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號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7月11日) |
銅管樂器 | |
---|---|
樂器別名 |
|
分類 | |
音域 | |
相關樂器 | |
低音號(英語:Tuba)(亦稱低音大喇叭或土巴號,在中國多稱之為大號),是一種低音銅管樂器。在管弦樂隊、管樂隊中經常使用,是音域最低,體積最大的銅管樂器之一。
歷史沿革
低音號這種樂器的前身是蛇號。蛇號大約出現於16世紀末的西歐,是一種木製的低音管樂器,其管身彎曲如蛇狀。一些早期的西方作曲家,如雷奧寧(Leoninus)和裴勞定(Perotinus)都曾在其作品中使用過蛇號。
歷史介於蛇號和現代低音號之間的另一種低音管樂器叫做指孔低音號(ophicleide),由19世紀愛爾蘭樂器製造家Joseph Halliday發明。這種樂器的外形和結構都類似於今天的低音薩克管,但體積較大。
現代低音號是由德國指揮Wilhelm Wieprecht和樂器製造家Johann Gottfried於1835年發明並註冊專利的。低音號在發明後不久就被英國的銅管樂隊採用。從那時候至今,低音號的構造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
蘇沙號是低音號的一種,常用於行進樂隊和室外演奏,一般認為由美國人J. W. Pepper首創於1893年。雖然這種樂器的名稱叫做蘇薩風,但是其最早的設計歷年事實上並非源自美國作曲家約翰·菲利普·蘇沙。
所謂的華格納號,是一種體積較普通,比低音號小,音域更高的銅管樂器。它是在德國作曲家華格納在他的指環系列歌劇中最先使用,因而得名。
構造和發音原理
與小號、長號等其他銅管樂器類似,低音號的發音依賴嘴唇碰著金屬吹嘴(mouthpiece)來震動。低音號的吹嘴非常深,有時稱為「杯形吹嘴」。演奏者的嘴唇在氣流的推動下在吹嘴內震動,帶動整個低音號的管身內的空氣柱震動,並形成一個駐波。駐波的波長受演奏者的嘴唇、氣流以及按鍵的控制,決定了所發出的音高。一個固定的管長所可能發出的所有音稱為這個管長的泛音。
低音號按鍵起到改變總管長的作用。基本的三個鍵分別將基音降低大二度,小二度和小三度,並可按照簡單的加法規則組合。四鍵低音號的第四鍵可將基音降低純四度。
低音號在演奏時,演奏者所呼出的空氣內所含有的水蒸氣在內管壁凝聚成水,如果駐留過多,會影響正常發音。這就是為什麼在低音號的底部通常都有一個出水閥,這一點與其他銅管樂器類似。由於低音號是演奏所需氣流量最大的銅管樂器,所以排出的水量通常也相當可觀。
低音號的極限音域為大字二組的F(科學音高記法:F0)到小字二組的C(科學音高記法:C5),常用音域為大字一組的E♭(科學音高記法:E♭1)到小字一組的A(科學音高記法:A4)。
種類
按照按鍵的種類,低音號可以分為轉閥式低音號和活塞式低音號兩類。這兩種低音號今天有著基本相同的普及性,傳統上德國樂隊傾向於使用轉閥式,美國、英國樂隊傾向於使用活塞式。活塞式低音號的按鍵可以分為上下運動和前後(裏外)運動兩種。
低音號按照調性可分為C調,B♭調,F調,E♭調等。不同調性的低音號在世界不同國家的普及程度不一。B♭調低音號是中國大陸、德國、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或地區最為普及的低音號類型。在英國,E♭調低音號更為常見。美國的交響樂隊更傾向於使用C調低音號。F調低音號因其樂器的自身特點,更多的在獨奏中被使用,拉威爾為穆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中「牛車」一段最早就是專門寫給F調低音號的。在管樂隊和行進樂隊中,B♭調低音號更受青睞,因為其音準與其他銅管樂器更加吻合。
雖然有這些不同調性的低音號,但所有的低音號都是實音記譜,也就是說譜面上的音代表實際的音高。低音號一般用低音譜號記譜。
按照結構和演奏時的姿勢,低音號可分為抱號和扛號兩大類。扛號就是蘇沙風,其外形是螺旋和一個上方向前的喇叭口,演奏時螺旋部分置於演奏者肩上,行進樂隊使用較多。抱號多用於室內演奏,演奏時置於音樂家大腿上或大腿之間。號口向上的低音號是最常見的抱號,有時也叫做「音樂會低音號」;另一種號口向前的低音號有時稱作「錄音用低音號」。
按照按鍵的數量,低音號有"三鍵"、"四鍵"、"五鍵"和"六鍵"之分。三鍵低音號是最基本、最經濟的配置。四鍵低音號的第四鍵一般起到降低四度的作用,與低音長號的變音鍵類似。五鍵低音號受到職業級演奏家的青睞。六鍵低音號多出現於F調低音號。
上低音號有時也叫做巴里東號(Baritone Horn),其尺寸比低音號小,音高比低音號高一個八度。
作用
現代交響樂隊的一員,屬於銅管聲部,演奏時通常坐在第3長號(低音長號)的外側。傳統上,低音號在交響樂隊中起到加強銅管、木管低音和低音提琴聲部的作用。交響樂隊通常只使用一個低音號,但是在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理查·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阿爾卑斯交響樂》、肖斯塔科維奇的《第四交響曲》及白寮士的《幻想交響曲》等作品中,交響樂隊需使用兩個低音號,在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中,樂隊使用了一個低音號和一個高音低音號(小低音號)。其他使用低音號的知名作曲家包括馬勒、普羅科菲耶夫、艾爾加等。伯遼茨的《幻想交響曲》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低音號交響樂作品,在它的第5樂章中低音號首次作為領奏樂器被賦予了獨奏片段,而且這部交響樂作品對於低音號演奏的困難程度是每一位低音號演奏者所共知的,並被作為各大樂團考試的必考片段。隨著音樂的發展,低音號越來越多得走向獨奏的位置。為低音號寫過交響或管樂協奏曲的作曲家主要有約翰·威廉斯 (譜寫了第一首為獨奏低音號創作的協奏曲)、Don Haddad等。
低音號在管樂隊中是必備的低音樂器,扮演整個樂隊低音基礎的角色。
行進樂隊廣泛使用低音號,但在其中低音號時常以蘇沙風的形式出現。
低音號是傳統的銅管五重奏的基本樂器之一。
另外,低音號在爵士樂中也有重要地位。在早期爵士樂的室外演出中,經常用低音號來代替音量不夠響亮的低音提琴。
演奏技巧
低音號的演奏技巧與其他銅管樂器類似。吐音,連音,長音是基本功。低音號亦可雙吐,三吐或彈吐,但是在演奏中較少使用。迴圈呼吸也是某些低音號演奏家所掌握的技巧之一。低音號的發音可以相當靈巧,演奏一些快速炫技的片段,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加拿大銅管五重奏改編的野蜂飛舞。
雙音是一種低音號演奏家在吹奏樂器發音的同時,震動聲帶發出另一個音的演奏技巧,就像是「一邊吹號一邊唱歌」。該技巧主要在現代作品中使用。挪威低音號演奏家Øystein Baadsvi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創作的Fnugg(挪威語,意為「像雪花一樣的小東西)中這種技術得到了充分的應用。
參見
外部連結
銅管樂器 | |
軍號 | 短號 | 小號 | 柔音號 | 圓號 | 長號 | 中音號 | 上低音號 (細管/粗管)| 有鍵低音長號 | 低音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