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塔爾基興-上森德靈-福斯滕里德-菲爾斯滕里德-索爾恩

座標48°05′20″N 11°31′10″E / 48.08889°N 11.51944°E / 48.08889; 11.5194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塔爾基興-上森德靈-福斯滕里德-菲爾斯滕里德-索爾恩
州府 慕尼黑
經緯度: 48°05′20″N 11°31′10″E / 48.08889°N 11.51944°E / 48.08889; 11.51944
面積: 17.7631km²
人口: 91412人 (2014年12月31日)[1]
人口密度: 5,146人/km²
郵政編碼: 81379, 81475, 81476, 81477, 81479
電話區號: 089
地圖
地圖

塔爾基興-上森德靈-福斯滕里德-菲爾斯滕里德-索爾恩 於慕尼黑的位置

塔爾基興-上森德靈-福斯滕里德-菲爾斯滕里德-索爾恩(德語:Thalkirchen-Obersendling-Forstenried-Fürstenried-Solln)是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市轄第19區,於1992年由多個原較小的市轄區市分區德語Stadtteil合併而成。所謂的巴爾德高地(Balde-Höhe)即位於第19區,這是一座位於瓦恩貝格德語Warnberg修道院地帶的山丘(海拔573米),為慕尼黑市內的最高點。影響城市氣候的重要綠色通道(伊薩爾河谷福斯滕里德公園德語Forstenrieder Park、森德靈森林或是南公園德語Südpark (München)、西門子小樹林、森林墓園德語Waldfriedhof (München)等)也都毗鄰或通過該區,這是由差異很大的市分區所組成。

與第19區相鄰的分別是北部的市轄區哈德恩森德靈-西公園森德靈以及東部伊薩爾河對岸的市轄區下吉興-哈拉興。第19區以南和以西則組成了慕尼黑的城市邊界,位於南部邊界外側的是市鎮伊薩爾河谷普拉赫非建制地區福斯滕里德公園德語Forstenrieder Park以及位於西側的市鎮諾伊里德德語Neuried (bei München)

區分區

塔爾基興

塔爾基興聖瑪利亞堂

坐落在伊薩爾河西側低地的塔爾基興是城市南部最古老的聚居地之一,同時其所處的方位也因河流進行土地恢復德語Renaturierung後而形成了整座城市的一個重要的休閒及康樂場所。在塔爾基興設有如今的慕尼黑木筏水道德語Floßkanal (München),通過其上方的塔爾基興橋德語Thalkirchner Brücke可以便捷的通往伊薩爾河對岸、位於鄰區下吉興-哈拉興境內的海拉布倫動物園。而在塔爾基興一側河岸的東北方至屬森德靈管轄的弗勞歇德語Flaucher之間,有一條沿伊薩爾河伸展的大片綠道,這之中包含有森林和草地、遊樂場以及一個源自1800年落成的森林之家內的同名啤酒花園。

  • 塔爾基興,意即「河谷的教堂(Kirche im Tal)」,是在1268年被首次以書面提及。它於1818年與上森德靈和瑪利亞艾因西德爾共同組成為一個市鎮。其最初的地方中心位於聖瑪利亞堂德語St. Maria (Thalkirchen),這被證明是在聖母三十日德語Frauendreißiger進行贖罪的重要朝聖地。由於朝聖原因,塔爾基興興起了大量的客棧和啤酒花園德語Biergarten,以及後續的郊遊運輸[2]。塔爾基興的交通曾是通過伊薩爾河谷鐵路德語Isartalbahn相連。這些影響奠定了慕尼黑城市休閒事業基礎設施在19世紀末強勁增長的相互聯繫,例如吉林格公園、一個帶步道的私家綠地、一間茅舍、一片可供租船的小型水域以及其它設施。1890年,瑪利亞艾因西德爾浴場也正式開業[3]。塔爾基興於1900年1月1日被併入慕尼黑[4]。決定性的因素是在塔爾基興建立了木筏運輸的中心點,這是由於慕尼黑的筏運點因交通負荷而被摒棄。一個較為著名的塔爾基興人是作家威廉·延森德語Wilhelm Jensen
  • 鎮分區欣特布呂爾(Hinterbrühl)得名於當地的欣特布呂爾湖德語Hinterbrühler See。其中的「布呂爾(BrühlPriel)」意指被灌木叢覆蓋的草甸。1906年11月29日,內政部批准了這一地名,並自1907年1月1日起生效。

上森德靈

在原西門子區域內新建的塔式高樓(2014年)

上森德靈在地理上位於慕尼黑的城市南緣和伊薩爾河西側。市分區是從東部的城市快鐵線路(塔爾基興)延伸至西部(福斯滕里德)的南公園德語Südpark (München)。其北部邊界與市轄區森德靈-西公園相鄰,南部則與市分區索爾恩接壤[6]

它最初作為市分區從屬於塔爾基興,並在1900年1月1日被併入慕尼黑[7]。這一市分區的都市計畫大致上是作為混合區域考慮。其住房存量,包括更古老的住宅社區,都是被嵌入工業及商業用地中。上森德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歷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其起因是霍夫曼街周邊高度集中的西門子公司場所。那裡自1927年以來便建有一個分廠。當該公司在二戰後將總部從柏林遷至慕尼黑後,霍夫曼街便成為了中央所在地。隨著西門子大廈德語Siemens-Hochhaus作為代表性的行政建築於1961年至1963年落成,獨立的製造及銷售部門建築也相繼在周邊聚集。

西門子公司於世紀之交將其位於霍夫曼街的處所出售。作為伊薩爾河南項目德語Projekt Isar Süd的一部分,整個西門子用地應自2005年起進行根本性的重新設計。該項目的主旨是要開放此前已結束的西門子用地,並由一個集生活及工作於一體的新概念來取代。由於受到民間團體「倡議我們的慕尼黑」的阻力,該計劃被迫做出修改並取消興建一座逾99米高的高層建築[8]。原西門子用地的新發展規劃在2010年落實。圍繞在一個中央公園設施周邊、可容納約2000位居民和1000個就業崗位的已於2013年完工[9]。原西門子用地的其它部分會進一步興建約1000套住房,其中西門子大廈將改造出約300套住房。

同樣在上森德靈,於工廠用地西北側的博謝茨里德街德語Boschetsrieder Straße設有西門子住宅區德語Siemens-Siedlung。值得一提的是西門子的兩座星狀高樓,這是慕尼黑在二戰後興建的首批高層建築。

福斯滕里德

位於菲爾斯滕里德西境內瑞士廣場的噴泉

相對保存完好的歷史村落中心主要是由住宅用地所組成。它最早是在1166年以「Uorstersriet」的名義被首次提及,這一名稱是由表示森林的單詞「Uorst」以及表示墾地的單詞「Ried」所共同組成。歷史地方中心位於堂區聖堂德語Pfarrkirche聖十字堂德語Heilig Kreuz (Forstenried)(今福斯滕里德大道180a號)周邊。福斯滕里德於1912年1月1日被併入慕尼黑[4]。在1959年至1971年間,福斯滕里德全區共有三個大型住宅設施落成。在新福斯滕里德[10]、福斯滕里德東和福斯滕里德西,及其東側建於索爾恩走廊上的索爾恩公園城共創造了可供超過25000人居住的逾12500套住房。

  • 鎮分區馬克斯霍夫源自馬克斯·埃馬努埃爾於1717在一個牧場上設立的雉雞舍。在18世紀末,這座破舊的雞舍連同所屬的用地被公園主馬克斯·安東·耶格胡伯(Max Anton Jägerhuber)所收購,他拆除了原有建築,然後創建一座公園,並在1804年以他的名字馬克斯命名。直至1809年,該名稱才出現在一份城市地圖中。經過19世紀頻繁的更換所有權後,福斯滕里德花園城有限公司最終於1916年購得並對其進行開發。
  • 鎮分區下迪爾,其名稱的組成部分「迪爾」表示一個森林的籬笆,源自約1720年建造的迪爾看護室(Dillwärterhaus)。1834年左右又增加了一個名為「耶格安圖於爾(Jäger am Thüll)」的林務所,至1850年,村鎮共計有四所房屋。
  • 自1907年起,在「往十字院(Zum Kreuzhof)」客棧周邊還成立了另外一個鎮分區:十字院。該客棧始建於1875年,後在1963年修建立交橋的過程中被拆除。

索爾恩

索爾恩聖若翰洗者堂

索爾恩是慕尼黑最南端的市分區德語Stadtteil。由於其花園城的特性和老別墅,使它成為市內最昂貴的住宅區之一。在結構密緻化德語Nachverdichtung (Städtebau)的過程中,一些舊的領主莊園被密集建造的高價位公寓大樓所取代。

歷史地方中心是從老索爾恩聖若翰洗者教堂德語Alte Sollner Kirche St. Johann Baptist向南一直延伸至如今的威廉·萊布爾廣場。這裡有老郵局、老客棧和郵驛代辦所林立在通往普拉赫的街道旁。除了老索爾恩教堂外,索爾恩還有另外三個天主堂(堂區聖堂聖若翰洗者堂德語St. Johann Baptist (Solln)、堂區聖堂聖安斯加堂德語Ökumenisches Kirchenzentrum Parkstadt Solln和索爾恩公園城內的小舍恩斯塔特堂)以及兩個基督堂(老索爾恩內的使徒堂和公園城內的彼得堂德語Ökumenisches Kirchenzentrum Parkstadt Solln)。

現代史上最著名的索爾恩人是在併入慕尼黑前出生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恩斯特·奧托·菲舍爾。在老索爾恩墓園德語Friedhof Solln還設有他的最後安息之地。演員庫爾德·于爾根斯德語Curd Jürgens亦於1915年出生在索爾恩(1982年逝世)。占地近七百公頃的索爾恩森林墓園德語Waldfriedhof Solln共設有約3000個墳位,其中包括許多名人。

在老索爾恩核心地帶西側的幾個獨立部分於1960年代至1970年代形成了高層居民區索爾恩公園城德語Parkstadt Solln

位於索爾恩南端的鎮分區瓦恩貝格德語Warnberg最早是在1185年以「Warnberch」的名義被首次提及,意為「瓦林附近的山」。它反過來也意味著在如今高地德語中的「Wächter(守衛)」,這表明此地在1200年左右曾是一座為保障伊薩爾河通道安全的哨山。它於1818年歸屬索爾恩管轄,並在1938年12月1日跟隨當時的市鎮索爾恩被併入慕尼黑。巴爾德高地作為原瓦恩貝格城堡的遺址所在地,以其海拔573米的高度成為慕尼黑市內的最高點[11]

概覽

一份1858年地圖種的塔爾基興、上森德靈、福斯滕里德、菲爾斯滕里德及索爾恩
跨越伊薩爾河的塔爾基興橋
塔爾基興的伊薩爾河之秋
慕尼黑市內的最高點:瓦恩貝格

社會結構

市轄區的就業崗位大部分集中在上森德靈的工商業場所內。市轄區的社會結構則遵循區分區內的現行實際都市計畫(老索爾恩別墅社區,單戶住宅地區於福斯滕里德和馬克斯霍夫,大型住宅設施及排屋地區於菲爾斯滕里德,老住宅小區及合作社房屋於塔爾基興和上森德靈)。市轄區整體的外國人比例低於全市平均水平,但各區分區之間有著顯著的差異。

交通

市轄區辟有一個與95號高速公路德語Bundesautobahn 95相連的出入口和另一個與11號聯邦公路德語Bundesstraße 11相連的出入口。此外,該市轄區還設有3號線的地鐵車站菲爾斯滕里德西站巴塞爾大街站福斯滕里德大道站馬赫特芬大街站埃登巴赫大街站上森德靈站塔爾基興站以及位於慕尼黑-霍爾茨基興鐵路德語Bahnstrecke München–Holzkirchen旁、屬城市快鐵7號線及20號線(此外還有區域列車途經)的西門子工廠站索爾恩站。前伊薩爾河谷鐵路德語Isartalbahn已關閉並將路基重建為單車徑,目前僅連接索爾恩至塔爾基興[12]

人口統計


(截至每年12月31日)

年份 人口 外國人(比例) 面積
(km²)
人口密度
(每km²)
來源及其它數據[13]
2000 76,762 13,454 (17.5 %) 17.7514 4,324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1 77,518 13,945 (18.0 %) 17.7514 4,367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2 77,659 14,208 (18.3 %) 17.7513 4,375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3 77,850 14,325 (18.3 %) 17.7525 4,385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4 78,056 14,380 (18.4 %) 17.7612 4,395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5 79,147 14,983 (18.9 %) 17.7525 4,458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6 80,701 15,219 (18.9 %) 17.7564 4,545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7 82,283 15,849 (19.3 %) 17.7587 4,633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8 82,771 15,964 (19.3 %) 17.7587 4,661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9 82,482 15,647 (19.0 %) 17.7586 4,645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10 83,584 16,467 (19.7 %) 17.7674 4,704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11 85,458 17,834 (20.9 %) 17.7543 4,813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12 87,271 18,895 (21.7 %) 17.7543 4,915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13 90,790 21,642 (23.8 %) 17.7631 5,111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14 91,412 21,777 (23.8 %) 17.7631 5,146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政治

塔爾基興-上森德靈-福斯滕里德-菲爾斯滕里德-索爾恩上一次的區議會德語Bezirksausschuss選舉是在2014年3月16日。其議席分配如下:基社盟15席、社民黨13席、綠黨7席以及自民黨2席[14]。在塔爾基興-上森德靈-福斯滕里德-菲爾斯滕里德-索爾恩共67730名符合投票資格的居民中,有29886人行使了自己的表決權,選民投票率約為44.1%。

參考文獻

  • Dorle Gribl: Obersendling und Thalkirchen in den Jahren 1933–1945. Spurensuche im Münchner Süden. Volk Verlag, München 2007, ISBN 978-3-937200-34-7.
  • Dorle Gribl: Forstenried und Fürstenried in den Jahren 1933–1945. Spurensuche im Münchner Süden. Volk Verlag, München 2007, ISBN 978-3-937200-35-4.
  • Dorle Gribl: Solln in den Jahren 1933–1945. Spurensuche im Münchner Süden. Volk Verlag, München 2006, ISBN 3-937200-08-8.
  • Hermann Sand, Sollner Hefte, München: inma Marketing GmbH Verlag (德文) 

注釋

  1. ^ Die Bevölkerung in den Stadtbezirken nach der Einwohnerdichte am 31.12.2014[永久失效連結] (PDF; 424 kB). Statistisches Amt der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Abgerufen am 11. November 2015.
  2. ^ Dorle Gribl, Thomas Hinz: Leben in Thalkirchen. Kultur im Münchner Süden e. V. 1990, ohne ISBN, S. 44.
  3. ^ Dorle Gribl, Thomas Hinz: Leben in Thalkirchen. Kultur im Münchner Süden e. V. 1990, ohne ISBN, S. 14.
  4. ^ 4.0 4.1 Wilhelm Volkert (Hrsg.), Handbuch der bayerischen Ämter, Gemeinden und Gerichte 1799–1980, München: C.H.Beck’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1983, (德文)  Seite 601
  5. ^ Dorle Gribl, Villenkolonien in München und Umgebung
    Der Einfluß Jakob Heilmanns auf die Stadtentwicklung, München: Buchendorfer Verlag: pp. 108-121, (德文) 
  6. ^ Obersendling - Lage und Verkehrsanbindung. München Stadtportal. [10.12.2010]. 
  7. ^ Obersendling - Geschichte. München Stadtportal. [10.12.2010]. 
  8. ^ Hochhaus-Gegner setzen sich durch. München Stadtteile.de. [10.12.20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档副本. [2016-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9. ^ Presse- und Informationsamt der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Rathaus Umschau 235, Seite 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ressemitteilung vom 8. Dezember 2010
  10. ^ Thalkirchen-Obersendling-Forstenried-Fürstenried-Solln
  11. ^ Ingrid Sand, Kap. 4.3.1//Hermann und Ingrid Sand, Warnberg, Solln. Das Stadtviertelbuch. München. 1999: pp. 87-89, (德文) 
  12. ^ Der Isartalbahn-Radweg auf der Website Bahntrassenradeln von Achim Bartoschek. achim-bartoschek.de. [2013-05-0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档副本. [2016-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4. 
  13. ^ Archiv Stadtteilinformationen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3-02-11.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Abgerufen am 22. Juni 2014.
  14. ^ Wahl des Bezirksausschusses – Stadtbezirk 19 – Thalkirchen-Obersendling-Forstenried-Fürstenried-Soll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Abgerufen am 15. Juni 201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