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提琴協奏曲 (德沃夏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作品104(布氏號B. 191),是德沃夏克在1894–1895年期間為他的朋友,大提琴家哈努斯·維漢所作,這也是德沃夏克創作的最後一首獨奏協奏曲,這首曲子由英國大提琴家利奧·斯特恩英語Leo Stern首演[1]

背景

1865年,處於職業生涯早期的德沃夏克曾經為Ludevít Peer[譯名請求][註 1]寫過一首A大調大提琴協奏曲(B. 10)。他當時將大提琴樂譜(帶鋼琴伴奏)交給Peer審查,但之後兩人都沒有打算完成這件作品。1925年,這首A大調大提琴協奏曲從德沃夏克的遺產中被找到。

維漢等人一直以來要求德沃夏克再作一首大提琴協奏曲,德沃夏克總是拒絕,理由是「儘管大提琴是一種非常精美的弦樂器,但仍然不足以製作一首獨奏協奏曲[註 2]。德沃夏克在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中寫道,儘管有這些長期保留,但他可能最為驚訝的是自己會轉念寫作一首大提琴協奏曲。德沃夏克在位於紐約市的國家音樂學院擔任院長的第三個任期內創作了這部作品。

1894年,國家音樂學院的教師兼作曲家維克多·赫伯特英語Victor Herbert[註 3]完成了他的第2號大提琴協奏曲(E小調,作品30),並在3月9日開始的一系列音樂會上首演[註 4][2] 。赫伯特第2號大提琴協奏曲的中間樂章是B小調,這可能激發了德沃夏克用同一調寫下他的協奏曲。德沃夏克從1894年11月8日開始,到1895年2月9日完成了自己的大提琴協奏曲[3]。作品的第三樂章是對他妻子的姐姐Josefina Kaunitzova(原姓Čermakova)的致敬[註 5]。具體而言,在勝利的結局之前,緩慢而渴望的部分引用了歌曲「讓我獨自」(作品82之1),因為這首歌曲是她的最愛[4]。她於1895年5月去世之後,德沃夏克對協奏曲做了進一步修改[5]

維漢則提出了幾項改進建議,包括增加兩個華彩樂段,其中一個是在第三樂章結束時。但是德沃夏克只接受了一些微小的改變,而且沒有接受任何華彩樂段[註 6]。德沃夏克寫給他的出版商的信中說[6][7]:71f.

你必須答應,除非在我知情和許可的情形下,不讓任何人更改樂譜,我才交給你出版這首曲子,即使是我的朋友維漢也不例外。維漢在最後一個樂章加入的華彩樂段,在原譜或鋼琴伴奏版都不能用。當他將這些拿給我看時,我坦白地告訴他這是不能添進曲中的。最後一個樂章應該像呼吸一樣逐漸在前兩樂章的回憶中結束,獨奏慢慢減低音量到極弱(然後漸強),最後的段落是由管弦樂隊接手,整曲在風暴中結束。這是我的主意,我不能在此退讓。

德沃夏克的朋友兼導師約翰內斯·勃拉姆斯親自訂正了德沃夏克協奏曲的校樣,因此他從樂譜上對這部作品有很深的了解[8]。1896年,羅伯特·豪斯曼在家裡用勃拉姆斯的鋼琴伴奏演奏了這部作品,據報道,勃拉姆斯說:「如果我知道有可能為大提琴譜寫這樣一首協奏曲,我會親自嘗試的!」[9]1897年3月7日,勃拉姆斯在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音樂會上聽到了雨果·貝克爾的演奏,他在音樂會開始前對他的朋友約瑟夫·根司巴赫德語Josef Gänsbacher說:「今天你將聽到一首真正的曲子,一首男性的曲子!」[10]

首演

維漢於1895年9月首次私下與德沃夏克在Lužany合作演出。雖然德沃夏克拒絕了大多數的維漢的修改建議,德沃夏克仍然非常希望由維漢擔任正式公開首演的工作。根據Clapham的記載,後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卻並非如此[11]。倫敦愛樂協會的秘書伯傑(Francesco Berger)在1895年11月寫信邀請德沃夏克在倫敦指揮他的作品音樂會。德沃夏克同意並提議由維漢作為獨奏家參加他的大提琴協奏曲的首演[12]。伯傑提議的日期為1896年3月19日,但是維漢卻無法成行,這可能是因為這個日期與維漢的合同中波希米亞四重奏音樂會的日期發生了衝突。但是愛樂協會堅持原定日期並聘請了英國大提琴家斯特恩擔任獨奏,而未事先諮詢德沃夏克。因此德沃夏克最初拒絕參加音樂會。由於音樂會廣告已經登出,這使「伯傑感到震驚並且非常尷尬」。根據Clapham的推測,德沃夏克最終是得到了維漢的諒解,不再需要遵守原來由他擔任首演的承諾。斯特恩特地到布拉格在德沃夏克的指揮下為演出做準備。3月初,大家終於同意首演訂於3月19日在倫敦皇后大廳如期舉行,由德沃夏克指揮。在倫敦首演之後,斯特恩於1896年4月11日在布拉格第二次演出並擔任獨奏,後來又在倫敦演出。而1896年12月和1897–1898年的音樂會,是由在英國和美國一些大提琴家和指揮家演出的,其中包括斯特恩1897年1月在芝加哥的演出。

維漢接著的音樂會大獲成功,第一次是1899年1月在海牙舉行。而第一次由德沃夏克指揮的演出是1899年12月20日在布達佩斯舉行[13]。儘管在維漢首次演出之前已有很多次公開演出,但他和德沃夏克仍然是很好的朋友。

出版

1896年由柏林的西姆羅克出版社出版。

分析

配器

該作品是為一支完整的管弦樂隊(除了第四支圓號)而作。樂隊包含兩支長笛(第二長笛同時演奏短笛),兩支雙簧管,兩支單簧管,兩支低音管,三支圓號,兩支小號,三支長號大號定音鼓三角鐵(僅第三樂章)和弦樂部[註 7]

結構

作品採用標準的三樂章協奏曲格式:

  1. B小調轉B大調,快板
  2. G大調,不太慢的慢板
  3. B小調轉B大調,中庸的快板–行板–活躍的快板

演奏時間:約40分鐘。

第一樂章

開始時輕柔地以單簧管引入主題。 完整的管弦樂隊後來以「宏偉」的方式演奏主題,圓號引入了抒情的第二主題。第一個主題在第三樂章的最後一部分重現,給協奏曲一個循環結構。 獨奏大提琴以「幾乎即興演奏」方式展開B大調的主題,然後是三重和弦。大提琴再次在E大調中呈現主題。這部協奏曲需要很多技巧,特別是在結束時,大提琴需要演奏八度音階和許多雙音。獨奏大提琴演奏完後,有一個變調,在這個變調中,木管吹出了一個E小調和弦,改變了音調。獨奏大提琴以高音B上的顫音結束。樂章以重述第一個主題「宏偉」和「強悍」結束。

第二樂章

抒情的慢板樂章,其特點是一個類似華彩樂段,主要伴隨著長笛。大提琴在開放的弦樂上演奏雙音,伴隨著左手撥奏。樂章以大提琴非常安靜地演奏和聲結束。

第三樂章

用自由的迴旋曲形式寫成的充滿蓬勃生氣的樂章,巧妙地運用黑人靈歌旋律和波希米亞民俗舞曲節奏.迴旋曲由圓號奏出主要主題動機,然後在其它樂器上予以一一發展,並且由獨奏大提琴強有力地再奏一次。第一副主題為稍減慢速度、由斷續性樂句組成的優雅主題,情調變得非常抒情,而第二副主題是G大調中板,有民歌的色彩同時出奇的優美。尾奏從行板,單簧管奏出第一樂章開頭動機後,圓號承接,轉為莊嚴的行板,然後增加音量與速度,以生動的快板的合奏推向高潮結束。

評價

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以浪漫、抒情的旋律和高難度的技巧,被譽稱為十九世紀最偉大的大提琴協奏曲。[15][3][16]和「國王」[17]

注釋

  1. ^ 德沃夏克在臨時劇院交響樂團中曾與Ludevít Peer一齊演出,彼此很熟悉。
  2. ^ 根據Josef Michl[譯名請求]的說法,德沃克喜歡大提琴中間的音域,但他抱怨大提琴有鼻音的高音和低沉笨拙的低音。
  3. ^ 赫伯特作為管弦樂隊的首席大提琴家,於1893年12月16日,參與首演了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響曲。
  4. ^ 德沃夏克至少聽過其中兩場演出。
  5. ^ 她在1894年11月給德沃夏克的信中提及了自己的病況,遂於不久後病逝。
  6. ^ 德沃夏克接受了維漢提出的眾多變化之前,他最初的樂譜被描述為「更具音樂性」,並且這個版本不時由樂隊演奏。德沃夏克美國的作品受美國環境的影響,特別是非洲裔美國人和美洲土著音樂中使用的五聲音階。但是對於大提琴協奏曲來說,這種影響並不明顯。
  7. ^ 在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當中,上述之配器簡表為"*2 2 2 2—3 2 3 1—tmp+1—str"[14]

參考資料

參照
  1. ^ New York Times, 12 September 1904 (PDF). New York Times. 1904-09-12 [2014-01-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11). 
  2. ^ Michael Steinberg, The Concerto
  3. ^ 3.0 3.1 Battey, Robert, "Thoughts of Home," Chapter 22 of Tibbets (ed.) (1993)
  4. ^ Smaczny, 1999, p. 57
  5. ^ Smaczny, 1999, pp. 81-82
  6. ^ Smaczny, 1999, p. 90, with slightly different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7. ^ Neil Butterworth. 張己任 , 編. 偉大作曲家羣像:德弗札克. 由郭思蔚翻譯. 臺北市: 智庫出版. 1995年. ISBN 957-8829-55-8. (繁體中文)
  8. ^ Unearthing Johannes, Robert Kameczura. Sobs.org. 2004-01-05 [201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6). 
  9. ^ Florence May, "Johannes Brahms" Vol 2, Munich 1983, P. 301
  10. ^ Florence May, Johannes Brahms Vol 2, Munich 1983, p. 303
  11. ^ Clapham 1979, Norton, p. 148
  12. ^ Clapham 1979, Norton, pp. 86, 148-149
  13. ^ Hanus Wihan. Cellist.nl. [201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14.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128. ISBN 0-8108-3228-3. 
  15. ^ Schonberg, Harold C. The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1980.
  16. ^ Clapham, John (1979), Dvořák, Norton, New York
  17. ^ Yoell, John H., "Dvořák in America: A Discography," Appendix C of Tibbets (ed.) (1993), pp. 404-417; on the cello concerto, pp. 412-414
文獻
  • Clapham, John. "Antonín Dvořák, Musician and Craftsman".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1966.
  • Clapham, John, Dvořák. New York: Norton, 1979.
  • Dvořák, Antonín: Violoncellový koncert op. 104. (Violoncello e piano) Praha: Editio Bärenreiter, 2004. H 1200
  • Smaczny, Jan. Dvořák: Cello Concerto. Cambridge Music Handbook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9.
  • Tibbets, John C. (ed.), Dvořák in America, Portland, OR: Amadeus Press, 1993.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