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家儀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家儀器
National Instruments
公司類型上市公司 (NASDAQNATI)
ISINUS6365181022在維基數據編輯
成立1976
創辦人詹姆斯·楚查德 編輯維基數據
代表人物
總部 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
產業信息技術 編輯維基數據
產品LabVIEW, PXI, DAQ, VXI
營業額 US$ 11.7億美元 (2013)[1]
稅前盈餘 1.28億美元 (2010)[1]
稅後盈餘 1.09億美元 (2010)[1]
資產 9.60億美元(2010)[1]
資產淨值 7.45億美元 (2010)[1]
員工人數6,869 (December 2012)[2]
網站www.ni.com

國家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英語:National Instruments,縮寫NI,NASDAQNATI)是一家美國公司,從事與測試、控制、設計領域相關的,包括虛擬儀器電子測試設備等工程軟體的開發。著名產品有圖形開發環境LabVIEWC語言虛擬儀器應用系統LabWindows/CVI集成電路分析程序NI Multisim等等;硬體產品包括VXI匯流排英語VME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PXI匯流排英語PCI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VME匯流排英語VMEbus的框架與模塊,IEEE-488接口以及內部整合電路和其他自動化技術的標準。

作為一家自2000年連續11年入選財富雜誌百大最佳工作環境名單的公司[3],國家儀器在全球範圍內擁有五千餘名員工並在41個國家經營。

歷史

20世紀70年代初期,詹姆斯·楚查德博士、比爾·諾林和傑夫·科多斯基三個年輕人在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應用研究實驗室中工作。因為從事對美國海軍項目的研究,這些人使用了早期的計算機技術來收集和分析數據。 當時數據收集方法的低效使他們十分沮喪,於是他們決定創造一種新產品,來使他們的任務變得輕鬆。 1976年,在詹姆斯·楚查德家的車庫裡,三個小伙子建立了一家公司[4]

國家儀器在奧斯汀的園區

最初公司命名時曾有過「長角牛儀器」、「德克薩斯數據」等創意,但提交申請時均遭到拒絕,於是最終採用了如今的名稱:「國家儀器」[5]

公司成立後,從Interfirst銀行貸款一萬美元併購置了一台PDP-11小型計算機[6]。設置和建造GPIB接口是公司接手的第一個項目,第一個成功的訂單則是向位於聖安東尼奧的凱利空軍基地推銷而得的[5] 。由於三人受聘於學校,所以在1977年他們僱傭了第一位全職人員來負責訂單、帳單與客戶服務。隨著公司交易額的擴大,1978年,他們搬到了一個56平方米的辦公室內[6]

1980年,三人從學校辭去工作全職投入公司的發展,公司也搬到了一個擁有500平方米的辦公室內。為了幫助創收,公司接手了許多特別項目,包括油泵信用卡系統和美國海軍聲納測試所需的波形發生器。到1981年,該公司已達成100萬美元的銷售大關,因此他們1982年遷移到擁有1000平方米的一間更大的辦公室[6]

1986年,LabVIEW這一基於蘋果機環境下的著名圖形開發系統推出。這款軟體使工程師和科學家們可以生動的採用「電線」等圖形進行編程,而非像之前一樣基於代碼來輸入文字。通過人們更直觀的使用和框架結構的減少,生產力得以大大提高,這使得LabVIEW一經發布便大受歡迎。次年,基於DOS環境的LabVIEW新版本LabWindows發布[7]。伴隨著這如今已成為旗艦產品的面市,NI提出了「軟體就是儀器」的口號,開闢了虛擬儀器這一全新的概念。

此時的國家儀器公司已經擁有了100名員工,為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員工的每一份成就都會得到讚譽。在1987年,公司決定直接銷售產品而非繼續通過代理,於是在日本東京開設了第一家國際分公司。

1990年公司挪到了奧斯汀湖畔的一棟建築里,並於1991年將其購置。因緊鄰當地一座橋,又稱為「矽丘橋點」("Silicon Hills = Bridge Point.")[7]。1991年,公司通過LabVIEW獲得了第一份專利。其後,他們相繼發明了SCXI,LabWindows/CVI等,並開設了NI園區。

2002年,公司在匈牙利第二大城市德布勒森開設第一家海外工廠。

2009年,公司在檳城開設第二家海外分行,擔任了行政,IT,生產等的要職

2015年,NI台灣從原來的美商國家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更名為國家儀器股份有限公司[8]

主要產品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National Instruments 2010 Form 10-K Annual Report. 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2013 [2013-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5). 
  2. ^ National Instruments 2012 Form 10-K Annual Report (PDF). 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2012 [2012-12-3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4-29). 
  3. ^ 國家儀器連續11年入選財富雜誌百大最佳工作環境的公司之一 - 全亞文化 Asia-info[失效連結]
  4. ^ Seegmiller, Neal. James Truchard and National Instruments: Engineering a Successful Company (PDF).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006 [2007-03-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6-20). (英文)
  5. ^ 5.0 5.1 Schneiderman, Rob. James Truchard and Jeff Kodosky: Turning PCs into Virtual Instruments. Electronics Design. October 21, 2002 [2007-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1). (英文)
  6. ^ 6.0 6.1 6.2 Three Entrepreneurs Seed a Revolution. National Instruments. 2006 [2007-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5). 
  7. ^ 7.0 7.1 Building a Global Community. National Instruments. 2006 [2007-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5). 
  8. ^ NI 更名國家儀器,宣示深耕台灣決心. 科技新報. 2015-03-13 [2017-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7). 

外部連結