiography.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5. ISBN 0-553-05093-1.
參考來源
- ^ Geek Trivia: A leap of fakes. [3 Ma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