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天梯山石窟

座標37°33′54″N 102°44′27″E / 37.565119°N 102.740792°E / 37.565119; 102.74079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7°33′54″N 102°44′27″E / 37.565119°N 102.740792°E / 37.565119; 102.740792

天梯山石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
分類石窟寺及石刻
時代北朝至明
編號5-470
認定時間2001年6月25日
天梯山石窟在甘肅的位置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在甘肅的位置

天梯山石窟,起始名為涼州石窟,名稱出自《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位於涼州,類型為石窟寺及石刻[1]。石窟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城南約50公里的天梯山上,石窟分布在西南峭崖絕壁間。

涼州石窟開鑿於北涼沮渠蒙遜時(公元412~439年)北魏北周西夏諸代都曾在這裡開窟或重建,至明、清時期已成為喇嘛寺院。現存洞窟3層19處,窟內保存壁畫數百平方米,佛像100多尊。

1959年9月,因修建黃羊河水庫,窟址處於水庫淹沒區,部分造像、壁畫搬遷至甘肅省博物館。

歷史

開鑿歷史

武威,古稱涼州,姑臧,有著西北首府、六朝古都、雍涼之都、天下要衝、國家番衛,涼國故地的稱號。涼州雄踞於西北中心,涼國的國都所在,成為歷朝歷代西北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故有《周書》涼州緋色天下最、《後漢書》有涼州之畜牧天下饒的盛譽。

魏晉時期,隨佛教傳入,西來東往的高僧大德多駐棲於此。在當地統治者的扶持下,兩周成為西北最重要的佛教中心。著名高僧竺護法、鳩摩羅什曇無讖、曇摩密多等,都曾在此譯經。

公元412年,北涼國主沮渠蒙遜遷都涼州,「專弘事佛,於涼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變萬化,驚人炫目。」這座距今1600年的涼州石窟便是天梯山石窟,經北朝、隋唐、西夏到明清相繼創修。

明代《重修涼州廣善寺銘》記載,當時有26窟,在前古剎遺址有「構材聚共,鑿山架楹,築宮於其間,凡八層,高十有六丈,有鐘鼓二樓,兩廡、山門,」經歷代地震破壞,到解放初期,洞窟僅存16窟,大體為上、中、下三層,最高層距地表約60米,是較早的儀器洞窟,開鑿於北朝

第1、4、17、18窟開鑿於北涼時期,其餘都是隋唐規制而經後世重修的。洞窟內保存造像一百多尊、壁畫數百平方米以及魏、隋唐漢藏文寫經和漢唐絹畫等珍貴文物[2][3]

文物搬遷

黃羊河水庫

1958年,當地政府為解決黃羊河流域灌溉問題,決定在黃羊河上游修建水庫。石窟所在地,成為唯一最理想的庫址。據水庫工程處當時的計算, 水庫蓄水後, 窟群下部的第1、2層計10個洞窟將全部被淹沒在水中。特別是由於開鑿石窟的岩層均為淺紅色的砂礫岩, 經長期浸泡, 將會有坍塌的危險。為了挽救這一珍貴的藝術寶庫, 政府決定對石窟進行搬遷保護。 1959年,天梯山石窟文物搬遷工作隊成立,隊長為常書鴻, 副隊長為吳怡如,隊員由敦煌文物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抽調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整個工作從1959年11月18日正式開始, 根據工作需要和個人專長, 分臨摹、攝影、測量、清理、發掘和搬塑像剝壁畫五個小組。石窟內43尊造像、近300平方米壁畫、清理的文物及25箱殘片, 於1960年4月24-26日運回甘肅省博物館保存;文字、圖片資料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

文物修繕與回歸

1992年在大佛窟外圍築起鋼筋混凝土圍堰大壩,把原來30多年浸泡於水中的7尊佛像與水徹底隔絕開來, 避免了水對石窟文物的浸害。相關專家對大佛窟岩體進行加固, 修復了大佛窟的塑像。武威市集資修建了通往窟區的道路、大佛窟的窟基護坡, 架設了輸電線路。 近年來, 在中國國家文物局「原址原位修復精神」的指導下, 武威地方各級政府及社會各界學者、專家和石窟工作人員多方協調,甘肅省博物館移交壁畫、塑像有579個序號,內容為北魏、明時代的多層壁畫120多平方米,塑像22尊, 佛頭9個, 塑像、壁畫殘件25箱,於2006年回歸武威[4]

壁畫風格

北涼時期壁畫的主要內容有千佛飛天菩薩天王。製作方法和敦煌與麥積山等早期石窟補花的製作方法相同,即在抹光壓實的泥層上直接敷彩。繪畫「以線造型」,線條遒勁流暢;以土紅色作底,然後在上彩著色,使得色彩協調統一。北魏壁畫內容包括有飛天菩薩千佛、佛像和供養人。北魏壁畫人物造型爽朗清瘦,即「秀骨清像」,描線熟練圓潤、組織嚴謹、勾勒遒勁、細勻挺拔;色彩豐富,以青、綠為主,敷色細膩臻麗、濃郁雅正,重視補色的運用,色彩鮮明和諧,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唐代壁畫內容包括,初唐伎樂、供養人畫像、盛唐三立佛、拈花菩薩、中唐供養人和晚唐千手觀音。唐代壁畫的宗教形象已完全世俗化,並具有了渾圓、真實的立體感。宗教意義減弱,繪畫的審美性增強。明代壁畫內容形式都較為單純,有佛像、天王等,沒有宏大的場面以及眾多世俗細節,但顯示出沉雄奔放的風格,色彩明快典雅。[5]

在中國石窟中的地位

1994年, 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石窟研究專家宿白先生, 通過實地考察與考證,認為中國石窟起源於涼州石窟, 創立了「涼州模式」的學術觀點。而涼州模式現存的例子,就是天梯山石窟。

參考文獻

  1. ^ 甘肅省文物局. 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2. ^ 張立勝. 武威天梯山石窟文物的搬迁. 敦煌研究. 2019, (1). doi:10.13584/j.cnki.issn1000-4106.2009.01.022. 
  3. ^ 安洋; 孫新強. 天梯山石窟 石窟鼻祖之厄. 中華遺產. 2017, (10): 142–149. 
  4. ^ 李慶玲. 甘肃省博物馆藏天梯山石窟壁画的保护性修复. 遺產與保護研究. 2019, (5). doi:10.19490/j.cnki.issn2096-0913.2019.05.023. 
  5. ^ 天梯山壁画艺术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cdmd.cnki.com.cn. [2020-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