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市政廳
多倫多市政廳 | |
---|---|
Toronto City Hall | |
概要 | |
建築風格 | 現代主義建築 |
地點 |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 |
地址 | 皇后西街100號 (100 Queen St W) |
座標 | 43°39′12″N 79°23′02″W / 43.65333°N 79.38389°W |
起造 | 1961年11月7日[1] |
啟用 | 1965年9月13日[1] |
造價 | 3100萬加拿大元[1] |
擁有者 | 多倫多市政府 |
設計與建造 | |
建築師 | 維爾尤·勒維爾 |
結構工程師 | 漢斯卡爾·班德爾 |
翻新團隊 | |
建築師 | 布魯斯·桑原 |
網站 | |
http://www.city.toronto.on.ca/city_hall/index.htm | |
地圖 | |
多倫多市政廳(英語:Toronto City Hall)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中心皇后西街與卑街的交界處,是多倫多市政府的總部所在,亦是多倫多的第四代市政廳。市政廳連同對出的彌敦菲臘廣場皆由芬蘭建築師維爾尤·勒維爾設計,於1965年開幕,取代於1899年落成的舊市政廳[2]。此處原為第一代多倫多華埠所在;為了進行市政廳及廣場工程,該處的建築於1950年代拆卸[3],而中區華埠亦往西遷移至士巴丹拿道夾登打士西街一帶。
市政廳由兩座不同高度的大樓組成,而兩座大樓的平面均呈弧狀。東大樓樓高99.5公尺(326英尺),設有27層;而西大樓則樓高79.4公尺(260英尺),設有20層。呈飛碟形狀的市議會議事廳座落兩座大樓之間,整體佈局有如兩雙手守護著議事廳,而從高空俯瞰則有如一隻睜開的眼睛[4]。市政廳的獨特外形令其成為多倫多市的主要地標之一;多倫多市的市旗[5]、市徽[6]和標誌皆以市政廳為主題。另外,《生化危機》電影系列中浣熊市市政廳的原景即為多倫多市政廳。
歷史
多倫多的第三代市政廳(即舊市政廳)於1899年落成,由多倫多的市政機關和約克縣法庭共用。到了20世紀20年代,大樓的空間已不敷應用,市府因此尋求應對方法。然而,隨著經濟大蕭條展開,市府增建辦公空間的計劃亦告吹,當局只好在市內其他地點設立衛星辦公室,以及善用市政廳的內部走廊空間[7]。
隨著大多倫多市(Metro Toronto,簡稱大多市)於1953年成立,市內市政機關辦公空間短缺的問題亦更見迫切,市議會遂委託三家本地建築師樓聯手設計新市政廳大樓[8]。三家公司於1955年公佈其設計:大樓為一座現代主義建築,設計靈感來自紐約市的聯合國總部大樓[8]。時任市長彌敦·菲臘對設計感到失望[8];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指設計毫無新意("a cliché already dated"),而沃爾特·格羅佩斯則認為「這種差劣的偽現代主義設計不配多倫多市」("a very poor pseudo-modern design unworthy of the city of Toronto")[9]。多倫多市選民亦於同年舉行的市選中否決新市政廳工程的撥款安排[9]。
在彌敦·菲臘的爭取下,多倫多市議會於1956年9月通過舉行國際設計比賽來徵求新市政廳設計;選民並於同年12月舉行的市選中通過此安排[10]。比賽截止日期為1958年4月18日,當局總共收取了510份設計。五人評選委員會的甄選程序展開後,其中一名評判埃羅·沙里寧遲了一天半才抵達多倫多,當時其他評判已選出七項入圍作品,當中包括一份來自貝聿銘團隊的設計[11],但維爾尤·勒維爾的設計則沒有入圍。沙里寧看過被淘汰的設計後,不但認為勒維爾的設計應該入圍,更游說另外兩名評判支持此設計[12]。評選委員會於1958年9月26日公佈比賽結果,最終由勒維爾的設計脫穎而出[13]。
新市政廳動土儀式於1961年11月7日,經過接近四年的工程後於1965年9月13日開幕;勒維爾在開幕儀式前十個月去世[1]。項目耗資約3100萬加拿大元[1]。
圖片
-
謝亞劇院(Shea's Hippodrome)是其中一座為興建新市政廳而拆卸的建築
-
市議會議事廳內部
-
多倫多市旗
-
多倫多市徽:金色部分代表市政廳大樓,藍色部分則代表天空[6]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Toronto City Hall tour - a brief history. toronto.ca. [2011-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7).
- ^ Ian Chodikoff "Days of Future Passed." The Canadian Architect. Vol. 50. Iss.8 (2005):26-27. Print. City of Toronto Archives. Toronto’s New City Hall. n.p. , n.d. Web. 17 September 2010.
- ^ Yee, Paul, Chinatown: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of Victoria, Vancouver, Calgary, Winnipeg, Toronto, Ottawa, Montreal and Halifax, Toronto, ON, CAN: James Lorimer & Company Limited, 2005
- ^ Toronto's Twin Towers Turn Twenty - page 4. [2011-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8-16).
- ^ City of Toronto: Toronto Protocol - City of Toronto flag. toronto.ca. [2012-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0).
- ^ 6.0 6.1 City of Toronto: Toronto Protocol - Coat of Arms and motto. toronto.ca. [2012-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3).
- ^ Osbaldeston, p.84
- ^ 8.0 8.1 8.2 Osbaldeston, p.90
- ^ 9.0 9.1 Osbaldeston, p.91
- ^ Osbaldeston, p.92
- ^ City of Toronto Archives: Toronto's New City Hall. toronto.ca. [2012-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5).
- ^ Osbaldeston, p.94
- ^ City of Toronto Archives: Toronto's New City Hall and its architect, Viljo Revell. toronto.ca. [2012-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引用書籍
- Osbaldeston, Mark. 11: Toronto City Hall, 1925-1955 / Built to Different Plans. Unbuilt Toronto: A History of the City That Might Have Been. Toronto: Dundurn Press. 2008: 91, 94 [201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