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悲禪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悲禪院
山門
基本資訊
位置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河北區
宗教漢傳佛教
宗派禪宗
開基天津守備曹斌
開山時間順治十五年至十六年
(1658年—1659年)
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悲院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
編號1-22
認定時間1982年7月9日
建成時間1669年
官方名稱大悲禪院
評定時間2005年8月31日
參考編碼0510005
等級特殊保護
地圖
地圖

大悲禪院又名大悲院,是一座位於中國天津市河北區天緯路40號的佛教寺院,亦是天津市最大的佛教寺院,占地面積為4.2萬平方米。大悲禪院始建於清朝順治年間,幾經修葺擴建,現包括大雄寶殿天王殿、大悲殿、地藏殿等建築。其中大雄寶殿內珍藏有從各代的菩薩造像幾百尊。目前,大悲禪院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1]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2],也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現任方丈為智如法師。[3]

歷史

2000年建成的大雄寶殿

大悲禪院始建於清朝順治十五年至十六年(公元1658年至1659年)期間,由當時的天津守備曹斌捐資修建,當時命名為「大悲院」,後改名為「大悲禪院」。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擴建,鼎盛時期占地面積為五十六畝。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大悲禪院住持了凡上人重修大悲禪院。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直隸總督李鴻章改寺名為大勝寺並修建五層鎮海樓。1940年,大悲禪院進一步擴建。1942年,天津佛教界邀請高僧天台宗四十四世祖釋倓虛大師來天津主修擴建全寺。五年中在原大悲禪院的東側陸續建成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和東西配殿等建築,這些建築和新建的園林總面積達八千多平方米。1945年,大悲禪院住持等慈法師請來玄奘法師頂骨至寺內供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拔款重新為佛殿廊房進行油飾,並增修寺院四周的山牆和寺中的寮房。時任天津市文史館館長王襄為大悲禪院題寫篆文「古剎大悲禪院」六字鐫刻於山門之上。1956年,居士龔望先生向當時寺主惠文法師提議而專設弘一大師紀念堂以紀念弘一法師,堂內原供奉一座約一米高的弘一法師盤膝端坐銅像。1957年,原大佛寺中的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三尊銅像移至大悲禪院的大雄寶殿內。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大悲禪院遭到嚴重破壞。1980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對大悲禪院開始進行修復工作並重新雕塑全堂佛像。1982年,天津市政府撥款,再重修大悲禪院,增修新山門,並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大悲禪院被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開放寺院。1986年,大悲禪院正式對公眾開放。1995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大悲禪院中軸線東側建立兩幢二層方丈樓和一幢天津市佛教協會辦公樓。2000年,新大雄寶殿建成,殿內供奉三尊緬甸玉佛。2003年,大悲禪院進行擴建並納入天津市人民政府海河開發的項目。[4]

館藏

大悲禪院院內現包括大雄寶殿天王殿、大悲殿和地藏殿等建築。其中大雄寶殿正中供奉有明代釋迦牟尼像,銅像下為千佛蓮花底座,整個銅像高五米,重六噸,為國家二級文物。念佛堂供奉有唐代毗盧遮那佛造像。此外,大悲禪院內還珍藏有數百件不同朝代時期的銅、木、石、玉雕、泥塑佛像以及龍、獅、虎、豹、鸞鳳、車、棺、碑等雕塑文物。另外,大悲禪院院內原來還藏有1945年由南京請來專設紀念堂供奉的唐代高僧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但1956年該頂骨舍利被送往印度那爛陀寺遺址供奉。[5]

歷代主持

  • 世高(1657年至1700年)
  • 了凡
  • 節和中公
  • 學文
  • 祥麟
  • 禹山
  • 倓虛
  • 等慈
  • 慧閒
  • 惠文
  • 深山
  • 寶菡[6]

註釋

  1. ^ 天津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二年七月九日公布
  2. ^ 天津市人民政府,二零零五年八月三十一日公布
  3. ^ 智如法师简历. [2011-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4. ^ 天津大悲禅院要事年表. [2011-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2). 
  5. ^ 天津大悲禅院简介. [2011-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6. ^ 天津大悲禅院历代主持. [2011-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1). 

參考文獻

  • 倓虛,影塵回憶錄。

參閱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