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塞西爾·羅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非常尊敬的
塞西爾·約翰·羅茲
PC
第7任開普殖民地總理
任期
1890年7月17日—1896年1月12日
君主維多利亞女王
州長亨利·尼斯
卡麥隆
夏喬士·羅便臣
前任戈登·斯普里格
繼任戈登·斯普里格
個人資料
出生(1853-07-05)1853年7月5日
 英國赫特福郡比沙普斯托福
逝世1902年3月26日(1902歲—03—26)(48歲)
 開普殖民地穆桑貝格英語Muizenberg(今 南非
墓地 南羅德西亞馬托博(今 辛巴威
20°25′S 28°28′E / 20.417°S 28.467°E / -20.417; 28.467
國籍 英國
公民權 英國
配偶未婚
親屬法蘭西斯·威廉·羅茲(父親)
路易莎·皮科克·羅茲(母親)
法蘭西斯·威廉·羅茲(兄弟)
母校牛津大學奧里爾學院
職業商人
政治家

塞西爾·約翰·羅茲PC(英語:Cecil John Rhodes,1853年7月5日—1902年3月26日)[1],英裔南非商人,礦業大亨與政治家。1890年至1896年間出任英國開普殖民地總理。羅茲是英國帝國主義的擁戴者,從屬於他的不列顛南非公司在當時控制了今日的辛巴威尚比亞地區,並在境內成立了以其命名的羅德西亞殖民地。他當時曾經構思過一項貫通南北非,連接開羅開普敦的鐵路基建計劃,以維繫當時英國遼闊的非洲殖民地。該鐵路大部分路段皆順利完峻,惟蘇丹至烏干達路段,由於蘇丹戰爭的緣故,一直未能動工。經歷了半個世紀,直至1964年,北羅德西亞併入了尚比亞共和國。在1980年,剩下來的南羅德西亞亦宣佈獨立,並成立了辛巴威共和國,該地區的殖民歷史就因此告一段落。

羅茲非常熱衷於教育事業,南非的羅德斯大學(Rhodes University)就是以羅茲為名。羅茲設立了羅德獎學金。此外,他是世界鑽石業壟斷集團—戴比爾斯的創始人。這間公司現時的毛坯鑽石銷售額占了全球銷售額的40%,在以往一度占全球銷售額的90%。[2]

歷史學家理查·A·麥克法蘭(Richard A. McFarlane)稱羅茲為「不可或缺的南非與大英帝國歷史參與者,其地位如同喬治·華盛頓亞伯拉罕·林肯之於美國歷史……19世紀末的南非歷史,大部分都由塞西爾·羅茲書寫。」[3]

童年

英國

羅茲於1853年7月5日出生於英格蘭赫特福郡比沙普斯托福。他是法蘭西斯·威廉·羅茲(Rev. Francis William Rhodes)與路易莎·皮科克·羅茲(Louisa Peacock Rhodes)的五子。羅茲的父親是國教會副主教,以報道時間從未超過10分鐘為榮。他有一個擔任軍官的兄弟,也叫法蘭西斯·威廉·羅茲。

羅茲在九歲時入讀當地文法學校,但很快地在1869年因哮喘而退學。據巴茲爾·威廉斯(Basil Williams)稱,羅茲在「他父親的眼皮底下繼續讀書……他的健康很差,他的家人開始擔心他患上了結核,以前有幾個家人得過這個病。他的父親下定決心,要把他送到外國,經歷一次旅程,到達一個更好的環境。赫伯特(Herbert,他的兄弟)已經在南非納塔爾(Natal)建立了一個種植園。所以,他出國乘船航往南非,到納塔爾會合赫伯特。旅程為期70天,他最終在1870年9月1日抵達目的地。首次踏足非洲的是一個瘦高、貧血、金髮、害羞與舉止含蓄的男孩。」[4]羅茲的家人希望當地較為溫暖的氣候能改善他的健康。他的家人期望他能協助長兄赫伯特[5]打理棉花種植園。[6]

兒時的羅茲。

南非

16歲時的羅茲。

初到非洲,羅茲靠姑媽蘇菲亞(Sophia)借給他的錢維生。[7]在探望了住在Pietermaritzburg的納塔爾測量總監(Surveyor-General of Natal)D·C·薩瑟蘭博士(Dr. P.C. Sutherland),他開始對農業感興趣。羅茲到了Umkomazi會合長兄赫伯特。當地不適宜種植棉花,他們的嘗試失敗了。

1871年10月,時年18歲的羅茲與長兄赫伯特離開納塔爾,去往金伯利鑽石場。在N M Rothschild & Sons金援下,羅茲在接下來的17年裡,一直在收購當地的小型鑽石礦場。1889年,他與一間以倫敦為基地的辛迪加結成了戰略夥伴關係,建立了他在世界鑽石行業的壟斷地位。雙方同意操控世界鑽石供應量,以維持鑽石的高昂價格。[8][9]羅茲監督長兄的工作,並以長兄的名義投機。在這段時間裡,與他共事的有約翰·X·梅里曼查爾斯·拉德(Charles Rudd)。兩人日後成為羅茲在戴比爾斯尼日石油公司(Niger Oil Company)的合伙人。

19世紀80年代,開普頓根瘤蚜災情嚴重,多間葡萄園被毀。染病的葡萄都被挖出,原地種上新植物。當地農民正尋求一種可以替代葡萄的植物。1892年,羅茲資助了Nooitgedacht的拓荒者水果種植公司(Pioneer Fruit Growing Company)。這間公司由英國人哈利·皮克斯通(Harry Pickstone)開辦,他曾經在加利福尼亞種植水果。[10]珀西·莫爾蒂諾(Percy Molteno)才剛剛成功把冷藏商品出口到歐洲。1896年,在諮詢了莫爾蒂諾的意見後,羅茲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水果出口業與Groot Drakenstein、威靈頓與Stellenbosch三地的農場上。[11][12]一年之後,他買下了羅納(Rhone)與Boschendal兩個葡萄園,委任赫伯特·貝克爵士在當地設計建造一棟平房。[10][13]羅茲的決定很明智,他的葡萄園很快發展為羅茲水果農場(Rhodes Fruit Farms),這個農場是今日開普敦水果業的中流砥柱。[14][15]

教育

羅茲在牛津英王愛德華街6號的故居,在地下一層有他的胸像。

1873年,羅茲把農場交給生意夥伴拉德打理,返國完成學業。他入讀了牛津大學奧里爾學院。但羅茲在讀了一個學期的書後,就再度出國了。在三年後,他才再度返國,繼續學業。羅茲深受約翰·拉斯金在牛津大學的就職演說打動,拉斯金影響了羅茲對大英帝國的觀點。他的同學有詹姆士·羅奇福特·馬奎爾(James Rochfort Maguire,後為牛津大學萬靈學院研究生,不列顛南非公司董事)、查爾斯·麥特卡夫等人。深造期間,羅茲開始推崇「牛津制度」。他設立獎學金也是出於這個原因:「無論是在哪一個行業 - 除了科學界 - 牛津人都在頂層。」

在這段時間裡,他在Apollo University Lodge加入了共濟會。羅茲個人雖然不贊同這個組織,但他一直是共濟會會員。對共濟會的失望,催生了他設立自己的、以擴張大英帝國為目的的秘密組織的構思。[6][16]

鑽石

羅茲素描像,由維奧萊特·曼納所繪。

深造期間,羅茲在金伯利的活動仍然很頻繁。在出國之前,他與拉德從Big Hole搬遷到老德爾比斯(Vooruitzicht)。地名來自農民約翰尼斯·尼可拉斯·德·比爾(Johannes Nicolaas de Beer)與其兄弟德瑞克·阿諾爾德斯(Diederik Arnoldus)。1839年,在購得Koranna首領David Danser的土地後,David Stephanus Fourie開始允許德·比爾家與其他阿非利卡家庭進入當地耕種。這個地區以莫德爾河為起點,一路沿Vet River北上,最後以法爾河為終點。[17][18][19]

1874年-1875年間,鑽石場的效益不容樂觀,但羅茲與拉德堅持要留下,鞏固他們在當地的利益。兩人認為,在較為柔軟、呈現黃色的岩層後,會有堅硬的、表明此地蘊藏著大量鑽石的慶伯利岩。在當時,抽乾礦井積水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羅茲與拉德獲得了一份合約,抽乾三個主要礦井的積水。這時,還是小孩的吉姆·B·泰勒(Jim B. Taylor)首次遇見了羅茲。羅茲在返國深造時,與羅拔·登打士·嘉咸(Robert Dundas Graham)一起在牛津住。嘉咸後來入伙羅茲的生意,成為後者的生意夥伴。[20]

1888年3月13日,羅茲與拉德成立了戴爾比斯礦業公司(De Beers Consolidated Mines),合併了多間公司。其資產當時價值200,000英鎊。

南非政治

1880年,羅茲準備進入開普公共生活。1877年,約翰·查爾斯·莫爾蒂諾爵士(Sir John Charles Molteno)當政期間,Griqualand West併入了開普殖民地。當地在開普議會(Cape Parliament)占有六個席次。他選擇參加西巴克利(Barkly West)議員選舉,這是一個鄉下選區,居民以布爾人為主。當地人民很忠心,雖然羅茲在詹姆森突襲(Jameson Raid)中選擇了反對川斯瓦,但是,他們仍然支持他,使他終身擔任當地議員。

羅茲獲選為議員時,議會的首要任務是為巴蘇陀蘭的未來出謀劃策。戈登·斯普里格爵士為首的政府,努力在1880年的槍炮戰爭(Gun War)平息後重建當地秩序。政府出台新法律,解除非裔居民的武裝。1890年,羅茲上台擔任首相,引入多個有利於礦井、工廠所有者的法令。格倫·格雷法令(Glen Grey Act)間接將黑人驅離家園,為工廠騰出空間。獲得選舉權的黑人日益增加,羅茲的優勢也逐漸喪失。為此,他提高了投票的要求,對開普敦投票資格(Cape Qualified Franchise)產生了巨大影響。[21]羅茲還改革了教育制度。

羅茲的政策都是在配合大英帝國在南非的擴張,如棚屋稅(Hut tax)。但他沒有直接控制川斯瓦的權力。羅茲經常反對川斯瓦政府的政策。他相信,他能運用他的金錢與影響力推翻現時的政府,然後取而代之的是親英政府。

1895年,羅茲支持了一次對川斯瓦的突襲,即臭名昭著的詹姆森突襲。這個行動得到了英國殖民地大臣約瑟夫·張伯倫默許。行動遭到了災難性的失敗,羅茲被迫引咎辭職。他的長兄,上校法蘭克·羅茲(Col. Frank Rhodes)被川斯瓦政府控告叛國罪,差點被判死刑。這次行動還引發了第二次馬塔貝萊戰爭(Second Matabele War)與第二次布爾戰爭

擴張大英帝國

羅茲與帝國要素

「巨人羅茲」,笨拙雜誌諷刺漫畫,在1892年羅茲宣布在開普敦與開羅之間鋪設一條電纜的計劃後推出。

羅茲運用他的財富與生意夥伴,如阿佛烈·貝特(Alfred Beit),實現帝國夢想。他從當地酋長手中獲得採礦特許權(Mineral concessions),企圖拓展大英帝國在非洲的版圖。與競爭對手相比,羅茲擁有不少優勢:他資金宏厚,又有被稱為「帝國要素」的政治優勢。他利用與地方議員、英國專員的良好關係,簽署了一系列獨立但有聯繫的採礦特許權條約,組建英國的保護國。這種手法,既有合法性,又有安全性。羅茲戰勝了眾多對手。帝國擴張與資金投資攜手並肩。[22]

「帝國要素」,是一把雙刃劍:羅茲不想把英國屬土交給殖民地部的官僚管理,想把管理權交給英國移民、地方政治家與總督。這令許多英國人不滿,也受到英國傳教士的反對。羅茲贏得了這場鬥爭:他的財力勝過殖民地部,管理人員的薪酬由他支付,而不是殖民地部。他的舉動不但增進了他自己的利益,還增進了英國的利益:阻止葡萄牙人德國人乃至布爾人遷入中非。這些目標都通過取得採礦特許權達成。[22]

條約、特許權與特許

羅茲試圖獲得馬塔貝萊蘭(Matabeleland)的採礦特許權,但遭到當地國王洛本古拉(Lobengula)的拒絕。1888年,他再度嘗試,派出受到國王信任的傳教士羅伯特·莫法特(Robert Moffat)之子約翰·莫法特(John Moffat)遊說國王簽署條約。莫法特的使者,法蘭西斯·湯普森(Francis Thompson)到馬塔貝萊蘭的都城布拉瓦約,向國王保證,在條約簽署後,在當地挖礦的白人不會超過10個。國王聽信了他的話,簽署了條約。湯普森的承諾沒有兌現,而且,根據條約,公司可以為採礦進行一切有必要的行動。國王后來才意識到條約的本質,企圖推翻條約,但遭到英國政府的無視。[22]

在取得馬塔貝萊蘭的採礦特許權後,1899年,羅茲的不列顛南非公司獲得了英庭特許,可以統治在林波波河以北、大湖以南的土地,在當地組建警察部隊,簽署條約,獲得特許權。此後,他在贊比西河以北簽署了多個條約:在Barotseland與當地國王露彎尼克(Lewanika)簽署了條約,在姆韋魯湖卡贊貝王國簽署了條約(由阿佛烈·夏普代理)。羅茲企圖取得富礦的加丹加的採礦特許權(同樣由夏普代理),但遭到當地統治者的拒絕,還遇上了與他一樣殘酷無情的競爭對手:比利時人踏著當地人的屍體,建立了剛果自由邦[23]

羅茲還想把貝專納納入公司的版圖。但三位札那國王,包括卡馬三世(Khama III),啟程前往英國,遊說公眾維持殖民地部的管理,不要把貝專納交給羅茲,他們獲得了成功。羅茲因此說:「被這些黑鬼完全打敗是恥辱。」[22]

因為蘇格蘭傳教士積極爭取終結奴隸貿易,所以,英國殖民地部決定由他們來管理英屬中非。英國中非專員哈里·強斯頓爵士(Sir Harry Johnston)與他的繼任人夏普都在協助羅茲,確保公司的東北領土的安全。強斯頓同意羅茲的擴張觀點,但不親近移民,不想與非洲人交易。

布爾戰爭

法國漫畫,諷刺羅茲在戰爭期間被圍困在金伯利。

第二次布爾戰爭期間,羅茲到了金伯利,好計算政府動用資源保衛城市的政治風險。軍方覺得他是個負累,覺得他令人難以忍受。陸軍中校Kekewich(Lt. Col. Kekewich)就覺得他不能與軍方配合。[24]而羅茲則堅持要求軍方採用他的計劃,不應盲從命令。[6][25]儘管雙方存在分歧,但羅茲的公司還是協助了城防工作,比如提供食水、建造維修製冷設備、建造堡壘、製造了獨一無二的「塞西爾長管炮」,還製造了一條裝甲列車[26]他還運用自己的職位、影響力,遊說英國政府出兵解圍,在媒體上發放消息說城市的情況很危急。原本要攻打布爾城市的英軍大部隊最後派來了支援,為金伯利解圍。[27]

羅德西亞

1896年,羅茲與恩德貝勒人在馬托博山和談,由羅伯特·貝登堡所繪。

不列顛南非公司有自己的警察部隊,即不列顛南非警察(British South Africa Police),以控制馬塔貝萊蘭與馬紹納蘭(Mashonaland)。公司希望能發現又一個維瓦特斯蘭,開始發掘紹納人(Shona)的古金礦。但當地的黃金蘊藏量很低,很多白人移民都改為耕田,而不是挖礦。恩德貝勒人與紹納人分別在1893年與1896年起義反抗歐洲移民,均被公司警察擊敗。在美國人弗雷德里克·羅素·伯納姆殺害恩德貝勒人精神領袖Mlimo後,羅茲手無寸鐵地走進恩德貝勒人要塞馬托博山和談。他遊說Impi放下武器,結束第二次馬塔貝萊蘭戰爭(Second Matabele War)。[28]

1894年末,不列顛南非公司的領土被統稱為贊比西亞(Zambesia),名從贊比西河。這片土地面積達1,143,000平方公里,在林波波河與坦加尼喀湖之間。1895年,它的名稱正式改為羅德西亞,說明了羅茲在當地移民之間很受歡迎,而且羅德西亞這個名字,在1891年開始就已經作為當地的非正式名稱了。三年後的1898年,贊比西河以南的地區正式更名為南羅德西亞。而西北、東北羅德西亞兩名則在1895年啟用,兩地後合併為北羅德西亞,即後來的尚比亞。[29][30]

羅茲希望逝世後葬於馬托博山。1902年,他在開普逝世後,遺體由火車運載到南羅德西亞。幾位恩德貝勒酋長出席了葬禮。酋長請求取消鳴槍敬禮的儀式,因為他們認為,這個儀式會打擾亡者的靈魂。恩德貝勒人為他舉行了當地皇家規格的葬禮,Bayete。羅茲最後葬於林達·斯塔爾·詹姆森(Leander Starr Jameson)等在第一次馬塔貝萊蘭戰爭中戰死的英軍士兵旁邊。[31]

連接開普敦與開羅的紅線

1914年非洲地圖,可見英國控制了開普到開羅的大部分地區。

大英帝國的許多國民,包括羅茲,都有一個夢想:在開普與開羅之間,連起一條紅線。(在政治地圖上,英國領土常以紅色或粉紅色表示)羅茲一直在擴張帝國在南非的領土。他與不少人都認為,實現這個夢想的最快方法是建造「連結領土、優化管理、加快軍隊應變速度、有益於移民、促進貿易」的開羅-開普敦鐵路

實現這個夢想絕非輕而易舉,法國在19世紀80年代也有一個戰略,意圖橫跨非洲大陸,連結自身在西部與東部的殖民地。葡萄牙亦有自己的粉紅地圖計劃,同樣企圖連結自己在非洲東西兩側的殖民地。

逝世與影響

羅茲在南非政壇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力,其中南羅德西亞(現為辛巴威)和北羅德西亞(現為尚比亞)均以他命名。他的健康一直很差。羅茲在16歲時離開英國,到南非去,就是為了舒緩心臟病。1872年,在返國途中,他的心肺疾病再次惡化,醫生認為他只能再活六個月。回到南非後,羅茲的健康得到了改善。步入40歲後,他的心臟病日益嚴重,最後,在1902年梅森堡(Muizenberg)海邊的一座茅屋裡,他因心臟衰竭而病逝,享年48歲。[1]政府安排了一場盛大的葬禮,把他的遺體用火車由開普運到羅德西亞,途經每一個站點都會停下來一段時間,讓哀悼者前來哀悼。最後,羅茲被安葬在布拉瓦約以南約35公里(22英里)的World's View。墓地現為馬托博國家公園的一部分。

羅德獎學金

在他的遺囑裡,他希望後人能成立一個獎學金,即為羅德獎學金[32]這個獎學金,是世上首個國際研究計劃(International study programme)。獎學金向英國殖民地、德國的學生開放,使他們有機會在牛津大學深造。

爭議

羅茲的支持者認為他為南非帶來了政治和物質基礎設施。但是批評家們指出他從1890年到1896年擔任開普殖民地總理的期間,當時他的政府通過提高投票的財務資格有效地限制了非洲黑人的投票權利。同時,他曾經說過:「我永遠不能接受這樣的立場,即我們應該因為他的膚色而取消一個人的資格。」

羅茲是一個狂熱的帝國主義分子,他知道侵略和掠奪海外殖民地可以轉嫁國內社會經濟危機,維持本階級的統治。因此,他歇斯底里地鼓吹侵略戰爭。有一次,他參加了倫敦一個工人區失業工人的集會,聽到了充滿「麵包!麵包!」的呼聲,事後他赤裸裸地說:「為了使聯合王國4000萬居民避免內戰,我們這些殖民主義政治家應當占領新的領土,來安置過剩的人口,為工廠和礦山出產的商品找到新的銷售地區。我常常說,……要是你不希望發生內戰,你就應當成為帝國主義者。」

羅茲曾經說:「我認為我們是世界上第一種族,我們居住的世界越多,對人類的生活就越好。」他最著名的願望是能夠在開羅和開普敦之間劃出一條「紅線」,在不離開英國領土的情況下修建橫跨整個非洲大陸的鐵路。羅茲在南非的經歷使他被認為是19世紀典型的帝國主義者和種族主義者。

但即使在他的影響力達到頂峰之時,他在英國也頗有爭議。其中最臭名昭著是他對1895年災難性的詹姆森突襲的支持。在那次突襲中,一支小型英國部隊試圖推翻富有黃金的川斯瓦共和國的非洲裔總統保羅·克留格爾。突襲促使第二次布爾戰爭爆發,成千上萬人喪生。

2002年,英國公布100名對英國最偉大的人物名單中,羅茲不入其中,也反應出他在英國人心中的地位[33]。由於羅茲在南非的爭議,開普敦大學在2015年4月9日宣布拆除備受爭議的羅茲雕像,引發英國學術界對羅茲的歷史反思。羅茲的母校牛津大學奧利爾學院的學生團體自2015年以來也展開主張拆除他的雕像辯論[34]

政治觀點

塞西爾·羅茲相片

羅茲之所以極力擴張大英帝國,是因為他相信盎格魯-撒克遜人命中注定要成就偉業。在遺言中,他對英國人說:「我堅持,我們是世上第一的種族的說法,也堅持我們占地越多,越有利於人類的說法。」羅茲希望大英帝國成為一個超級強權,所有以英裔為主流民族的國家,都是帝國的成員,當中包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開普殖民地,在英國國會內都占有席次。[35]他設立的獎學金,美國學生也可以申請,據他說,目的是在美國學生間培養親英派,他日使美國重新加入大英帝國。因為羅茲尊敬德國人德皇,所以德國學生也可以申請他的獎學金。他相信,世界最後會由英國、美國與德國統治,並會帶來長久的和平。[7]

在英國國內政治上,羅茲是自由黨的支持者。[7]他甚少涉足國內政壇,唯一一次是表態支持由查爾斯·史都華·帕內爾所領導的愛爾蘭國會黨。羅茲為此耗費了巨額金錢,[6][7]他支持的條件是自治的愛爾蘭在英國國會要有代表席次。[7]在布魯與一已為人妻的女子傳出緋聞後,羅茲對他的支持仍然沒有改變。[6]

羅茲與大多數開普殖民地英國移民不同,他對荷蘭移民比較寬容。他支持公立學校教授荷蘭文,還為此借出貸款。羅茲擔任首相時,廢除了許多英國移民針對荷蘭移民設立的法律障礙。他是荷蘭移民、阿非利卡黨黨魁Jan Hofmeyr的好友,他也是在阿非利卡人的支持下當上總理的。[6][7]羅茲主張擴大開普殖民地的政府,因為他喜歡地方自治,勝過倫敦的中央集權。[36]

大眾文化

  • 馬克·吐溫曾在記行,Following the Equator中諷刺他,交代他是怎麼得到第一桶金,這些都是虛構的。
  • John Crowley的小說,Great Work of Time以他的所建立的秘密組織為主軸。
  • 1936年的傳記電影非洲的羅德斯即以他為題。
  • 1996年,BBC推出了一個劇集,名為Rhodes: The Life and Legend of Cecil Rhodes,介紹他的一生。
  • Wilbur Smith著有多部有關他的小說。
  • 在James A. Michener的小說,The Covenant中,他是一個外圍角色。
  • 羅德紀念堂在加拿大劇集The Adventures of Sinbad中,被當成神殿。

註腳

  1. ^ 1.0 1.1 "Death of Mr. Rhodes", The Times, 27 March, 1902.
  2. ^ Martin Meredith. Diamonds Gold and War.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7. ISBN 1586484737. 
  3. ^ Richard A. McFarlane, "Historiography of Selected Works on Cecil John Rhodes (1853–1902)", History in Africa, Vol. 34, 2007, pp. 437 - 446.
  4. ^ Basil Williams. Cecil Rhodes, Makers of the 19th century. London: H. Holt & Company. 1921. ASIN B0024DGB8Q. 
  5. ^ 並非板球運動員赫伯特·羅茲
  6. ^ 6.0 6.1 6.2 6.3 6.4 6.5 Thomas, Anthony. Rhodes: The Race for Africa. London Bridge. November 1997. ISBN 978-0312169824. 
  7. ^ 7.0 7.1 7.2 7.3 7.4 7.5 Flint, John. Cecil Rhode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November 1974. ISBN 0-316-28630-3. 
  8. ^ Edward Jay Epstein. The Rise and Fall of Diamonds. Simon and Schuster. 1982 [27 November 2008]. ISBN 0-671-4128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9. ^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British Overseas Empire. Taylor & Francis. 2005 [2012-08-22]. ISBN 0-415-3504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10. ^ 10.0 10.1 Boschendal. Boschendal Limited. 2007 [2012-08-22]. ISBN 978-0-620-380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11. ^ Gerhard De Beer, Annemarie Paterson, Hennie Olivier. 160 Years of Export: The History of the Perishable Products Export Control Board. Perishable Products Export Control Board. 2003. ISBN 9780620309677. 
  12. ^ Information Bulletin no. 22. Stellenbosch: Fruit and Foo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1971. 
  13. ^ Desiree Picton-Seymour.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South Africa. Struikhof Publishers. 1989. ISBN 978-0947458010. 
  14. ^ A. G. Oberholster, Pieter Van Breda. Paarl Valley, 1687–1987. Human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 1987 [2012-08-22]. ISBN 0-7969-053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15. ^ Cecil John Rhodes. sahistory.org.za. [29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6). 
  16. ^ Apollo University Lodge no. 357: History: 1870–1914. Apollo357.com. 14 February 1911 [29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6). 
  17. ^ Eric Rosenthal. Famous South African surnames. 
  18. ^ F. Orpen. British Intelligence Records and Maps. 
  19. ^ Official Intelligence Report.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1879. 
  20. ^ Robert I. Rotberg. The Founder: Cecil Rhodes and the Pursuit of Pow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012-08-20]. ISBN 9780199879205. 
  21. ^ History of South Africa Timeline (1485-1975). MyFundi. [2012-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3) (英語). 
  22. ^ 22.0 22.1 22.2 22.3 Neil Parsons. A New History of Southern Africa. London: Macmillan. 1993. 
  23. ^ 參見條目Msiri英語Msiri
  24. ^ Phelan, T. The Siege of Kimberley. Dublin: M.H. Gill & Son, Ltd. 1913 [2012-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4). 
  25. ^ Thomas Pakenham. The Boer War. Avon Books. 1992. ISBN 0-380-72001-9. 
  26. ^ Roberts, Brian. Kimberley: Turbulent City. Cape Town: D. Philip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Historical Society of Kimberley and the Northern Cape. 1976 [2012-08-25]. ISBN 0-949968-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27. ^ J. Lee Thompson. Forgotten patriot.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 Press. 2007: 157 [2012-08-25]. ISBN 0-8386-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28. ^ Farwell, Byron. The Encyclopedia of Nineteenth-Century Land Warfare: An Illustrated World View. W. W. Norton & Company. 2001: 539 [2012-08-25]. ISBN 0-393-047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30). 
  29. ^ "First Records - No. 6 The Name Rhodesia", Northern Rhodesia Journal, Vol. II, No. 4, 1954, pp. 101 - 102.
  30. ^ Gray, J.A. "A Country in Search of a Name", Northern Rhodesia Journal, Vol. III, No. 1, 1956, pp. 75 - 76.
  31. ^ Domville-Fife, C.W.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first encyclopedic record of the greatest empire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Bristol: Rankin. 1900: 89. 
  32. ^ Cecil Rhodes & William Thomas Stead. The last will and testament of Cecil John Rhodes: with elucidatory notes to which are added some chapters describing the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ideas of the testator. "Review of Reviews" Office. 1902. 
  33. ^ Parkinson, Justin. Why is Cecil Rhodes such a controversial figure?. BBC News. 2015-04-01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7) (英國英語). 
  34. ^ We know from South Africa that toppling statues is no silver bullet – but it's a start | Eusebius McKaiser. the Guardian. 2020-06-09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2) (英語). 
  35. ^ Robert I. Rotberg, Miles F. Shore. The founder: Cecil Rhodes and the pursuit of pow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150 [22 June 2010]. ISBN 97801950496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8). 
  36. ^ 現代人容易混淆兩種不同的政府:羅茲所支持的地方自治政府,在當時稱為「殖民主義」,而相反的、由母國直接控制殖民地的政府,當時被稱為「帝國主義」。

進階閱讀

外部連結

官銜
前任:
戈登·斯普里格爵士
開普殖民地總理
1890–1896
繼任:
戈登·斯普里格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