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舞蹈
土著舞蹈
有的舞蹈源於土著越人傳統,比如「螞舞」、「女巫舞」、「銅鼓舞」、「扁擔舞」、「弄臘」、「繡球舞」、「撈蝦舞」等。這些舞蹈或源於駱越先民的生活、生產方式,風悄習俗,或源於土著民族部落的圖騰、祖先或神靈崇拜。在其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受外民族文化影響較少,至今仍保留著濃重的越文化色彩,流傳於桂西北和桂西南的偏僻山鄉。如天峨縣螞節中表演的「螞系列舞」,較全面地反映了壯族先民祭把、征戰、生產和生活的情景,殘留著一些母系社會和青蛙崇拜的遺風。其中某些人型舞蹈場面和舞蹈姿態造型與左江崖壁畫的舞人圖像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是研究壯族無民圖騰文化的話化石。又如流傳於桂西南的「女巫舞」,是一種以神靈附體為特點的小型巫術交感舞蹈。巫婆雙手持銅鏈或天琴起舞,動作靈巧秀美,動律鮮明憑永,形式新穎獨特,是駱越巫風的遺韻。再如流傳於紅水河與右江沿岸的。「扁擔舞」和「打礱舞」,早在唐朝已有記載,它是中國南方稻作文化的產物。反映壯族人民愛情的「繡球舞」,在宋代古籍中亦有記載。這一類型的舞蹈,目前雖然流傳不夠廣泛,但民族特色濃厚。
受中原文化影響的舞蹈
有的舞蹈源於中原文化,如「龍」、「獅」、「麒麟」、「鳳凰」、「弱翠」、「白馬」、「蚌姑」、「鯉魚」、「白鶴」、「花鳳」、「金雞」等擬獸舞蹈,以及「茅山」、「僧公」、「道公」、「舞火貓」等民間祭把舞蹈和「採茶」、「春牛」等節令習俗歌舞。這些舞蹈傳入壯族地區後,得到廣泛流行,在逐步演變過程中壯化了,成為壯族舞蹈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流行於左江流域的「採茶歌舞」,已改用壯語演唱,並吸收了當地師公舞蹈語彙,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形式與風格。
受荊楚文化影響的舞蹈
有的舞蹈源於荊楚文化,這類文化形態的舞蹈以流行於桂中、桂西北的「師公舞」和桂南的「跳嶺頭」為代表。這是一種「以巫扮神、以舞降神」為基本特徵的民間祭把禮儀中,由巫師(師公)戴木製面目扮神作舞的舞蹈,因此俗稱「調(跳)神」、「調鬼」等。這種舞蹈形式約於戰國後期隨著楚國版圖擴大到嶺有北部而傳人廣西桂北地區。「師公舞」的禮儀和表寅形式及內容較好地滿足了當地群眾希冀豐收、人丁興旺的需求和願望,又能適應人民口益提高的審美情趣,很快被駱越先民所接受,並與土轉的越文化滲透融匯,與當地山歌、舞蹈、民間故事相結合,演變成一種包括舞蹈、民間文學、音樂、民俗、戲劇和巫術宗教等複雜內容的一種師公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流傳不衰。唐末之後,又受到道教內影響而逐步形成了「梅山教」這一民間宗教組織,現師公均自稱信梅山教。該教奉唐、葛、周為始祖,借用道教的禮儀與科儀法事,為民間符篆祈攘。此外,還共奉許多道、佛教神抵及各自的民族祖神,如桂西北內莫一大王,桂南的諫議候王,桂中的甘王、馮泗、金輪和銀輪等。由於各地供奉的神靈不同,因此師公舞的跳神舞蹈也名目繁多,各不相同。一般都以神名命名,如「莫一大王舞」、「三元舞」等。其中獨舞形式最勺典型,但也有雙人舞、三人舞、群舞和帶有一些簡革悄節、人物的戲劇雛形。其舞蹈動律比較統一的特正是:膝部要顫,胯部要扭,下身要晃,腕部要繞,語彙豐富,動律突出。
參考資料
胡勖主編,《中華舞蹈志》 廣西卷.學林出版社,2004,ISBN 978780668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